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
第11节

作者: 秦时明月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麾下的部队,犹如潮水一样反复冲击过新郑的城墙,顷刻间又像潮水一样缓缓退走;然后,远远留下警戒部队,主力退出韩国地界,开始转向大梁方面,准备与齐军决战。
  齐军方面,同样也在加大力度猛攻高大厚实的大梁城墙。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力量众寡悬殊,不愿也不敢缠斗;在庞涓大军前锋抵达之际,稍接触就紧急撒丫子走人撤退。三晋人民其实都认为:齐国人有着悠久的战败逃跑的历史传统,祖师爷管仲就是个逃兵出身嘛,打硬仗不行。

  经过一番谋划,齐军由外黄向东北方撤退,打算折回齐国境内的马陵。
  马陵位于范县县城西南,今属莘县大张家镇。这一带,当时为齐魏交界处,也是齐入魏最便捷的路径;另外,此地距南边的鄄邑60华里,离孙膑儿时生活的老家也不太远。可以认为,孙参座对马陵地区的地理形势并不陌生。
  当时的马陵,跟现在的莘县大张家镇,那可就太不一样喽。
  现在莘县地面都推成平原,古代马陵却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在它周围两百里地理大环境中,到处留下带“丘”的地名,例如廪丘(范县)、陶丘(曹县)、梁丘(成武)、咸丘(巨野)、桃丘(东阿)、牡丘(茌平)、帝丘(濮阳)、楚丘(滑县),还有顿丘、犬丘、茌丘等。这些土丘,经洪水多年冲刷,裂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缝隙——深沟巨壑。

  与之相应,马陵周围几十里内至今仍有董堌、黄堌屯,刘山谷、王山谷、辛山谷、李山谷、文山谷、后山谷,夏沟、于沟、马沟、王沟等村名,这些村名就是来源于历史化石般的古地名。
  在“丘”“陵”“堌”下面的“沟”“谷”里,那是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迷宫路,世代散居在这些地缝中的老百姓,就把缝隙形成的通路唤作“葫芦道”也。
  古代的人们,通常把大的岩石山称为山,把小而尖的岩石山称为岭,夹在大山中间的小土山称之丘,而大土山则称之为陵。这个马陵呀,就是大土山。
  《水浒》中说到的野猪林(鲁智深救林冲)、十字坡(孙二娘夫妇卖人肉包子)、景阳冈(武松打虎)……据说就在这方圆周遭。当地旧志记载,古时这儿大冈起伏,且林木丛生,尽是荒凉险恶的去处。
  千军万马,一进葫芦道,如同水流入河汊,哪里进哪里出可没定准;车马行其中,十米开外只闻其声而不见形,如同迷魂阵。范县旧志有录载咏马陵诗,诗云:“茅屋多斜曲,歧路几回旋”、“两岸阴森一路低,险同函谷塞丸泥”,就是对这种特殊地形的描写。
  据说,距离马陵三、四公里的道口村,就是古马陵道的入口;撞入马陵道,仿佛进了巨大的地下溶洞,难见天日,一般人很难辨别出东西南北,无边无际的大小土丘和丛林,九曲回环深浅莫测的鸿沟和巨壑,构成天然的迷宫。
  瘸子孙膑,有意把十万齐国远征军及其车马通通灌进去,根本不必担心迷路——像水流一样的人流何愁找不到出口呀。他深深知道,齐军前面进入如同鳌游大海、虎归深山,魏军胆敢尾随而至,那就是必死无疑的坟场!
  大沟两旁设伏,强弩最易发挥作用,就怕庞涓不敢前来送死。
  孙膑跟田忌说:“他们三晋军队素来剽悍,常瞧不起齐国,认为咱齐人胆小如鼠。我们可以将计就计,误导他走向陷阱。兵法有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我们就要他庞涓跳进这个圈套。”

  田忌在营帐中,愁眉紧锁,心事重重说:“嗯,说说你想法。”
  孙膑说出自己意见:“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他们不说齐军怯懦吗?那好!我来个减灶之计:令部队在魏国境内设十万灶,明朝减为五万灶,后日则设三万灶……告诉庞涓,齐军士卒逐日逃亡开小差,减员甚众!”
  田忌恍然大悟,以拳击掌说:“对头,让魏军拼命来追!”

