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53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这种愚蠢的行为感染了太子,关键时刻启动“六甲神兵”,酿成靖康之祸。
  徽宗颁布圣旨,命令各级官吏四处寻找得道高人,即使隐士也请出来。宋史有专门记载。
  他还给道士设置职务官阶,有先生、出士等多个层次,秩比中大夫,下至将士郎,26个品级,有专门的宫殿美女侍侯。校籍、授经等官衔,相当于侍制、修撰、真阁。而且还领取工资,享受相应待遇。千古奇闻啊。
  其实这也不希奇。现在的教授、医生或佛界高人,不也有“相当于”什么级别干部一说吗?

  道士、神棍们互相引进,纷纷高就,其势力竟然超越群臣,在路上遇见亲王,胆子大到不让路。
  王方士越来越受到宠爱,皇帝特命于禁中,建造一圆象调阁,赏赐他居住。

日期:2009-04-16 18:57:34

  王方士得意忘形,忘记自己的斤两,结果被御史中丞王安中参了一本,逐渐失宠。接着又来了一个方士,名曰林灵素,比前几个都厉害。
  林大师是温州人,开始的名字叫灵噩。家境贫寒,小时候曾入佛门,因被师打骂,一怒之下,又跳槽成了道士,他拜赵升道为师,善于变幻术,还有五雷法。但会这么多的本领,却衣食匮乏,可见真实程度。他去庙宇要饭,和尚们没给他好脸色,所以心里非常痛恨僧人,发誓将来有朝一日要报复,宋徽宗给了他这个机会。
  那天,赵佶做了个梦,梦见东华帝君派仙童召唤,游览神霄宫,醒来后就命令道篆徐知常,详细介绍神霄宫的情况。老徐好生为难,正愁的慌,有道士给他介绍林大师,说他经常念叨神霄,还有诗歌记叙那里的情形:
  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诰群臣亲受篆,步虚声里认龙颜。
  讲述的很空洞。但老徐却如获至宝,马上把他引见给皇帝。皇帝问林大师会什么仙术?
  林道士回奏道:臣上知天,下知地,中间知空气(人间)。

  皇帝问神霄宫在什么地方?
  林道士胡乱编说道:“神霄宫乃东华帝君所治,天上有长生大帝君和他弟青华大帝君,都是玉皇大帝的儿子。”
  答非所问,可见林道士根本描绘不出神霄宫的概况,但他比别人聪明在于,敢说。会拍马,他给皇帝及其主要臣僚都封了角色:“万岁您是长生大帝君,降临人间,为天下君主。蔡太师乃左元仙伯降生,所以为陛下辅助。”然后把童贯、贵妃等皇帝身边的主要人物都封赏了角色,似乎他是天宫组织部长。接着又忽悠皇帝:“前天圣上奉青华大帝君召唤,作神霄旅游,想必很快乐。”

  皇帝很高兴,说自己好象在天宫见到林道士,故人啊。给他赐名为灵素,号金门羽客,封为通真达灵元妙先生,赏金紫服,可以自由出入大内。
  区区几句话,就得到这样的殊荣,在那个朝代,想发达真是太容易了。
  新神上任总要露几手。
  林大师的道行比前面的二王差的远。但糊弄赵佶根本不需要智商。
  有人报告后宫有妖怪,半夜里抛砖扔瓦,搅闹的人不得安宁。皇帝说正好咱有活神仙,快去治理吧。林大师制作一长九尺的铁简,上面写着符号篆字,埋在地下,妖怪没了踪影。
  皇帝大喜,高,实在是高。赏赐你一栋别墅!在景龙门建上清宝篆宫,请林大师居住。
  看,道君就这样好摆弄。这个现象就是三尺小童也知道,是有人半夜在装神弄鬼,而堂堂帝国老大竟然糊涂至此。
  皇帝又在太乙西宫、达仁济亭,施符水,开神霄宝篆坛,诏天下天宁观,改为神霄玉清宫,分别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虔诚供奉。其实人民才是真正的“君”,皇帝朝廷应该供奉的是人民。关键时刻,还不是百姓救你?

  赵让道士大臣授予自己教主道君皇帝的光荣称号。无耻地降诏道:“朕为上帝元子,为神霄帝君。”但让人搞不明白的是,他在北国吃草根咽雪时候,他的“父亲”干什么去了?

