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41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们见皇后床上的衾褥和挂着的青纱帐幔十分朴素,案几上有个定州官窑所产的白色花瓶,瓶内插着宫女新采来的几枝杜鹃花。有普通砚石数方,笔筒内插有大小不等的毛笔,另外只有茶壶、茶杯而已。案上有皇后亲录的《历代贤后妃传》(学习先进,严格要求自己),还有《女诫》和唐人诗集数部。室内并无金玉宝玩,墙上显眼处有幅横轴,上书“无逸”二字,是太宗的墨迹。

  本朝杜太后曾教诲太祖、太宗,要以《尚书·无逸篇》的道理治天下,不能贪图享乐,不可横征暴敛。
  可见,王皇后与向太后很像,是老向的好学生呢。假如她的皇帝丈夫听取她的金玉良言,何至于十几年后被掳掠到北国他乡,给金太宗磕头,当个家破人亡的昏德公。

日期:2009-03-14 18:23:22

  北宋王朝有个特点,太后皇后们贤惠的多,比皇帝大臣正经。比如杜老太后、高太皇太后、曹太后、向太后、王皇后、郑皇后(相对而言)等,她们都是讲究实在朴实地过日子的,所以对奢侈豪华的新党干部非常讨厌。
  王皇后看的很明白,在自己的皇帝丈夫即位之前,本朝已经历了七个皇帝,他们的治绩功德虽各有特色差别,但都不敢公开纵情逸乐,朝政也未失去控制。
  而现在像什么样子?
  王皇后以杜太后的教导作为座右铭,并以身作则,受到了宫内外和朝野人士的赞扬。为了江山社稷而触犯龙颜,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失去了皇上的欢心,四年前遭到蔡京和杨戬等一帮奸臣的暗算,险些丢了性命。
  无力回天,又不忍心看大宋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沉没,她每时每刻都处在痛苦煎熬中。

  郑、王二妃深知皇后矛盾痛苦的心情,劝她不要苦了自己,心要想开一些,诚恳地劝道:“朝中大臣都连上进表,歌颂大兴土木和连年用兵,祖宗家法规定后妃又不能干预朝政,有什么办法呢?做女人难,做权贵女人更难,做皇帝的女人是难上加难。”
  皇后听后更是悲上心来,她说:“皇上初即位时下诏求直言,当时上书的有数千人。向太后看了很高兴,说只有广开言路,才能深悉朝政得失,分清大臣是忠是奸。自从皇上三立《元祐党籍碑》后,直言的大臣一一遭贬逐。如今上下阿谀成风,忠臣少,奸佞多,只要皇上有什么举措,哪怕是放个屁,他们也立即写贺表,喊万岁,只求取悦讨好,升官发财,而不管这一举措是不是有利于王朝的长治久安,是不是对黎民百姓有好处。现在大肆兴建楼堂馆所,骄奢淫佚,已违反了杜老太后‘无逸’的教诲,但朝中有谁上书进谏?这样下去,我们国家不是完了吗”

  呵呵,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老公轻佻吗?
  王淑妃劝说: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开国之初,国库空虚,天下久经战乱,百姓贫穷,所以杜太后以“无逸”之道训导子孙。现在天下太平,国库中金银财货堆积如山,不花费,留着干吗?老太后的古训过时了,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啊。
  皇后愤怒地质问:这是谁说的?
  王淑妃回答:万岁说的。
  皇后听了直摇头说:向太后的教导永远不过时。她过去开导我们,立国之道在于实施仁政,轻敛薄赋,以节俭为至宝。治理过其实和住家过日子是一个道理,节俭才能积攒起家业。大手大脚只会败家子,所以常常富不过三代。
  皇后又列举了祖宗榜样:太祖诞生于洛阳夹马营,即位后并没有改建故居,直到真宗时才访得旧址,在旧址上建造了应天禅院。太宗诞生于汴京护圣营,以后也只将旧营区改为启圣禅院。祖宗爱惜民力民财,才奠定了万世基业。这几年重建龙德宫,开江造山,收集了天下的珍木奇石,宫殿连云,穷尽天下技艺,高墙围绕,方圆有十多里,不知化了多少府库积聚,征调了多少夫役和工匠!民怨沸腾,哪一朝代的有为之君这么做的?

