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如名将—那些陪伴名将的红颜们》
第26节

作者: 与君相逢武陵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2 18:55:53

  再来一篇碎碎念吧
  伍子胥的故事大约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有关西施的电视剧里很难少得了他。
  对于这个人,我真是只能用心疼来形容对他的感觉。楚平王公爹夺儿媳的乱伦无耻行径带累了倒霉的太子,同时也害惨了和太子站在一队的家。父兄被冤杀,但凡有血性的,都很难忘却这段仇恨。更何况,侥幸逃亡的他,也在祖国政府的通缉名单里。
  好在,这世上的善良与正义重来不曾绝灭,而往往在你绝望之时拉你一把,让你穿越绝望,获得新生。
  一夜头白过昭关,有皋公和皇甫讷仗义相助。渡长江天险,有渔丈人以舟楫相渡。

  却不想一句要渔人为自己的行踪保密的话,让渔人以死明志,用最宝贵的性命做代价,让他彻底放心。看着血染宝刀,伍子胥是痛是悔?这里的人如此仗义如此血性,这份大恩,教他永世不忘!
  逃亡之路总是极其狼狈的,伍子胥来到吴国境内,已经饿的头晕眼黑了。举目四望,见溪边有位浣洗的青年女子(又一个浣洗行业的),她身边的竹筐里有午饭,也顾不得什么了,只好忍羞上去乞食。
  好心的姑娘看着这个忽然冲到自己旁边的,风尘仆仆的大男人,短暂惊慌后,也生起了怜悯之心,就很痛快的把午饭递给他,让他充饥。
  饿的发疯,总算靠着这顿饭找回来些精气神。伍子胥此时十分感激这位素昧平生的姑娘。道谢一番后,或许是出于习惯,出于逃亡者的自保本能,伍子胥又重复了对渔人说过的话。(真是让我无力,上一场渡口悲剧您还记得么伍员先生?)
  伍子胥错估了女子的血性,以为这个姑娘听完此话不会反应激烈,却不想,在民风刚劲的地方,无论男女,骨子里的高贵傲气都是一样的。(那个时候的吴国还是华夏族眼中的“南蛮”,还带着少数民族的那种原始的节义,不像后世以为的江南水乡那样柔媚。)
  解释浣纱女接下来的行为,有三个版本。第一个:浣纱女听完此话,和渔人一样,感到了人格受到了轻视,心底里也生出一团怒火。既然如此,就用生命证明,虽然我只是个平凡的女子,我也有信念,有气节,不会背叛许下的承诺,不会出卖忠良之人。
  第二个版本:说姑娘一是决心以生命保密,二是顾及男女大防,她和伍子胥的接触已经为礼教不容,所以才牺牲性命。我觉得吧,混乱开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又不是独尊儒术以后的时代,又是在未经王化的吴国,哪会有什么礼教什么男女大防什么死贞烈女,只能是后世道学家牵强附会而已。
  第三个版本:这个姑娘对伍子胥一见钟情,却又被他怀疑,所以以死明志。这个么,有这种可能性,但这真的好突然啊,流亡者伍子胥的魅力也实在过于剽悍。
  不管心中是愤怒是伤心还是柔情,清雅的浣纱女抱起了一块石头,在伍子胥还未明白过来时纵身往水中一跳!
  伍子胥再次傻在那里。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女子,居然也用这样刚烈的方式,替他绝对的保守了秘密。
  又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还是如花的年纪,如花的女孩)因他而生生陨灭。伍子胥只觉得心口有千斤巨石压着,无法呼吸,痛苦之中,他咬破手指,在溪边的石上留下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心如撕裂,继续赶路,此时驱动他的除了仇恨,还有恩义!
  他将公子光推上王位,成为新一代吴王阖闾,他率领吴国甲士灭了楚国,挖出楚平王尸身鞭尸,报了家仇,他心中郁积的仇与怨终于痛快淋漓的发泄在那故国的废墟上。
  大仇得报,心里却更感空虚。恩怨分明的人,伍子胥想到了那溪边的窈窕身影,那一饭之恩,那性命相报,那印在石上也刻在心里的誓言。
  返回吴国,位高权重的伍子胥费尽周折,却再也打探不出当年的姑娘家在何处。无以为报的感觉更加折磨人,只好来到当年的溪边,把千金洒在当年姑娘跳水自尽的地方,也算勉强完成了心愿。
  望着依然东去的溪水,伍子胥会怎样心潮起伏?
  如果你还在世,也是儿女绕膝了吧,此生欠你的,只能这样潦草的回报了。再叩谢一回你的牺牲!如有可能,来生再报大恩!
  PS:伍子胥这一辈子都在报仇——报恩之中奔波,吴人以性命相助相救,最终他也把生命献给了这个国家。真是命中注定么?别有一番悲凉,让人心酸心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