《忆红尘往事》
第21节

作者: 拉钩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伟业喊:“程飞”,走近后说:“我就知道你在书店,找你有事”!
  程飞纳闷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我肯没告诉过任何人”
  李伟业哈哈一笑说:“我表妹说的,他说他刚在书店碰到一个人,跟我差不多大,在粮仓上班,家在双乌镇,然后问我人不认识。我就让他描述了一下那个人的摸样,听她说的我就知道是你了。我是专程来找你的,走吧去我家玩去吧,我表妹还在家等着呢。”。说完拉着程飞就走。
  呵呵,无巧不成书,原来书店巧遇的女孩是李伟业的表妹啊。
  李伟业的家是新翻盖的,八间的大房子:房顶是红砖红瓦,墙上清一色白色大瓷砖,地上也是铺着菱形防滑瓷砖装修的简单却不是体面。李伟业马上就要结婚了,女朋友跟他同一个村子的。当时李伟业订婚的时候程飞也来参加了,就这这天见了李伟业的未婚妻,很漂亮的女人,当时叶倩楠还没有死,程飞心想着,其实叶倩楠不如李伟业的未婚妻漂亮,但是在他看来叶倩楠是无法比拟的,她甚至幻想着他们结婚的时候他要给叶倩楠一个超豪华的婚礼。天命难违啊,只是过了一个星期,叶倩楠就永远的从这是个世界消失了。

  李伟业在墙根里圈了一个狗舍,里面养着是几只狗,当然都是不值钱都杂种狗。为了防止这么多狗乱叫麻烦,李伟业就调了一些麻丨醉丨药放在饲料里,狗们吃了就开始睡,既不会咬人,也不会乱叫。等到狗长得肥肥大大的时候,李伟业就会把这些狗卖掉挣钱。刘营每个五天有个集会,每到这个时候磨损的吗就会去卖猪肉,儿他卖的的肉往往要比别人多上一倍。这倒不是他有什么秘诀之类的,只是李伟业为人比较实诚,从来不会缺斤少两,在秤杆高高的时候,他也会再多给上一小块。时间长了,人们都喜欢来他这里来卖肉,别人一头猪转上90,他只挣60,薄利多销,两头下来,一天就能赚120。李伟业就靠着卖狗卖猪肉发家致富了。

  “这时冯楠,我的老婆,你们认识吧”,李伟业说。
  程飞也笑嘻嘻地说:“嫂子可安好”。

  冯楠悄悄拧了李伟业一把,说:“我什么时候成你的老婆了,咱们婚还没结呢”!
  “这个你们也见过了,表妹,李晓华”,李伟业指着他的表妹说,然后向那个女孩介绍:“这时我的中学同学兼好朋友,程飞”。
  第十五章粮仓
  伴随着一场场春雨的到来,温度也渐渐的升高了。春雨贵如油,多亏了这几场春雨看,农村现在已是一片生机盎然。早早发家的农民们已经买上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器具,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农民只好还用古老的方法牛车马车。但是无论哪一种工具,他们的嘶叫声,为这美丽的春天奏响了春耕的奏鸣曲。
  农忙的季节里,程飞他们也是不得清闲,又一次迎来了保管检查。分配工作像往年一样,分配完毕后,所有的人开始有条不紊的工作起来。粮库在接到上面下达的文件以后,开始开会,在会议常传达文件的精神,要求所有的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这一次的大检查。
  程飞来到这个粮仓已经有多半年的时间了,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粮仓,不再是机动人员。在开完会之都,他便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清理打扫工作:对粮仓进行彻底的打扫和消毒,等等。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都很重,每到晚上的时候,身上已经是满身的汗和土。
  半个月的辛苦工作终于完成了。市区领导来这里草草的转了一圈之后开始评比打分,历年来刘营粮仓一直是四无粮仓,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得到这个称号,他们受之无愧。保管检查之后,气温逐渐升高,现在正是粮仓晒玉米的时候。冬天收购的玉米大部分都是水分超标了,水分超标的玉米是没有办法安然度夏的,往往会发霉生虫,一次需要暴晒来蒸发水分。
  一大早大家刚到齐,保管组长赵希就招呼着大家:“大家都往南边库场走,到那边去晒棒子啊”!听到吆喝,人们纷纷从宿舍出来,一个人一顶草帽,开始跟着组长向库场走去,大家到了货场拿出里面的工具来,开始各司其职。男的负责把所有的麻袋装在小车上,女的则负责把这些麻袋拉到库场上去,分散开来放在地上。不一会,库场上已经是满满的麻袋。想一个个待宰的羔羊,男职工们开始解开麻袋,将麻袋中的棒子倒在地上。