  说的好,但是她没看见事情的本质。
  享受奢侈,醉生梦死,是宋朝的基调。宋太祖恰恰是提倡如此的,尽管他做的不明显。他希望用物质享受,瓦解将军们的斗志。所以他创立了庞大烦琐的官僚机构,切割瓜分牵制官员们的权力,任何人难以拉起队伍造反。建立低效率少战斗力的军队,强干虚外。
  而这一切需要大量的金钱,所以这个北宋王朝就在横征暴敛钱财--养活亢官亢兵--激起民变--兵变--灭亡的旋律中,走向深渊。

日期:2009-03-15 19:31:33

  皇后的这些观点,其实郑贵妃早就知道,她心里想:小样的,你才知道多少啊?但她不会当面规劝皇上,谁不爱听好话啊?
  所以,小郑在接近万名美女中,升的最快.
  她说道:“都知黄经臣和堂兄郑居中曾向我透露:皇家的内库库存从元祐年间开始,就逐渐减少,现在更困难.
  王皇后问近年来蔡丞相夸耀说新建了崇宁库和大观库,难道是假的?
  郑贵妃鄙夷地说,很简单啊,其实只是把朝廷的左藏库的财物搬进这两座新内库,然后再把各州县的官库所存搜刮进左藏库。乾坤大挪移嘛。
  王皇后吃惊地问这样以来,州县财源枯竭,如何是好?

  贵妃回答道,只有向百姓横征暴敛了,吃亏的永远是黎民百姓。
  皇后听后惨然泪下,哽咽说道:“危机已伏,而皇上却踌躇满志,以朝议时鸦雀无声为旷古至治,以‘竭天下以自奉’为不易之理。如今满朝公卿几乎都是蔡京的党羽,盘根错节,上下呼应,而忧心社稷的只有我们三个弱女人,悲哀啊悲哀。太祖太宗向太后,你们看见这一切了吗?
  多年来我为规谏皇上已心力交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将不久于人世。我死不足惜,但辜负了向太后生前的重托。记得她在临终时曾嘱咐我们三人,要辅助皇上,保住大宋江山。现在皇上宠信权奸,纵情逸乐,而我束手无策,深怕死后无颜面拜见祖宗和向太后啊!”说罢痛哭失声。
  三人抱头大哭。
  嘿嘿,谁叫向太后哪个愚昧老婆子看好这样一个颠三不倒两的小白脸?假如听取章宰相的不就好了?现在即使老向在世也无奈何了。
  王皇后身体越来越差,很快告别人世。临走前她情真义切地对皇帝留下好多话。但是没像林美女那样大喊:赵佶,你好......
  皇后的位子由郑贵妃接任。


日期:2009-03-16 17:53:16

  郑妃是个朴素的人。她曾要求就任皇后的典礼,简约,别铺张。不准制作新的披挂行头,把旧的拿来搽一下就成了。
  她室内的布置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向太后的又一个好学生,只可惜为蔡京复起而在皇帝面前说了好话,难以洗刷的污点。
  只见正中墙上悬挂着皇上自己即位初赐予她的《红梅图》,时光虽已过去八九年,但图上的琼枝仍然挺拔,绿萼粘酥依旧。正如郑妃其人,仍然亦庄亦丽,保持着清新孤韵。临窗放着一张淡红色蛇纹大理石大案,案上有数方端砚,是皇帝亲手赏赐给她的。几种不同造型的笔筒内插着湖笔,其中多数是狼毫,这种笔用黄鼠狼的尾巴毛制作,富有弹性,适合于贵妃写小楷。高高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有经书。有《史记》、《汉书》等古史,也有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还有一些古代名家的文集和诗集,一部道教丛书。这位“女中萧何”知识渊博,谈吐风雅,文采斐然,主要得力于她的勤奋好学和天资敏悟。一点也不豪华铺张,假如皇帝也这样该有多好啊?

  皇帝很欣赏她,所以才让她接了王皇后的位子。
  王皇后中途退席,让皇帝很恼火。按理说,你还不应该端起酒杯来,向辛苦劳作的工程设计师和管理员敬个酒?要知道你不仅仅是个女人,而是皇帝的女人,可以说是半个皇帝了。你的言行就表明了你不喜欢这个工程,半道走人,让寡人多没面子啊?
  皇帝多次动了废除皇后的念头,一来被郑贵妃劝阻,二来也考虑她为自己生了个大儿子,而且管理后宫整然有序,没大过错,以一直没下狠心。另外,他讨厌蔡杨等臣子插手废后事情,怀疑他们有清君侧的心理。
  皇帝生了皇后的气,这和我们普通男人有区别。除了家没别的去处,再生气也要厚着脸皮上老婆的床。
  而皇帝可选择的女人多了去,后宫佳丽数千,那点精液还不够用的。他散席后来到郑贵妃这里,等了一会儿,就气恼地转驾新欢刘德妃那里。


日期:2009-03-17 12:29:13

  32.浪漫仙宫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