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
第51节

作者: 北方星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于演唱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的周舜卿,尽管这里头肯定有她妈周玉华老师的面子,却依然只拿到了五万块钱。
  价格差距就是那么大。
  当然,跟彭向明的合约一样,这只是授权费,将来一旦原声碟上市了,大家拿的都是分成,拼的就是销量了。到时候谁赚多谁赚少,可就不太好说。
  十月十号、十一号,花了两天的时间,霍铭主导,彭向明在一边跟着观察和学习,完成了三首歌伴奏中属于乐器交响的全部录制工作。
  而回去之后,霍铭又手把手教给彭向明,该怎么在后期处理中,把他在编曲中想要的江水波涛声、战场厮杀声等等,给混入声道里——当然,只是示范性教学,因为这些声音,暂时只是素材库里的采样而已,将来真的去做,最好还是用制片方和剧组那边提供的现场收音。
  接下来,一边等待约好的录音时间,协调录音棚的使用,彭向明一边接过了霍铭的担子,开始尝试着在他出去讲课或者打麻将的时候,帮他给那部名叫《大明御医张三升》的电视剧做配乐编谱。
  他毕竟是有着十几年的底子,基础的乐理知识也是很扎实的,又跟着霍铭学了最近这段时间,尝试着做上两段,自己回头品味,居然感觉还有模有样。
  而霍铭看了他的编谱之后,也是大加称赞,直夸他有天赋,最后只其中一段,他调整了一种乐器,其它的几乎全盘收下。
  并且鼓励彭向明继续做,因为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打麻将。
  时间就这么又过了几天,彭向明给他代工,居然做出了一集半的量。而等到五月十六号的时候,三首歌的歌手演唱部分录音,终于要开始了。
  反正是制片方掏钱,霍铭直接要了一间最好的录音室,而且定了足足十天的时间给彭向明。
  用他的话说,三首歌而已,其中一个是华夏歌剧团的唱将,一个是天赋超绝的实力大嗓,一人两天绝对足够了,剩下六天,都是留给周玉华那个女儿的,虽然她的声音真是很赞,但毕竟太年轻了,肯定得多磨一磨。
  彭向明对这个安排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最初,他却并没有什么体会,一直到录音开始,苏成这位男中音,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把《滚滚长江东逝水》完成得让彭向明挑不出丝毫问题来,周宇杰略逊,《这一拜》的录制也只用了五六个小时,但等到录周舜卿的《历史的天空》的时候,他才忽然发现,这个女孩的嗓音虽然无可挑剔,但她的发挥实在是太不稳定了!
  两位大拿都是一次比一次好,多调整几次,基本上就稳稳超出彭向明心里的及格线一大截了,也就是多录几遍,方便做后期时能有所挑拣,就已经足够。
  但这个周舜卿,第一遍唱的时候,有几个瑕疵,彭向明都给摘出来,让她找找感觉,但再唱的时候,她居然别的地方又犯错了。
  而且唱到中间,也没唱几个小时的样子,她的声音已经开始发虚、发飘,气息明显不稳了,甚至音准都开始出问题。
  如此一来,连陪着录音的周玉华都很不好意思的样子,主动叫停,给自己的女儿亲身示范、指导。
  可即便有如此的洪荒之力加持着,两天了,她居然还是越唱越差!
  这是彭向明此前无论如何都不曾料到的情况。

  再次面对周舜卿的时候,彭向明的心态反倒很平和了。
  隔着一面玻璃墙,安静地聆听她的声音,欣赏那优美的肢体。
  她第一天穿了条细碎花长裙,小腿都遮住一半那种,只将优美的锁骨与白皙的脖颈露在外面,腰很细,脚下依然是一双白球鞋。
  清纯而又家居的感觉。
  周玉华与霍铭两位大佬从旁坐镇,彭向明很耐心地指导她,告诉她自己的要求,而两位大佬拾遗补缺,在唱法,和表达的技巧上给予指导。

  第二天,她穿了牛仔裤,略宽松的款,上身则是一件白色吊带背心外头穿一件黑亮带钉的皮夹克,配上依然不变的白球鞋,尤其是她那利落的短发,和始终冷冷清清的表情,感觉上像是在走中性风。
  彭向明的话变少了,大多数时候是旁观,看着她的妈妈在那里调教她。
  这个女孩实在是有点邪门。
  嗓子真好,唱功按说也完全没问题,毕竟是艺术家庭出身的,她妈妈周玉华的声音和唱功,本来也是顶级,想必自小是肯定有言传身教的。

  那天试唱,彭向明和霍铭就都对她很满意。
  可是一旦进到这种高规格的录音棚里,往麦克风前面一站,她就不行了。
  声音发紧,发干,气息不稳,甚至叫人感觉有些好笑的是,有些时候她连节奏都会错几次——别看彭向明在一个来月之前还是外行,但最近这一个月,他频繁且高强度地接受了业界几位大佬的捶打,虽然轮到自己唱,肯定还是不行,但单纯说是听,他已经可以算是大半个专业人士了,所以他早已明白,对于一个歌手来说,演唱的基础就两个点:节奏,和音准。
  简单说:别跑调!

  节奏和音准都拿捏住了,才能谈得上技巧。
  技巧圆熟,你才够资格解决一下情感表达的问题。
  甚至于,对于某些高手来说,他不是没音准,更不是拿不稳,但到了他的段位,已经可以做到以感情表达为第一,偶尔的错一个音两个音,反倒可以把歌处理得更有感觉——这就基本接近顶级段位了。
  第三天,她穿了条破了洞的牛仔裤,上身的牛仔褂很大,遮住屁股的那种,左边耳朵戴上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金属耳环,面容越发清冷。
  感觉越来越中性风,越来越冷淡风了。

  其实霍铭教授下午有课的,但他还是赶过来了。
  大概是怕彭向明镇不住场子。
  这里得顺嘴提一句,不知道是不是跟表演时间有关系,多年习惯积累下来,使得歌手们在下午和晚上更容易出状态,所以到了下午和晚上,唱片公司的大型录音棚这边,就变得热闹起来,上午就基本没什么人的样子。
  而几首《三国》歌曲的录制,也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

  周家母女俩来得很早,等彭向明一到,闲聊的工夫,霍铭也来了,然后就准备继续录,而周舜卿的表现,也的确是好像比前两天有了些进步。
  但是很显然,不需要彭向明和霍铭说什么,她连周玉华那一关都过不去。
  霍铭老神在在,不以为意。
  这里的录音棚是隶属于一家大型唱片公司的,装修顶级、设备顶级,据说像这样一间单独的录音室,租一天就要小两万。
  所以说,录音就是在烧钱。
  而进了录音棚,老是找不到感觉,就是纯粹的浪费钱。
  但是呢,据说在一些流行歌手,尤其是偶像派歌手身上,像这样一首歌录个三五天,乃至七八天,也都并不稀罕——这已经算好的了,至少人家一遍不行录二遍,认真负责,更牛逼的存在是进来唱几遍,然后就丢给后期了,全靠合成、修音,来使他的唱腔变得准确且优美起来。
  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又录一遍,周玉华捏了捏鬓角,冲玻璃墙后头的周舜卿招了招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