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八百年》
第27节

作者: 图特曼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巢挽留不住,只得任其回去。他手捋长髯,心中喟然长叹:“此子真是英雄年少,人中之杰。只怕这九州之内,也难有几人可以媲美了。”
  楚江开出了黄府,跃上他的那匹白马,飞奔回济阴城。这白马还是王仙芝所赠,王仙芝当年四海游历,在西域得了这匹极为难得的白色神驹。
  这马通体白毛,如染了雪,没有一丝杂色。体格高俊,能日行千里。而且登山渡水,如履平地。后来王仙芝得了楚江开,便将这神驹赠给了他。
  楚江开为之取名为“傍云”,取自李太白《送友人入蜀》中的一句:“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还没驰出多远,只见前头一骑迎面疾驰而来。楚江开定睛细看,见那人身披着草军甲胄,挎着一口长刀。他便勒了缰绳,停在一侧等那人近前。
  那人风尘仆仆,却十分剽悍,他见了楚江开后,连忙勒马朗声道:“楚兄弟,王大将军有话传你。”
  楚江开听了便问道:“小尚帅,什么事如此紧要,还烦你亲跑一趟?”
  这来人正是草军十大票帅之一的尚让,也是尚君长的胞弟。只因军中都称呼他的兄长为尚帅,所以便称呼他为小尚帅。楚江开见是尚让亲自来传话,知道干系不小。
  尚让回道:“濮州那边前前后后涌来了不少江湖人士,一开始我们也没放在心上。可是我哥今天送来消息说,这几天又来了许多武林门派、绿林帮派的人,目的尚不清楚。王大将军怕有江湖中人在濮州生乱,所以想让你去一趟,协助我哥震怖一二。”

  濮州目前是王仙芝帐下第一票帅尚君长在坐镇,若说牵制、防备官军,自然无虞。可如今涌进了大批的江湖草莽,倒是让他有些难以掌控了。
  楚江开虽然也不明白为何忽然有那么多的江湖人士进了濮州,可却知道这濮州干系极大。他不敢怠慢,即刻拜别尚让,转道去了濮州。
  王仙芝在曹州闹翻了天,而朝廷里却也炸开了锅。
  田令孜不敢动用宣武、平卢这两镇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又拒不出兵。他无可奈何,只得请了江湖势力。动用江湖势力的花费虽高,但是对他田令孜的权势却没有损耗。
  然而田令孜打的如意算盘,却令朝廷中的另一派十分不满。

  有唐以来,这朝廷之上就分为了两派。一是以宰相为首的“南衙”,一是以宦官为首的“北司”。
  起初时候,“北司”不过经营一些后宫琐事,完全无法与“南衙”相提并论。可安史之乱之后,宦官专权之事越来越多,“北司”开始崛起。
  到了此时,“北司”反压过了“南衙”一头,掌握了大半的军政之权。就连当年被一分为二的“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都合二为一,归了田令孜掌管。也就是这天下禁军,只认他田令孜一人。虽然如此,“南衙”也并不好对付,这些人最好上书言事,时常让田令孜头疼。
  百官立阶下,天子坐金銮。
  “陛下,逆贼王仙芝霍乱年余,如今又占了曹、濮二州,城池反被蹂躏,百姓还遭屠戮,他们日夜盼王师来临,救其于水深火热之中。若再不发兵,曹、濮二州将不复为唐地啊!”这第一个进言之人,正是新上任的宰相崔彦昭。
  天子李儇,带通天冠,着明黄袍,系玉蟒带,端坐在龙椅之上。他今年不过十三四岁,却隐有几分龙凤之姿。这话他听得耳熟,可依旧是一脸无措,只得看向身边的田令孜。

  田令孜面相干净,眉鼻处却藏有几分狠厉。他向着李儇点首,继而转向庭下:“崔相,并不是朝廷不发兵,而是那淮南节度使抗旨不去讨伐王仙芝。还有那个什么刘汉宏倒是去了,结果还没开打就反投了贼寇,还成了人王仙芝的票帅,反倒让泰宁节度使平白损失了这许多兵力,不敢再战。”
  “以田总管的意思,曹、濮二州就此舍弃了么?”崔彦昭冷笑。
  “崔相慎言呐,可莫要诬陷咱家!咱家何时说过此话?只是现在——朝中无人可用啊?”田令孜故作受惊,最后双手摊开,一脸无辜。
  “陛下,臣保平卢节度使宋威可平寇患。”田令孜话音刚落,兵部侍郎郑畋从班列中走了出来。
  李儇道:“宋节度使么……”

  田令孜听了郑畋这话,心里不禁生愤,这明摆着是“南衙”这帮人商量好的,想让他们那一派的宋威掌握兵权。
  田令孜稍平怒气,阴沉道:“青州自古民风剽悍,草莽豪强多出于此地。又值此天下生乱之时,民心不固,宋节度若离开青州,只怕还没能剿灭王仙芝,自家老巢就先被人给端了吧!”
  “那不知田总管有何良策,可以除寇穰灾?”崔彦昭似乎知道田令孜不会同意宋威出兵,他并不在这一点上多做纠缠。
  田令孜冷哼一声:“那王仙芝不过一盐匪,底下不过几万乌合之众,本就不足为虑,如今一时难以靖难,无非是因他身边有个叫楚江开的江湖中人罢了。不过,咱家已着人请了武林高手前去灭杀,只待楚江开一死,草军便可不攻自散。”
  “可笑!可笑之极!王仙芝兼资文武,胸怀异志,而且手下十大票帅英勇善战,如何是一个江湖中人可以左右局势的?田总管如此行事,只会坐看逆贼的势头越来越大!”崔彦昭听到这番言辞,忍不住怒极而斥。田令孜这种人完全不懂军机,如此手段只会贻误大事。
  这已不仅仅是“南衙北司”的斗争,还关系到大唐王朝的三百年基业的存亡。
  田令孜见崔彦昭在这大殿之上,不留丝毫情面地如此呵斥他,脸上早就恼成了猪肝色。他却没有立即发作出来,只是暗暗地咬牙切齿,记下了今日这不恭之罪。
  “臣恳请陛下召回宣武节度使王铎,商议讨寇之事。此人本居宰相之位,有安国之策;更兼新领刺史之职,怀定邦之才,重用此人必可荡平匪患,涤净寰宇。”崔彦昭斥责田令孜之后,再次启奏。
  田令孜心底发恨,心道,“好好好,原是想让王铎回朝!田某好不容易弄死了裴坦、刘瞻,又贬出了他王铎去做汴州刺史,才轮到你崔彦昭做这首席宰相,你竟还想着召回他?”
  “汴州临近曹州,王仙芝觊觎已久,非王刺史不能镇守,怎可轻易召回?”田令孜自然不会同意。
  崔彦昭正要再言,不料一人出了班列,抢先开口道:“陛下,臣也以为召回王刺史不妥。”此人白面微须,却是户部侍郎卢携。
  田令孜闻言大喜,他万万没想到“南衙”的卢携这次竟然与他站在了一起。
  崔彦昭很是吃惊,只有郑畋心里冷哼一声。
  “臣保一人,可败王仙芝。”卢携接着进言,他既然肯站出来说话,自然不会只为了反驳王铎回朝那一句。
  “不知卢爱卿保奏何人?”李儇也想知道除了宋威、王铎,还有何人能担此大任。

  “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可担此任。”卢携不慌不忙。
  “高骈?他远在西川,如何济事?”李儇没想到卢携说的会是高骈。
  田令孜、崔彦昭、郑畋也都没有想到。虽然高骈老将十分善战而且功绩显赫,但是离曹州还是太远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