  女职工就把一堆堆的棒子摊开。太阳已经高高悬挂在人们头上,每个人都已经汗流浃背。这个时候为了防止中暑,人们可以去宿舍喝点水,或者找个阴凉,坐一会,接近中午,人们又把玉米翻了一遍。吃过午饭,累的够呛的人们回到宿舍睡觉去了。刚刚两点钟,赵希的大嗓门有吼了起来:“起床啦,开工啦”!睡得舒服的人们懒懒的爬起来,不情愿的晃晃脑袋清醒一下。慢慢吞吞的走了出来。都知道下午两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天空一点风都没有,连大树的叶子都抵不过阳光的照射,垂着头卷锁了起来。睡意朦胧的人们,背着刺眼的阳光一晃,都清醒了过来,快步向库场走去。库场上一片金黄,仿佛置身于近些的海洋。大家开始站成一排,翻动着玉米,不一会,每个人脸上都是汗水了,再过一会有的人背开始被浸湿了。终于干完了。人们快速跑到井口,接着冰凉的水往脸上扑,缓解自己的燥热。有的人则跑到大树下边,舒舒服服的坐下,那帽子当扇子,扇着风。差不多下午四点的时候,人们又将玉米翻了个遍。

  就这样,反复晒了两三天。玉米粒白色的胚部已经凹了下去,用指甲一扣一个印,看来是干了。然后开始检测水分了。如果所有的袋子都不超过14的话,那就可以从新放回去了额。
  就这样,人们一点一点的把库里的玉米统统晒了一遍,当晒完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了。
  晾晒玉米的过程是劳累而又冗长的,最脏最累的就是将玉米入库了,不过,终于是完成了。然而程飞在这段时间,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晾晒玉米的工作之火保管员和过磅员来干,而别的人上班的时候却躲在办公室里和谁聊天,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从来不拖延,上班没事干,在办公室看电视都不知道出来帮帮忙,这也就算了,下雨的时候人手不够,大家慌里慌张的收玉米,生怕被雨淋了,可他们依旧是不出来。程飞早就已经对这些人愤愤不平立刻,凭什么脏活累活就应该给保管员来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由于晾晒玉米,库里的监测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了,但是按照国家规定,这是不允许的,迫于无奈,人们只好按照往常年的同期数据,将数据填在表格上,这样的作假也是迫于无奈的。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案。很多地方都存在,相当普遍。
  8月,粮仓又开始忙活了收小麦的时节到了。粮仓的门口又变得热闹无比,各种各样的嘈杂声,让这个燥热的夏季,更加的烦躁,即使是在中午,人们也不曾停歇。早晨天刚亮,粮仓还没有后开门,人们就已经早早的等在了门口,七点半,仓库正式开始接收小麦。也开始了一天的嘈杂,晚上八点多钟,所有的农户交完小麦后,输送机的电源被关闭了,同时也将一天的嘈杂落下帷幕。晚上还要把白天收的小麦做汇总,连吃晚饭大家都是匆匆忙忙的。一直忙到晚上10点钟,人们才正式进入睡梦。第二天,依旧如此,天刚亮,粮仓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起床,人们又早早的排在了这里。在这个时候,程飞最想念的就是雨天,因为只要一下雨,粮仓就会停止接收,程飞也就可以歇上一两天,缓解自己的劳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