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往事》
第59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五代十国的割据势力中,荆南的南平节度使是十国中最小的割据政权。五代的后梁开平元年(907),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
  经唐末战乱,南平所辖的十个州都被周边的邻居给抢走了,只剩下江陵一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高季兴到任后,召集流民,安抚士吏,鼓励耕织,发展农商,又广招一批文臣武将,大干了一番,自此,独霸南平。
  南平又称荆南、北楚,都城是荆州(今湖北江陵),地盘包括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
  英雄莫问出处。
  高季兴原名高季昌,自称东魏司徒高敖曹的后人,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出生于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
  作为社会的最底层,高季兴只能够卑微的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
  好在世间总有星辰开道,所以荆天棘地,也不枉此生。
  中和三年(883),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李让因献出大量财物,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为朱友让。
  高季兴注定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朱友让见小奴仆高季兴相貌出众,机智过人,便收他为养子,高季兴因此改姓朱。

  凭借着这一关系,高季兴成为爷爷朱温的亲随牙将,他左手端茶倒水,右手拉弓骑射,深得朱温的赏识。一把名剑,历经沧桑,铿然出鞘,高季兴逐渐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天复元年(901),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到凤翔李茂贞那里。
  天复二年,朱温率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不出。凤翔城久攻不破,朱温打算退兵了。
  高季兴道:“天下群雄关注此事已经一年了,我们此时不应该就这样仓促地把兵撤了,我看敌军和我们一样疲惫,城破就在旦夕之间。大王担心敌方长时间闭门不出,会消耗掉我们的给养和士气。这好办,我有办法可以将敌人引出来。”
  朱温觉得高季兴说得有道理,随即命他招募勇士,组建敢死队。

  高季兴招募到勇士马景,马景按照高季兴的策略,领着几个人跑到凤翔城下,对李茂贞道:“宣武军就要东撤啦!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李茂贞果然上当,打开城门,想去追击。宣武军趁机攻入城内,勇士马景战死。
  后来,李茂贞与朱温讲和,交出了唐昭宗。高季兴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司空、代理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并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
  此后,高季兴跟随朱温攻破青州(今山东益都),改为主持宿州(今安徽宿州)事务,迁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恢复了高姓。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四月,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公元914年,加封为渤海王。
  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
  公元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据有今湖北江陵、公丨安丨一带,建都江陵(今湖北荆州)。
  前半生隐而修炼,后半生厚积薄发。高季兴成为南平的开国君主,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以奴隶出身的封建君王。
  人一定不能自暴自弃,只要你足够努力,谁都不知道将来自己会成为什么的人物,高季兴就是最好的榜样。
  ◆老妪迎王
  高季兴早年跟随朱温,有一次带军早起出征,到达客栈时,天还没亮。
  “有妪秉烛迎门,具礼甚厚。”一位老妇人拿着蜡烛在门口迎接,对他十分恭敬。高季兴感觉非常奇怪,就问道:“你怎么知道有人要来投宿?”
  老妇人道:“我刚才梦到有人敲门,对我说:‘速起,速起,有裂土封王的人来了。’我就立即起来,洗漱完毕,刚刚开门你就来了。这不就说明你正是那个裂土封王的人吗,所以不敢怠慢。”

  高季兴大喜,赏了老妇人。
  后来,高季兴镇守荆南,果然被封为南平王。
  ◆首席智囊
  唐工部侍郎梁震,四川邛州人,朱温代唐自立,梁震不愿为后梁朱温效力,就打道回乡,回到老家去。
  梁震本名梁霭,黄巢起义军打进长安,唐僖宗躲到四川巴蜀的时候,少年梁霭正在为科举考试,拼命做着准备。

  一次,梁霭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见诗人刘象。
  刘前辈略微读了几首,就放下诗稿,说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不久的将来必成大器。我觉得你应该把名字改一改,若不改名,很难显达。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你看,霭字雨下从谒,雨下谒人,因甚得见?建议您把名字改为震,震字雨下从辰,辰者龙也,龙遇水雨而变化,这岂不是更助于你显达高升吗?”梁霭于是改名梁震。
  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梁震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名闻海内。
  朱温称帝五个月后,后梁开平元年(907)九月,王建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
  王建一向以礼贤下士著称,唐名臣世族,多往归之。梁震心怀大唐,不想为后梁卖命,他想回乡,如果王建还行,他也可以出仕相佐。于是,作诗云: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高季兴自觉地盘狭小,四面强敌林立,危机四伏,为求生存和发展,想方设法延揽人才。梁震因才学俱佳,享有盛名,早就成为高季兴重点网罗的对象。
  后梁开平二年(908)春,梁震归蜀。途经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知道了,爱其才华,派人强行将他留下。
  高季兴想任命梁震为节度判官,梁震觉得高季兴奴隶出身,有点瞧不起他,因此极力推辞,头摇的跟拨浪鼓子似的,高季兴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点,梁震还是懂的。为避免惹来杀身之祸,只得认怂,同意成为高季兴的宾客。
  “做宾客可以,但是不能接受官职,”梁震还在为自己解释,高季兴已经开始准备宴会庆祝了。
  在荆南,宾客梁震自称前进士,号荆台隐士。他目光敏锐,足智多谋,“性抗直,临事敢言”,高季兴因此对梁震非常器重,把他视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荆南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多出自梁震之手。
  梁震和高季兴彼此能相处甚欢,是因为大家都出身布衣,这回,他也不嫌弃老高的奴隶出身了。五十步笑百步,有些人,就是这个德行,此事无关学问的高低。
  高从诲继位后,荆台隐士梁震觉得从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怕彼此相知不深,就辞去官职,隐居到了龙山别业,自号处士。
  高从诲依然重用梁震,以兄长事之。
  每次见驾,梁震都是骑着一头黄牛,直抵听事堂前,他从不称高从诲官家名号,只叫他“大郎君”。
  处士梁震晚年酷好吟诗作对,与衡岳沙门僧人齐己交往,互相酬答,倒也快活。齐己有首写给梁震的诗,《寄梁先辈》,对其多有赞赏。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