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
第4节

作者: 秦时明月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仆从国多固然说明够强够猛,然而麻烦也着实够多。前不久刚刚失却郑国,后面赵国又卷土重来攻击卫国,占走首府濮阳附近七十三个村落。
  魏国只得忙前忙后调兵遣将,在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蔺)击败赵军。
  魏国四处奔波打仗,跟三晋兄弟、跟东方的齐、跟南方的楚……表面上也是赢多输少,轰轰烈烈,看看收获却令人闹心:中山恢复独立,郑国给韩家兄弟灭掉,另一个卫国又时刻遭赵家兄弟惦记,分分钟面临被抢夺的风险。
  就在这没完没了的混战中,魏击终于心力耗竭,两脚一蹬,拜拜死了。
  这一死不打紧,却给魏国带来巨大的麻烦。


日期:2009-11-02 08:28:49

  004“386”时代的魏国
  魏武侯魏击过世,大概比较突然。
  总之,他死后人们才发觉,生前没有指定过接班人。
  这下子可热闹了,儿子中魏滢和魏缓(公仲缓)都觉得自己有资格继任。为此,双方拉开架势,组织党徒展开猛烈的“夺位大战”。古代中国人都是纯爷们,不像现代的老外那样娘儿们似的搞选举——只动口不动手!
  “老大党”和“老二党”似乎势均力敌,弟兄们关起门打得不亦乐乎,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状态,连公务员都没法正常上班,国务委员(大夫)王错只好改换门庭投奔韩国讨生活去打工。可以想见,此时的魏国比“文化大革命”还威猛。

  韩国大夫公孙颀建议国君说:“魏国已然腐烂,亡在眉睫,应该把它吞并。”
  新君韩若山皱起眉头思考再三,始终觉得独吞没把握,于是跟赵成侯赵种结盟联合攻击魏国。韩、赵联手,出兵到安邑一百里开外的浊泽,与魏军展开大型会战。
  旌旗猎猎,鼓声喧天动地;人喊马嘶,箭飞剑穿戈戳矛刺。几番拼杀过后,战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一片狼藉。冷兵器时代的所谓会战,别有一番血淋淋的残酷的壮观景象。
  正义的魏军打不过,抱头鼠蹿大败溃散,韩、赵联军乘胜前进,把魏国首府安邑围得水泄不通。当时形势,联军只要发动攻城,曾经强大的魏国只有任人宰割份儿,恐怕连神仙都解救不得的危局。
  可怪事偏偏发生:在安邑城内瑟瑟发抖、等待屠宰的羔羊,第二天睁开眼睛一看简直惊为奇迹,敌军居然宵遁无影无踪,用曹操同志的话说,这叫“天不灭魏”。
  至此,大家可能要联想到二战时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整个过程莫名其妙不可思议,只有一点清楚:不是敌人太仁慈,
  原来,随军行动的赵种和韩若山两个大佬发生意见分歧,闹别扭。

  按赵种意思,杀掉魏滢,立公仲缓当魏国国君,割一部分土地,然后我们光荣退兵。韩若山反对,主张把魏国分成两个国家,让魏滢、公仲缓哥儿俩都当上国君。
  “这样一来,”韩若山分析说。“魏国一分为二,就跟宋国、卫国差不多,成了迷你型小国,我们就可永远摆脱魏国的巨大压力。而且,还显得咱俩仁慈大方,落个好名声。”
  赵种还是坚决不答应,认为肢解魏国的做法不仁不义;韩若山大为不满,觉得跟不可理喻的二百五没法沟通,一气之下干脆自行撤军,乘夜不辞而别了。就这样,赵种变得人单势孤,也只好随后拔营走人。
  历史结果没法改,但历史过程的无数偶然性却令人想入非非。难道不是吗?
  魏国侥幸得救后,魏滢乘机袭杀对头公仲缓,夺取君位成为第三任国君。

