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如名将—那些陪伴名将的红颜们》
第13节

作者: 与君相逢武陵溪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母亲的艰辛抚育下,冉闵终于长大成人。他和冉家的前辈非常相似,英武神勇,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冉家的最后血脉,这孩子成婚比较早也是可以理解的。大约是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娶了董氏。
  本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小夫妻相见估计还比较羞涩。英姿勃勃的冉闵,温柔美慧的董氏,欲言还羞,想想也是一片旖旎风景。
  此时的董氏绝对看不出,对自家人温和有礼的丈夫的另一面。
  成婚不久,冉闵就走向了沙场,参加了了围攻燕国的昌黎大战,诸军皆溃退,唯有他所领的一军毫无损伤。因此,他从游击将军被提升为中郎将。
  少年得志的冉闵凯旋,自然意气洋洋。董氏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她明显的看到,丈夫的目光里,隐隐有了嗜血的气息。

  因为当时的北中国,胡族横行。他们从陇西河套甚至高加索那里,来到相对文明富足的中原,在抢掠之余,也把屠刀对准了中原人,屡屡颁布杀汉令,以政权的名义血洗汉家。(就算之后的蒙古满清,也有大规模屠城,杀害汉人的习惯。)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也许是见识过同胞被杀,经历过亲人遇难的冉闵心底的信念。
  董氏想劝他,却不好开口。仇恨就在那里,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只能祈祷,他驰骋疆场时不要出事!
  之后的日子里,冉闵守卫后赵疆土,和不少胡族(和鲜卑尤其多,结怨尤其深)打过硬仗,渐渐打出了威风。
  但是后赵政权自从建立者石勒死后,就因为争夺皇位变得极其混乱不安。而冉闵作为其中最有势力的石虎的养子,也难得清静,被阴谋时刻烦扰。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后赵毕竟也是羯族政权,而杀害汉人的胡族,以匈奴和羯族为主!民族仇恨足以压过往日恩义。

  几番折腾下,冉闵做出来大胆的决定:代后赵自立!
  直到那一日,董氏被册立为皇后,她才敢真正相信,丈夫已经篡夺了后赵的皇位,建立了大魏国,成为了皇帝!
  虽然站在权势顶端总是令人陶醉,可是,冉魏从成立的那一刻,就被大大小小的胡族政权所包围,更是被后赵残余视为死敌。董氏不禁担忧,这位子能坐的稳么?
  26,7岁的冉闵却豪情万丈,他只是轻轻一笑,用行动来打消妻子的疑虑。
  他下诏书,要求各胡族退出中土,各还本道。
  这叫诸胡怒火万丈,纷纷聚齐兵力,围攻冉魏。
  在这种情况下,冉闵草拟了那道令他百代难辞其咎的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意思是,所有夷族,敢拒绝撤离,宣称要武力留下的,格杀勿论!

  董氏若是知道,该是何等的震惊?
  中原汉族,从来没有下命令屠杀异族过!善良忍让成了我们民族的性格,若是这道诏令一旦颁发,她的丈夫,绝对会是空前的杀人狂魔。
  一定要颁布杀胡令么?
  为什么不!千百万汉人何辜,不也死在他们的屠刀下了么?
  古人说以德报怨!

  如果不杀他们,他们就不会放过我们!这本是我们汉人的家国,为何要由他们肆意蹂躏?孔夫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董氏还是眼睁睁的看着杀胡令的颁布。看着丈夫亲自领兵和诸胡联军轮番血战,看着北中国的汉人纷纷起兵响应,看着匈奴和羯族几乎被灭族,看着夷族惊慌失措的逃离中原……
  六战六捷,按说冉闵该歇歇了。但是,民间闹起了饥荒,冉闵把粮食分给了百姓(可见对自己民族的人,冉闵多么心慈,认为他是屠夫的人是否太片面?),自己亲自带着一万人,要去和老冤家鲜卑燕政权抢夺粮食。
  大家都有不祥的预感,不希望他去。董氏见臣子们这样的态度,自然更不想疲累的丈夫冒险上战场。可是,一贯战无不胜的冉闵坚持要去。
  大臣刘茂悲伤至极,和同僚们议论说,主上这一去必不能返,若是国灭,岂能坐等夷族来屠戮。于是,几位大臣都自尽殉节(成批臣子殉国从此始!)

  董氏虽在深宫,但丈夫出征,儿子尚幼(多不过十一二岁),朝中事她想必也会有所留意。若是得知臣僚已经殉国,她该怎样震惊,绝望,惨痛!
  他真的回不来了么?经常以少胜多,从未有过败绩,打得胡人铁骑闻风丧胆的他,真的要输了么?
  很快有噩耗传来,冉闵那一万人被鲜卑前燕的14万人包围,冉闵因落马被俘。
  董氏心都揪起来的时候,冉闵已经被带到前燕国主慕容俊那里。
  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狠狠的呵斥道:“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狄夷之辈,人面兽心,还一个个思谋篡位,我是中原此时的英雄,为什么不能做帝王!(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很快,冉闵被带到遏陉山上,将要受死。
  再望南方,他一定会挂念自己的娇妻幼子。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先走一步,实在有负妻儿。以后他们母子守望着风雨飘摇的冉魏国,该是怎样的辛苦,会不会受人欺凌。

  可是命运不可知,他似乎从出生起,就被选作汉民族的一把利剑,来驱除所有死亡的威胁。所以这一生,他只有不停的征战和杀戮,直到战败身死的这一天。
  此生缘尽于此,但愿我的余威犹在,保佑你们母子平安!
  董氏听闻消息,虽早有预感还是悲不自胜。也许从成亲不久,她就知道丈夫的血性和战斗的欲望,这份夫妻间的恩爱,也真的从鲜血起,自鲜血终。
  接下来是要竭力保住冉魏国。董氏以皇后的名义,和大将一起坚守都城邺城。同时,把丈夫辗转得来的原晋国的传国玉玺归还东晋,以求得他们的援助。
  但是,同为汉人的东晋此时无心北伐,对冉魏的请求无动于衷。邺城很快被攻破了。为了保住儿子,董氏只好投降。

  冉闵真的是虽死犹生,慕容俊惮于汉人对冉魏的同情,也有利用所谓传国玉玺的考量,谎称董皇后将传国玉玺给了他,他这个东晋的燕王自立为大燕皇帝,赐董皇后号为奉玺君,封冉智为海宾侯,追谥冉闵为武悼天王。
  望着那武悼天王四个字,我想董氏在悲伤中也有深深的自豪:就算被千秋万世责骂,就算背上屠夫的罪名,又能怎样,作为汉人的守护神,至少生前受同胞尊崇;作为胡族的死敌,至少死后叫他们敬畏异常。
  就算今生的鸳梦,已被血色染透,随风飘走,可有你这一世纵横,我也再无遗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