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学霸》
第14节

作者: 大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两位RB数学家已经提出谷山-志村猜想,将怀尔斯正在研究的椭圆方程与模形式统一在一起。看来也与费马大定理没什么关系。
  80年代,几位数学家将17世纪最重要的问题与20世纪最有意义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出了证明费马大定理的钥匙:只要能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就自动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曙光在前,但并没有人对黎明的到来抱有信心,谷山-志村猜想已经被研究了30年,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与费马大定理联系在一起,更是连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因为,任何可能导致解决费马大定理的事情根据定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几乎已成定论。
  就连发现钥匙的关键人物肯-里贝特也很悲观,“我没有真的费神去试图证明它,甚至没有想到过要去试一下。”大多数其他数学家,包括安德鲁·怀尔斯的导师约翰-科茨,都相信做这个证明会劳而无功,“我必须承认我认为在我有生之年大概是不可能看到它被证明了。”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放弃,除了安德鲁-怀尔斯。
  怀尔斯放弃了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直接关系的工作,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展开了一个人对这个困扰世间智者三百多年谜团的孤独挑战,妻子是唯一知道他在从事费马问题研究的人。

  苦心孤诣的安德鲁-怀尔斯经过七年专心努力,完成了谷山-志村猜想的证明。1993年6月23日,剑桥牛顿研究所,他开始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数学讲座,每一个对促成费马大定理证明做出过贡献的人实际上都在现场的房间里,两百名数学家被惊呆了,他们看到的是,三百多年来第一次,费马的挑战被征服。
  怀尔斯写上费马大定理的结论,然后转向听众,平和地说,“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持久的掌声,第二天,数学家第一次占据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人物》杂志将他与黛安娜王妃、奥普拉一起列为“本年度25位最具魅力者”之一,一家时装公司则请这位温文尔雅的天才为他们的新系列男装做了广告。
  但事情并没有在这里结束,接下来的发展依然像惊险小说一样,悬案得破,但案犯并不轻易束手就擒。怀尔斯长达200页的手稿投交到《数学发明》杂志,开始了庞杂的审稿过程。这是一个特大型的论证,由数以百计的数学计算通过数以千计的逻辑链环错综复杂地构造而成。只要有一个计算出差错或一个链环没衔接好,整个证明将可能失去其价值。
  值得解决的问题会以反击来证明它自己的价值。在苛刻的审稿过程中,审稿人碰到了一个似乎是小问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无法使怀尔斯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保证某个方法行得通。他必须加强他的证明。
  时间越耗越长,问题依然解决不了,全世界开始对怀尔斯产生怀疑。1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准备公开承认失败并发表一个证明有缺陷的声明。在山穷水尽的最后时刻,1995年9月19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他决定最后检视一次,试图确切地判断出那个方法不能奏效的原因。
  一个突然迸发的灵感使他的苦难走到了尽头:虽然那个方法不能完全行得通,但只需要可以使另一个他曾经放弃的理论奏效,正确答案就可以出现在废墟之中——两个分别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完美地互相补足。

  足足有20分钟,怀尔斯呆望着那个结果不敢相信,然后,是一种再也无事可做的巨大失落感。
  一百年前,专为费马大定理而设的沃尔夫斯凯尔奖将截止日期定为2007年9月13日。就像所有的惊险片一样,丨炸丨弹在即将起爆的最后一刻,被拆除了。
  这个故事和中国人所熟悉的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如出一辙,可惜的是陈景润只是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而并未完成最终证明,安德鲁-怀尔斯却将费马大定理彻底解决。
  而眼下这位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璀璨明珠的智者正看着吕丘建,“吕,我想和你谈谈你的证明!”
  吕丘建现在看到怀尔斯非常激动,就好像是耍大刀的看到了关二爷,当木匠的看到了鲁班,扑街的借鉴派写手看到了四姐,当鸭子的看到了加藤鹰,充满了对对方高深技巧和伟大成就的敬仰和向往,所以他愣了一下才答道,“很荣幸能得到您的指导,爵士先生!”
  安德鲁-怀尔斯因为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在2000年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头衔,比大家熟悉的曼联主帅弗格森晚了一年,听到吕丘建如此称呼,怀尔斯皱了皱眉头,“你还是称呼我为教授吧!”,显然他对教授头衔的认可度远远高于爵士。
  “得了,别这么严肃!我们还是来讨论论文吧!”,高尔斯打断了他俩的对白,自从吕丘建进入这间房子已经整整一分钟了,竟然还没有开始关于数学的讨论,这简直太浪费时间了!高尔斯教授不由分说的坐到他们两人中间,将打印好的解题过程放到了他们面前,指着第三行问,“你在这里做出了一个巧妙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之前从未有人用过的,你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方法的?”
  普通人更关心问题的答案,而科学家则更关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路,答案就好比是金蛋,而解题的思路就好像是下金蛋的那只母鸡;前文说过的数学天才陶哲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陶哲轩教你聪明解数学》,此书发售后大受欢迎;书中的题目并不难,也就是奥数的中级水平,甚至还比不过一些专业的奥数辅导资料,但是这本书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对同一个题目,会讲很长的篇幅,详细讲解他解一个题目的时候试了哪几种方法,为啥要这么试,哪些走不通,哪些能走通。总结一句话就是,把顶尖数学家解题的思维方式展现在了你面前,如果能读懂这些思维方式,你将在数学上获得巨大的增长。

  做学问做到高尔斯这个年纪,思维方式已经成熟,普通的解题思路已经无法让他过于激动,但吕丘建所用的方法却好像让他抓到了一丝闪光,他隐约的觉得如果弄明白吕丘建的思路,将对解决它困惑已久的某个数学难题有莫大的帮助。
  “看到这道题的第一眼我就想到需要用偏微分来解决它,开始的时候我试了试拉克斯的解决思路,不过片刻后我就认识到拉克斯教授的方法并不适合这道题,原因是......,接着我又使用了陶哲轩的理论,通过他的理论我完成了解题的第一步,但再往下就不够了,然后我产生了新的想法,是否可以将他的方法稍作一些变化!我尝试着对他的公式进行推演、修改......”,吕丘建掏出笔在高尔斯教授递过来的打印纸上飞快的写出了自己的几次尝试过程,“就这样,在失败了三次之后,我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吕丘建在做题的时候不过花了十多分钟,给他们解说解题的过程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好在眼前的这两位在数学界都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只要他略一描述,二人就能明白他的想法,要是放在一般的大学教室,能用一年时间让那些学生明白这些,校长就该给吕丘建发奖章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