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雄心——以轻松的语言,历数全球化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兴衰更替史》
第15节

作者: 多维Dovic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期间,在大西洋上发生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著名的海战—圣玛利亚角海战,可交战的双方却是葡萄牙和拥有他们的“盟友”法国的通行证的船队之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都还得追溯到一个叫老哥伦布的葡萄牙军队指挥官身上,没错,他和那个享誉全球的航海家哥伦布还是近亲。这个老哥伦布是职业船员出身,但因为祖国热那亚的贸易萎缩不得不下海做了海盗。在那个时代,这可是个风险高收益也高的行当,老哥伦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不长时间便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船只资产的跨国大盗。他选择在法国西海岸的比斯开湾扎根,伏击从附近经过的伊比利亚或西北欧船只,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成功地海盗船的数量增加到了8艘。树大招风,他引起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关注,虽然他的船队很强,但远没有到可以和国家抗衡的地步,很快便被俘获。在那个航海大发展、人才奇缺的年代,阿方索五世并没有严惩他,反而在第二年便将他任命为国王直属舰队的指挥官。在这场战争中,西班牙人准备在直布罗陀海峡设伏,阻挡葡萄牙人在地中海到大西洋之间的活动,而阿方索五世也不含糊,出资让规模更大的全装帆船力量出动,在老哥伦布的指挥下,对卡斯蒂利亚劫掠者实施反追杀。可是,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哥伦布并没有改掉原先当海盗时的利欲熏心的坏毛病,1476年8月,他在圣玛利亚角伏击了一支拥有法王颁发的通行证的舰队,老哥伦布以在对方船上找到了勃艮第公爵旗帜、对方属于西班牙的盟友为借口,下令对所有商船展开袭击。那个时代,还未有现代意义上“海战”的形式出现,侧舷炮门技术尚未出现,依然还是要靠身披重甲的战士站在艏楼、尾楼和瞭望塔充当堡垒,发射手中的十字弓、投石或标枪进行战斗,因此官方舰队和民间舰队战力的差别不大。结果一番混战之后双方都损失惨重,葡萄牙这边有约500名士兵丧生,老哥伦布也狼狈地落水,九死一生地游到岸上;而商船队则损失更为惨重,有约800名热那亚船员和500个法国人死亡。这场尴尬的“海战”,让葡萄牙人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他们逐步尝试将更多火炮装上舰船,并增加作战时的远射依赖比重,某种意义上,圣玛利亚角之战正式开启了持续400之久的欧洲海权时代。

  红圈中为圣玛丽亚角,毗邻卡斯蒂利亚边境
  日期:2021-09-25 20:24:52
  1477年,也就是开战后的第三年,卡斯蒂利亚的舰队已经占领了原本属于葡萄牙殖民地的几内亚沿岸。当然,拥有丰富海战经验的葡萄牙人也不愿意轻易认输。他们利用季风南下,避免在大西洋岛屿间进行消耗战,直击西班牙的堡垒埃尔米纳。见到突然出现的葡萄牙军队,停泊在河口的西班牙船只乱作一团,很多人根本没在船上,很快便被葡萄牙人全部歼灭和俘虏。
  这场你来我往、时断时续的战争一直从1475年持续到了1479年,战争让双方都消耗巨大。在交战过程中,伊莎贝拉也一直在不断对内进行着治理。1477年,她开始在全国设立宗教法庭,并设最高宗教法庭;1478年,她和丈夫费尔南多与法王路易十一签订了一份和平协议,解除了来自法国方面的军事威胁。双方谁也无法完全击败对方,于是便尝试开始和平谈判。

  经过一个夏天的讨价还价与罗马教廷的从中斡旋,双方终于在1479年9月签订了《阿卡科瓦条约》。解除阿丰索五世与胡安娜的婚约,葡萄牙军撤出卡斯蒂利亚,胡安娜也选择退隐去修道院过完余生。这场历史四年的战争最终以伊莎贝拉一方的惨胜而告终。条约签订后,伊莎贝拉则顺利登基为卡斯蒂利亚女王,是为伊莎贝拉一世。她的丈夫也于同年登上王座,成为了阿拉贡国的国王,是为费尔南多二世。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成为了事实上的联合状态,虽然两国仍然各有自己的议会、政府、法律、军队、税制和货币,但实际上两国的所有决策都是由伊莎贝拉一世和费尔南多二世共同决定,这成为了日后西班牙的雏形。

  日期:2021-09-26 18:45:41
  《阿卡科瓦条约》也让葡萄牙失去了加纳利群岛。在葡萄牙航海“发现”加那利群岛之前,已经有一些卡斯蒂利亚商人在岛上开始活动,此前关于这个群岛双方一直争议不断,条约也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卡斯蒂利亚对群岛的所有权。在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成为西班牙人通向美洲大陆的中转站。作为交换条件,卡斯蒂利亚人也承认了葡萄牙对其他大西洋沿岸的占领权,这进一步促使葡萄牙船队沿着几内亚湾南下,探索非洲更多的领域。整个战争期间,位于半岛南部的格拉纳达穆斯林都选择作壁上观。他们在战前就拒绝了阿方索五世的联盟要求,也就此坐视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联合君主国的顺利形成。恐怕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为自己当初的短视而后悔。

