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身体自愈的潜能》
第43节

作者: 搬石头砸天cyl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医学治疗患者疾病的能力只在20%左右……剩下的80%明知不能治疗,但假装能治疗而只是作作样子……以此浪费的医疗费真是个天文数字。”医学博士、《脑内革命》的作者,春山茂雄如是说。“不要太依赖于医生,如果有治病率超过30%的医生,那他就属于名医。”
  曾经听美国的一名医学博士在演讲中说道:“中世纪大疫病(瘟疫、黑死病)席卷欧洲的时候,人们死亡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治疗这些病所使用的药物。如果不去治疗,也许减少了一半的死亡人数--实在是叫人痛心的事情。”
  与疾病对抗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好的,遗憾的是,身体是个太复杂、太精密、太神奇的系统,对‘他’真正地了解也许永远没有尽头(老天在造人的时候好象忘了给我们配发一本维修手册。)。而且‘他’还有点不知好歹,并不因为你在给‘他’治病就迁就你对‘他’同时造成的伤害。相反,还在可能的范围内,用你给‘他’造成的伤害报复你,报复你的身体。
  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大家都在期望身体自愈的能力能解救我们。
  而自愈如果不是医家拿来哄骗患者的托词,真的能把所有的问题托付给他吗?自愈能力在身体的哪里?如何请他开始工作呢?或者如何能够和他沟通呢?
  我想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只有——中医。
  前面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不同的医学模式的形成。中医当然以中文的思维为基础。古语说“不为良相,便为名医。”、“医者易也。”就是说中医是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为根基,学好传统文化,重可以治理国家,轻可以治病救人。所以不少古代的文人在某些领域的建树之外,总要加上一句:略通岐黄。岐黄(岐伯、黄帝之所谓也)之术完整地记录在《黄帝内经》中,是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

  当代我最喜欢、最尊重的中医学博士刘力红先生就曾说过:谁读懂了《黄帝内经》的十分之一,他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医家了。
  我们离中医越来越远,是因为我们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了。很多时候,我们在抱着金饭碗讨饭,还要骂这个饭碗怎么这么破,又沉又不好看,还不如换个塑料盆盆来得实在。不是这个金饭碗有问题,而是我们没心思多深入了解一下这氧化了的难看的吃饭家伙,只顾盯着隔壁傻二的塑料饭盆淌口水。你说谁更傻?
  对中医的了解或者对身体自愈能力的理解,都可以从汉字开始。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对自己画竹子的历程做过这样的描述:初,能简不能繁;后,能繁不能简;终,繁简随心。
  了解中医亦如是。
  有人对中医颇多质疑,就是因为不是从中医的根本去了解,而是断章取义地追问五行到底是什么;五运六气的含义怎样;寒是什么;火又是什么之类的……或者用西医的思维去判断中医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确实有点那个了。

  汉字看似简单,实则是最有内涵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内容。
  以两个字为例:治病。
  治,治理、管理的意思。《史记.夏本纪》说:尧求能治水者。如果仅仅是为了对付水患,完全不用求贤,造堤好了,把它围起来,水涨多高,堤建更高,看它还如何猖狂?哪用尧求贤若渴?这就牵涉到理解了。在中医,治不是为了对付而是管理身体,使之保持各种状态平衡的意思。
  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在中国产生不是空穴来风。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产物。
日期:2009-8-9 11:05:00

  作者:奋斗的羊羊 回复日期:2009-8-9 10:26:00
  程老师:
  你好
  非常高兴看到您又发表新帖子了

  最近身体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我有鼻炎,一旦遇到冷天气,鼻子就不舒服。最近竟然动不动就头晕。是一闪而过的那种眩晕。走路的时候都晕乎乎的,不晓得眩晕是不是因为鼻炎引起的?能否给个好点的建议?
  而且我耳朵经常发痒,掏不出东西来,就是痒,是不是发炎啊?和鼻炎是不是有间接关系呢?
  ===========================================================
  您好!
  鼻炎和耳朵发痒都有可能是颈椎的问题,去看看吧。
  眩晕很多事候是肝的问题。褪肝火。推“太冲”到“行间”试试
  谢谢!
日期:2009-8-9 11:07:00

  作者:自锄明月1 回复日期:2009-8-9 9:15:00
  老师,您一边在跟我们聊中医养生,一边在摧残自己的身体么?凌晨2点还在发贴啊,实在是、实在是让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呵……记得前面有位网友曾开玩笑说这个楼是每天必呆的地方,如果老师有一天弃楼了,我们就成了孤魂野鬼啦——未必全是玩笑,也是发自肺腑之言啊。请老师注意身体!
  作者:nononoha 回复日期:2009-8-9 9:46:00
  严重抗议老师牺牲自己睡眠传道授业解惑!请老师注意休息!
  ===========================================================
  非常感谢大家!我会注意的。
  好感动!
  谢谢谢谢!
日期:2009-8-9 22:01:00

  作者:qingtangguamian 回复日期:2009-8-9 11:40:00
  师娘啊师娘,请您晚上十一点之前把俺老师召床上去吧
  ===========================================================
  师娘说谢谢你!:)
日期:2009-8-9 22:09:00

  作者:higerman 回复日期:2009-8-9 12:20:00

   老师,真的很谢谢您,这么快就回复我了。我想问下老师您说的心包经是手少阴心经还是手厥阴心包经,能告诉我具体的经络路线吗?另外,老师有没有效果好的外用药推荐。我的情况适合拔罐吗?我现在是手腕疼,右手比左手严重点,睡眠不好,比其他人怕冷。前几天还查出了乳腺小叶增生,平时是不是要多吃热性的食物啊?谢谢老师!期盼您的回复
  ===========================================================
  您好!
  心经主君火,心包主相火。一君一相,意思就容易懂了。干活的还是臣子多一点吧?要想调整免疫,一般都把注意力方在心包经上(具体循行路线见前面文章,图也有,做法也有的。)
  拔罐是可以的。外用药一般不建议用。

  小叶增生记得在前面说过。后来上的一张肩井的图上,也有相关说明。
  谢谢!
日期:2009-8-9 22:17:00

  作者:她是你的我 回复日期:2009-8-9 17:20:00

  请教先生 涌泉不能用力按得原理何在,另穴位按摩有所谓方向说,即离心为泄,向心为补,按摩时的方向是否真这么重要,请指点?比如一个人肾不好,按涌泉来补,结果方向搞错 是朝脚趾方向按,即非补而是泄了,这么一来对身体是否有伤害呢?
  ===========================================================
  您好!
  涌泉是肾经的重要穴位,但其有泄肾气的作用。所以一般不建议在涌泉按压和艾灸。除非按下去感觉很强烈(疼痛),而且按下去立刻弹起来。而这样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补肾一般不以涌泉为主,而取太溪、复溜。
  补泄之说在经络按摩里没那么明显。经络按摩最重要的就是离穴不离经,而且不要一下按太多经络,气血会不够分的,不如不按。
  谢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