  首尾三年,魏国“选举作业”才算尘埃落定。这是公元前369年发生的事情,这个夺位成功的魏滢就是后世所称的魏惠王(或称梁惠王)。

日期:2009-11-02 08:33:27

  魏滢全盘掌管魏国后,并未能真正修复与韩、赵的良好关系。偶尔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也有采取联合行动,但由于根本利益冲突,互相争斗反而成为一种常态,他们最终走上各自独立发展、各自为战的道路。
  因此,魏滢面临的局面依然很严峻。扩张后的魏国国土自西北向东南呈不规则的长带状分布,其间还被黄河分隔数次;西河地面与秦国交界,东端黄河南岸部分则与齐国邻近,整个国土的北面边界则与赵国犬牙交错,与韩的国土也是扭麻花似的互相穿插,南方则与楚国接壤。
  可以说,魏国成了相当典型的四战之国。
  魏国刚刚从内乱中走出,东方的齐国便前来攻击,一举占领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地面。而在西方的秦国,也不失时机出兵攻夺;魏国与韩国在今荥阳市东的宅阳召开高阶层紧急会议,决定暂时联合起来,对付一下秦国鬼子的凌厉攻势。
  就在周王所在的洛阳近郊,韩魏联军跟秦军打了一架,结果联军方面失败。后来,三晋又合兵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东(石门)跟秦国大动干戈,居然被秦军杀掉六万人——大败亏输,输得两眼发黑。
  吓得半死的周显王姬扁,为讨好巴结胜利的秦国,颁发一种绣着黑白和黑青花纹、斧形和两个“己”形图案的衣服(黼黻)给当时的秦老大嬴师隰,以示祝贺奖赏。这个时期的战国,所谓“七雄”并没有哪个能占到绝对优势。

  大家互相瞎打,乱成一锅粥,标准的军阀混战状态。
  事隔不久,魏相公叔痤亲领大军在浍水(山西省翼城县南浍河)北岸击败韩、赵两国军队,擒获赵军将领乐祚。可把魏潆高兴坏,亲自到城郊迎接凯旋的公叔痤,当场就要“赏田百万禄之”。
  吓得公叔痤连连倒退,一再拜谢而坚辞不受,说:“臣万万不敢受!使将士阵容严整、作战勇猛顽强,是吴起之余教遗风,非臣之所能为;利用山川形势,决断战场机宜,乃巴宁与爨襄之力;悬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王之明法;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待倦者,才是老臣所为。”
  公叔痤说的十分坦然诚恳,并无丝毫掠美揽功。他说:“我只不过右手击鼓,不敢懈怠罢,主上就为这个要特意重赏我么?若以为臣之有功,则臣何力之有乎?”
  总理大臣老痤一席话,感动得各路记者立刻大发神经。

  所有TV和报纸,都为公叔的高风亮节折服,直夸他是古代活雷锋,已经基本达到入党标准矣。网友们不必质疑此刻的公叔痤,他并非作秀耶,他那个时代作秀和自我炒作还不是那么时髦,更没有形成风气时尚!
  魏主席听完,心里也有些感动的。其实,任谁都会感动呵。
  魏潆十分满意,赞许地说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善。”
  但是封建君主毕竟见识有限、水平不高,并没有同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公叔痤同志学习;他命人去寻找吴起后人(吴起已死二十个年头),赐田二十万,另赏赐巴宁、爨襄二将田各十万。
  魏潆在庆功宴上说:“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揜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领导意思说,感动魏国十大杰出老年,公叔痤算一个。)
  最终决定,在原赏百万田的基础上,再加四十万田。前者奖励其战功,后者赏识其高风亮节的精神。因为,该奖就得奖,该罚就得罚,这事情马虎不得,不能和稀泥败坏掉封建法制的基础。
  古代人虽然不懂“四项基本原则”,但是某些立国原则还是懂得必须坚持的——定下的规矩,在宣布改变之前,可不敢随随便便毁弃一旁。否则的话,大家搞不清法律中哪条需要遵守哪款无须遵守,也整不明白哪天需要遵守哪天无须遵守。
  如果律条令人捉摸不定,人们会活得很累、很郁闷。

  紧接着,魏国又转而与秦国在少梁单挑会战。
  这事似乎也怪不得魏国好战。这个少梁(今陕西之韩城),乃是从前梁国的都城,好几百年前梁国被秦的先祖秦穆公嬴任好灭掉,梁都改名少梁,并入秦之版图。直到后来又被晋国夺走,三家分晋前后,才落到魏国人手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