  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卡斯蒂利亚王位争夺战”,它并不是一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参战双方都是伊比利亚再征服运动的主力,在交战时多少有所克制,但却基本奠定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格局,这种格局甚至基本延续至今日。这场战争中的参战双方,葡萄牙以及日后的西班牙,都乘上了航海的快车道,先后成为了左右世界格局的大国,考虑到航海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可以说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全球化以来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此足可称得上是意义深远。

  在这场战争中一直不怎么得志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在不久之后便退下了王位,让他的儿子,在战争中表现突出、更富有进取心的若昂二世继位,他也接过了葡萄牙扩张的大旗,继续阔步向前。虽然阿方索五世的战争才能并不怎么样,但葡萄牙人对他的评价依然不低,这得益于他在探索非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也因此获得外号“非洲的”。
  日期:2021-09-26 20:12:10
  1481年,葡萄牙新国王若昂二世继位后,继承了前人的衣钵,继续大力发展航海事业,他想在父亲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寻找到传说中的祭祀王约翰,并发现通往东方的海洋道路。
  一年后,若昂二世派遣迪奥戈·阿桑布雅为首的船队前往黄金海岸建立殖民据点,他们后来在黄金海岸一个金矿附近建立了米纳堡。接着,探险船队中一艘船的船长迪奥戈·康即继续南下,绕过赤道附近的洛佩斯角,来到了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的河口。康在这里竖起一个石柱,刻上了葡萄牙国徽、若昂二世、自己的名字以及发现的日期,声明已代表葡萄牙国王占有了这片土地。接着,康派遣几个水手驶入刚果河,溯流而上不远到达了刚果王国,并与该国建立了联系。接下来,康继续向南航行,到达今天安哥拉海岸的圣玛利亚角,并在这里竖立了第二根石柱后返航。在返航途中,他还发现了几内亚湾内的火山岛安诺本岛。回国后,他受到若昂二世的重赏,被封为王家骑士、授予家族纹章。两年后,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基督教国王长老约翰之国,康肩负国王的使命再次启程,这一次,他在比上一次更远的地方—克罗斯角树立起了石柱,此次航行又将欧洲人已发现的非洲西岸向前推进了1400公里。康最终还是没能到找到祭祀王约翰,也没能到达非洲的最南端,但他有将葡萄牙人对非洲的认知往前推进了不少,他们离心中的目标其实已经很近了。

  这次挫折给了若昂二世和葡萄牙王室一次打击,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大力选拔人才,不看出身地位,只看能力,于是身边聚集了新一代才华横溢、忠心耿耿的航海家与水手。于是,国王重整旗鼓,重新安排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航海活动,这一次他们将兵分三路:第一路继续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寻找绕过非洲的路线;第二路派遣会说葡萄牙语的非洲土著深入内陆打探、寻找祭司王约翰;第三路派遣会说阿拉伯语的人,进入东印度腹地,打听香料产地、祭司王约翰及通往印度洋的可能航线。

  其中,第二路人马由迪亚士率领,于1787年7月出发,船队由两艘王室提供的卡拉维尔帆船和一艘横帆补给船组成。船队在越过了之前迪奥戈·康树立的最后一根石柱后,为防止不测,迪亚士让补给船停靠在纳米比亚海岸,等待另外两艘船返航时再汇合。两艘卡拉维尔帆船继续南下。航行了一段时间,船队便遭遇到了风暴,逆风与逆流让船队寸步难行,原因是船队恰好处在了由南向北的本格拉寒流上。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船队开始向西航行,之后再转向南航行。在向南航行不久遇到了,进入到了西风环流带,就这样船队顺风顺水地飘向了东方。由于他们是一只沿着非洲大陆的西海岸南下航行,如果此时一直往东,应该很快能看到非洲大陆。但他们航行了很久,一直没有见到,此刻迪亚士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他们可能已经越过非洲大陆最南端了。于是,迪亚士下令船队改为向北航行,不久之后便再次看到了非洲大陆。1488年2月3日,船队在非洲大陆莫塞尔湾登陆后,继续向北航行了200海里。这时,迪亚士和他的船员们发现,海岸线开始折向东北,海水也开始变得温暖,方向也向延伸向了印度。他们非常兴奋,大胆猜测这里便是驶向印度的航向,此时经过长距离的航行,船员们已是筋疲力尽,补给也不多了,于是他们决定开始返航。在返航的途中,迪亚士船队又经过了上次遇到了风暴的地方,回想来时的路,虽然这里暴风难行,但越过了这里—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便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与看到更多世界的好希望,后来这里便被命名为“好望角”。

  和平稳定往往成就快速的发展,在半岛混战结束后,葡萄牙开始了一个航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王若昂二世也终于实现了他的“小目标”。而此刻他们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邻居西班牙,也正如火如荼地收复失地,开始了他们“追赶”葡萄牙的步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