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商战的前沿阵地!》
第23节

作者: 单飞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参会人员都到齐后,吴斌神色凝重地走进会议室,在间的位置坐下,目光扫视了一遍参会的几个人,在简洁扼要地介绍完这次考察和公司目前面临的情况后,他说:“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唐建华听完吴斌的话,心里的石头反而落了地,原先的担忧全都消除了。他心里一阵暗喜:贷款已经到了?那么原来预计的计划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那些说服吴斌的理由,现在看来没那么迫切了。
  当然了,这些理由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说的,只是已经不用担心说了以后吴斌不听了。
  与此同时,他的心里又有了一丝隐忧。听吴斌话里的意思,贷款昨天以前已经落实了,姚丽这个财务经理不可能不知道确切的消息。
  可是昨天下午自己在她办公室里放下身段给她说好话的时候,她却对这么重要的信息只字不提。要是早知道这个消息,哪还用得着这么赶着求她?她这是揣着明白耍自己,累傻小子玩呢。
  还以为已经把她全部搞定了,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女人也太阴了!
  正像姚丽和唐建华想的那样,吴斌现在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继续原来的计划面临着很多突发的情况,可是要想终止计划更难。

  都知道手里有钱是好事,可是他现在拿着这么大一笔银行贷款,像捧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拿不住也丢不得。
  半个月前巴不得银行贷款马下来,可现在拿在手里了,眼前的形势却让他夜不能寐。糖价已经暴涨了一轮,现在还能不能买?可是这些贷款不用来买糖,又能怎么办?不周转起来的话,明年这个时候贷款怎么还!
  听完吴斌的介绍后,会场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吴彬介绍的情况,他们有些知道,有些现在才听说。眼前复杂的形势让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这种情形,完全在唐建华的预料之。他瞅准了吴斌的心理,抢先发言,踌躇满志开始了自己的论述:“吴总,事情明摆着,糖价的涨才刚刚开始,我们现在进货,只不过是少赚了一点而已,不必太担心。”
  见吴斌静静地听着,唐建华接着分析道:“今年这么大的供需缺口,我们的信息最灵,是最早了解到情况的,糖厂的消息我们滞后了将近半个月,这从糖厂开始涨价、惜售的时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而最后知道消息的是市场的消费者。现在哪家糖厂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的?一家都没有嘛。他们只能依靠我们的销售络才能最终实现资金回笼,整个生产过程才能运转起来。糖厂囤货惜售不是常态,坚持不了多久的。”

  他加重语气强调说“现在只是半场,我们错过了是有些可惜,但是我预计好戏还在下半场,我们现在依然有很好的机会!”
  余淑华和姚俊才这两个分公司经理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坐在桌边听着。糖价的快速涨,打乱了他们原来的节奏,在后悔下手太晚的同时,也多了很多忧虑。

  对蔗糖销售业务,按理说他们也不陌生,可是也完全没有实际操作过。现在新开拓这项业务,实际操作的时候才知道面临着很多原来没有碰到过的新困难。他们既希望从唐建华这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又不希望唐建华在会这样滔滔不绝,风头太盛,那样的话对太明显了,会反衬出自己的无能。
  姚俊才忧心忡忡地问:“现在已经涨了这么多了,后面还会有这么大的涨幅吗?”
  唐建华听了姚俊才的话,白了他一眼。
  他之所以在吴斌介绍完情况后,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抢先发言,是想用自己的发言为会议的主题定下调子。要是其他人在一开始的时候说些退缩、泄气话,会议的调子很难扭转过来,吴斌那动摇的信心更难以琢磨了。

  他此时最不想听到的是这种丧气话,这种话最容易动摇吴斌的信心,增添自己说服工作的难度。
  他有些不屑地对姚俊才说:“我问你,糖厂的糖谁帮他们卖?”
  姚俊才木然地看着唐建华,一时没明白他这话是啥意思。
  唐建华见自己的质问起到了预想的作用,制止住了姚俊才不合时宜的言语,于是他停顿了一下,重新点一支烟,不再理姚俊才,而是转而面向吴斌,继续说:“世有哪一种商品能在生产环节把整个流通过程的利润全部吃得一干二尽的?糖厂也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吃掉!目前这种形势下糖厂涨价很正常,这是该糖厂赚的,而我们赚的是糖厂门口到批发商仓库这一段的利润。”

  唐建华被自己心里的宏伟蓝图鼓舞着,他越说越激动,声音和手都有些颤抖:“我们吃的这段利润,不是谁都能吃得到的!首先要有信息优势,第二要有资金实力,这两者我们都有。现在糖价的涨刚刚开始于生产环节,将来消费终端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手里的利润依然是相当可观的。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的供需缺口是空前的,但目前的价格来说,与历史高价相,还相去甚远,我预计到榨季末,每吨糖至少在目前的基础还要涨七八百元,多则一千元以!”

  姚丽这时插话道:“这次贷款为什么以往费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也花了大功夫来了解我们提供的资料,他们也认为糖价未来的涨空间很大。这帮人精,他们要是不认可,根本不会放款的。”
  他们说的这些情况,堪称制糖行业专家的吴斌何尝不知道。只不过他做事的风格太过温尔雅,缺乏那种强悍的进攻精神。
  这么大的经营举措,从源头说不是他主动提出来的,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是被唐建华和姚丽鼓动着往前走。
  在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一切事情都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进行。可是糖价的突然变化,让他顷刻间无所适从。他一时间六神无主,完全不知道在继续和终止这两个选择,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是在他的左右彷徨、犹豫不决,等来了银行贷款到账这样一个让他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的结果。
  这个结果让他彻底没有了退路,也让他找到了在心底里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可真的到了要拿主意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力排众议,一锤定音的魄力,他需要众人的意见和建议来支持自己才能做出决策。
  唐建华的话极具鼓动性,尤其是会议桌旁围坐着的这几个对糖业现状有很深了解的参会人员听来更是如此。
  仔细揣测过后,都觉得他说的句句在理。这些理由明摆着,自己怎么没看出来呢?现在经唐建华这么一解释,都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
  这样分析下来,只要将目前这笔贷款用好用足,到年底的时候,盈利空间依然是非常诱人的。
  除了办公室栾主任的态度模棱两可以外,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成意见让吴斌下定了决心。会立即将资金进行了划拨,三个分公司马着手落实前期在糖厂预定的货源。

  栾主任对此事不表态,倒不是他能看出此事有何不妥,其托辞是不熟悉销售业务。其实这倒是他的心里话,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来看,只有他觉得十拿九稳的事他才会做,眼前这件之前从未有过的大事,他是万万不敢干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