日期:2009-11-16 09:25:02

  都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如今数以十万计的齐军,仿佛潮水退却,那场面真是蔚为大观;其后头,尘土飞扬,旌旗蔽野,更有无数魏军人喊马嘶,气势汹汹列阵追击。
  如果从空中俯瞰,绵延几百里,都是密集的人流在运动。
  这阵势,堪与黄金周旅游景点相媲美;跟电视上看的外国信徒在麦加朝圣,也颇有一比。一旦发生踩踏惨剧,踩死踏伤一大片,那是极端有可能的,好在军队自有一套节制措施,正常情况下都能调度自如:行军有行军序列,作战有作战阵式。
  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得。随便是蚂蚁还是蜜蜂,内部都有严密的组织分工,大家各行其是,维持团队有序运作。虫蚁如此,作为更高等的智慧动物,应该也不输于它们吧?
  魏军方面的主将仍是庞涓,庞涓之上有负责监军的太子申任上将军。
  庞涓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实际作战任务。带着他的司令部,马不停蹄直接越过大梁城,追过外黄,继续朝马陵道方向前进。根据他的判断,齐军有打算撤回齐国境内,想溜之大吉而去;但既然他们已前来捣乱搅局趟浑水,岂能轻易放过!

  本来,庞涓最希望能在大梁城下与齐军展开决战;无奈齐国人太“怯”,一见魏军从新郑回师,便慌忙逃走——满足于“围魏救韩”的小把戏呗。所以,庞涓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步能够捕捉住战机,歼敌于国境线附近地区!
  年青的太子魏申,这时候也在后军中,却碰到个怪事。
  他的队伍途经外黄时,当地有个姓徐的大牛(徐子)来见他,奇怪地跟他说:“鄙人有百战百胜之术,殿下愿意听听吗?”(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能听臣乎?——真能吹牛!)
  太子显得很乐意的样子,说:“愿闻其详,您请讲。”
  这个徐子说:“很高兴为您效劳。今殿下亲自领兵攻齐,就算大获全胜吞并整个齐地,富不过有魏,贵不外乎称王;若战之不胜,则万世无魏。这就是我要说的。”
  太子申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想想也对,就说:“是,我必从公之言而还。”

  “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徐子又摇头解释,“彼利太子之战攻,而欲满其意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意思是:小人们好大喜功,都劝您穷兵黩武去进攻,想邀功取利的人实在太多,要撤退恐怕情势也不允许。)
  太子申随即上车,命令驾驶员掉头往回开。驾驶员同志劝道:“您身为统帅,就这样回去等于败逃呵,还不如继续前进合适吧?!”
  没办法,名为上将军的太子申只好硬着头皮赶赴前线;只顾自己溜回去,老头子会咋想?太子不过是未来的国君,并不等于就是国君,如果惹老人家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事情其实耐人寻味。很明显,太子申并没有理解徐子的“话中话”;而徐子吞吞吐吐的话语中透露出,他似乎已经隐隐预感到魏国不妙的前景,只是神仙也无能为力呵。
  这时候,魏军前锋部队尾随撤退中的齐军,继续朝马陵方向搜索前进。

  途中,始终在观察研究敌情的大将军庞涓注意到,敌军沿途遗留下埋锅造饭的地灶,数量见日锐减。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计算,谨慎的庞大将军得出惊人而确切的结论:齐国军队军心已经瓦解溃散,三天时间内逃亡者过半,十万人现剩三万左右(虚假数字害死人)!
  史书记载着,(庞涓)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庞涓逻辑推理很科学:人都得吃饭,要吃饭就得起灶煮饭;一个灶能供应多少人伙食,作为古代黄埔军校科班出身的密斯特庞当然心中有数啰。可惜庞涓忽视一个细节,真的事实或许只有一个,他的对手孙膑却是很容易弄虚作假。
  如同现代的“政绩”,领导喜欢看数字——貌似硬梆梆靠谱,且简简单单又一目了然;其实造假也简单呀,你喜欢看到什么样子就给你什么样的,不就是十个阿拉伯数码字加个百分号呗。
  活人总是七孔八窍,天生喜欢投机取巧瞎钻营,思考者可不能遗忘事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