日期:2009-04-17 17:22:53

  李后主信仰佛教,但远没赵佶这么痴迷。在赵佶的疯狂崇拜和推动下,道教在大宋朝空前兴旺。每一斋施,动不动就是数千万两银子。每一宫观,占地也是数百上千公顷。道士享受公务员待遇,都领取工资。还娶媳妇,包养小蜜。穿华丽服装,吃高级饭菜。这个数量在两万多人以上。每举办 一次大斋,花费数万金。凡是道教的人,都可以参加,称为千道会。很多清苦百姓看准门道,临时割块青布,做了顶道巾戴在头上,前去冒充,也可以美美地啜一顿,然后领取赏钱三百带回去。

  堂堂宋帝国在伟大领袖赵佶带动下,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道观。而此时北方正在兴起的女真金国,却上下同心,励精图治,蒸蒸日上,很快将给庞大而松软的宋帝国一霹雳打击。

日期:2009-04-17 18:11:40

  `魏忠贤因债主讨要债务,而割去自己的阴囊,扔给债主,把他们吓的落荒而逃。他的师父应该是林灵素。
  林大师青年时候爱喝酒,欠债甚多。债主上门,他就略施幻术,举手抓脸,左颊顿时成了枯骨髑髅,吓得债主撒丫子就跑,其他债主也就不敢来了。
  林大师的动作很优美。
  他做法时候,演奏的音乐舒缓悠扬,平和优美,此乃“步虚声”。他随着道曲,按斗宿图象和九宫八卦图踏着禹步。禹步相传是夏禹的道术,能役使神灵,被称为玄机的要旨,万术的根源。他大声念咒语,助手们也擂鼓鸣锣,步调一致。
  林大师口才一流。

  每月初七日,林灵素升高正坐,在宫内讲道经。皇上在他的旁边坐听,表示虚心求道。座下有宰执、亲王、百官、大内侍,还允许百姓在宫外远处围观。
  所讲的是《三洞道经》,所谓三洞,是指洞真、洞玄、洞神,是道家经教的祖师。每洞有经书十二部,三洞合有三十六部真经。灵素讲经不局限于本文含意,经常穿插自己上自遨游天府、下至浪迹天涯时所见到的奇闻轶事,市井笑话,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经常哄堂大笑。
  这哪里叫讲经啊,摆明了是单口相声。
  皇上很重视,从景龙门城墙上建复道,自己从宫城直通宝箓宫,参加斋醮修道及时方便。
  拍马屁,特别是拍美女的马屁,是林大师的特长。
  刘贵妃去世后,杨公公给皇帝推荐了一个更绝色美人,也姓刘。好色的种马皇帝一见就乐开了花:想不到人间还有这样美貌女子!
  寡人有疾病,美人陪俺嘛。经常地幸她,专席擅爱,没几年,她就从才人升为贵妃。人称为小刘贵妃。连郑皇后对她也礼敬三分。
  有一天道君与灵素论道,梁师成禀报安妃驾到。灵素突然起立走到阶下奏道:“安妃原是神霄玉清府的上仙,臣乃府中的仙卿褚慧,都同时下降到人间辅佐长生大帝君治世。过去在仙班既是同列,按礼不当下拜,长揖就行了。”说完之后就拱手为礼。

  小刘听说自己原来是天上的神仙,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美。道君一听自己日了仙女,当然高度自豪起来。对林大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林大师还说王黼是天宫中的文华吏,范致虚和王孝迪分别是东台、西台典籍,盛章、王革是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杨戬、梁师成等人原来也在天上任仙职,刘贵妃是九华玉真安妃。他在宣讲完毕之后,宝箓宫内欢声雷动,人人知道自己在仙籍中的地位和身份,顿时感觉无比地自豪。
  如今尽情享受荣华富贵,百年后回到天府,仍过快乐逍遥的神仙生活。感谢林大师点指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骄傲!

日期:2009-04-18 09:24:15

  40,道士战太师
  林大师二十多年浪迹江湖,生活在社会的最地层,炼就了顽强的生存能力,深谙人情世故,骗人糊弄人的本事相当高超,再加上赵佶这样的傻瓜皇帝,也实在愚昧到家了。
  林大师在清宝箓宫的仁济亭施舍符水,免费为人治病,而且手到病除,神乎其神,喝了他的仙水后,只见:有脊梁弯曲的老驼背身材笔直的像仪仗队;只会哇哇叫的哑巴口若悬河;靠竹杖探路的盲人眼睛明亮;跛脚的健步如飞。大家欢天喜地,叩头作揖,说几十年的老病,一碗符水就治好了,感谢伟大的道士林大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