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
第13节

作者: 秦时明月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连鲁、卫这等老朽的末流小把戏,都可以前来侵略一把;可见,那时的齐国该有多么可怜和窝囊。就在西方的嬴渠梁与公孙鞅君臣俩,密谋变法图强的时候,东方的田午先生终于窝囊死了,史称齐桓公。
  这一年,是公元前360年。

日期:2009-11-18 09:20:20

  002新君上任三把火
  桓公午死后,抢来的破龙椅,便传到儿子田因齐的屁股下。
  现在,回头稍稍梳理一下历史脉络。
  听人说,田因齐登基即位后,有九年时间都在胡闹。其实,可能不确切的。他爷爷田和正式宣布篡国成功,时在公元前389年,第二年就胜利地死去;统治权移交给小田的伯父田剡,其统治元年正好是魏武侯魏击泛舟视察西河那个年头。
  田剡在位干了十年(公元前387年-公元前378年),被弟弟田午干掉;田午在领导岗位工作十八年(公元前377年-公元前360年),死后传位儿子田因齐——也就是小田,后来的齐威王呗。
  不过,百度搜索及别的史料则告诉我们,田和被周天子列名为诸侯,是在公元前386年,后续领导人全部顺延三年。《资治通鉴》则更妙:记载中,两个年份各晋升一次。
  很显然,人的一生不能死两次。就算贵为权臣和国君的齐太公也不得例外,结果只能是历史记载出错。而且,看来这种差错处还不少。

  本文采取前一年份,确保田氏齐太公不会死两次呗。(否则,太残忍了)
  指出谬误后,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田因齐根本没时间荒唐胡闹许多年。
  因为,田因齐与魏国的魏滢在国境线打猎“斗宝”时,是桂陵之战爆发之前的公元前355年,按前个年份计算,就职才第四个年头,勉强还有时间搞改革;如果按后一个年份计算,“比宝”头一年才刚登基,压根儿就没工夫整顿齐国内务,更遑论“喝酒泡妞”瞎胡闹之说了。
  闲话到此打住,历史进程继续。
  田因齐接过烂摊子后,倒也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说实在话,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就算最不堪的国家,让领导人过上小康水平的生活,那是绝对没问题。小田同志上任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骚动,除了喝酒开party就是泡妞;至于别的事情,也不是完全不干的。
  比如说,该同志很喜欢到他老爸生前创办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稷下学宫)去转转。这个地方可不一般,称得上人才济济,根据老铁手同学记载:学宫有回掉下一块砖头,曾经砸倒三大师,可见人才密度之高。
  按照当初办学精神,稷下学宫既是学术研究机构,又充当政府智囊团角色。
  跟一大群中科院院士混,其实也很有意思;别说做学问的都是书呆子哦,否则领导还不来了。年轻的齐侯不是来学宫演讲,他把研究院改造成“文艺沙龙”的性质,大家一起作诗赏乐,猜谜联对,有时候还来个大合唱——俺们走进新时代,反正开心就好!
  就这样,文化生活有声有色日益繁荣;至于国事,难免就有顾不周全之处,干脆拜托给老爸时代提拔起来的那些旧臣老家伙料理,如同放羊娃放羊的办法,爱吃草吃草、爱挤奶挤奶。

  一句话:爱咋咋地,让他们折腾去就是。
  这下子一群官场老狐狸如鱼得水,直乐得屁股吹喇叭。
  他们变本加厉,欺上瞒下,假公济私;拉帮结伙,互相倾轧;公然撒谎,肆意作秀,群魔乱舞,仿佛末日狂欢一般……忙得不亦乐乎!
  事情往往都是,皇帝不急太监着急。
  学宫中有些知识分子,看着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心里就开始发毛,只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个叫淳于髡的小矮子大约有些看不过眼,又不便直讲,就利用自己善于讲俏皮话的特长,挑个比较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把当年楚国楚庄王的故事搬出来,跟自己国君说:——

  “楚庄王上台后,足有三年工夫,基本不理朝政;他忙着打猎、喝酒,听歌、看舞,还在朝堂门口挂上牌子:进谏者杀无赦。有一天大臣伍举特意跑来向他请教一个谜语,说是宫中飞来只超级巨鸟,呆呆的停歇在那儿老久,也不飞也不鸣,大王你说到底是个什么鸟哩?”
  据说楚庄王毫不犹豫顺口回道:“笨蛋!这个谜语很容易猜到嘛,此鸟乃是不飞则已,一飞则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就是这么给搞出来的。
  也许受此启发,田因齐决定:咱也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日期:2009-11-18 09:28:52

  不动声色的小田同志,已经瞅准时机,准备改弦更张励精图治。以他的聪明,对各级官吏的胡作非为不可能毫无察觉。所以,他悄悄组织七、八十号信得过的身边人,分头派往全国各地去走访舆情。
  等基线调查(摸底)完毕,再经过一番核实,心中有数后,小田就召开“省、市、县”三级会议,把地方首长都叫到临淄中央大礼堂开会。中心内容是:业绩考评。
  那时候科技没现代发达,连实用的纸张都没有发明出来——东汉的蔡伦还未出生嘛;办事也只得因陋就简,什么年度计划、年终总结、还有多如牛毛的狗屁报表,一律都免了!
  是好是赖,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反而简单明了。街道是不是卫生,百姓的日子是不是好过,官员是不是勤政廉洁,人民是不是怨声载道等等,通过眼睛观望(别戴有色眼镜),通过鼻子闻与嗅,通过嘴巴的简单交流,通过亲身触摸……不说一目了然,大体上八九不离十,误差最大也大不到哪去!
  其中,有两个地方比较典型。

  根据平时所知,阿地的大夫是最棒的,朝中官员都说该同志“工作能干,有口皆碑”;即墨的大夫是比较差劲的,普遍意见是,该同志“自行其是,不听招呼”。
  不过明察暗访的结果却正好截然相反:即墨地面“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阿地却“田野不辟,民贫苦”。
  很显然,语言是可以颠倒黑白的,事实却是明摆着的。
  认真的田因齐,用脚趾头一想,终于搞明白:阿大夫受贿行贿四处拉关系、四时八节挥霍公款做人情,名声好政绩差;即墨大夫不吹牛、不作秀,又没人替他打免费广告,所以名声不佳,却有精力做出几件实事。
  年轻的国君用脚趾头作出初步思考,又用屁股想了想,最后经过大脑综合分析之后,得出明确结论:阿大夫欺上瞒下,一门心思在作秀,该打PP;即墨大夫勤勉务实,不图虚名干实事,应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

  中央大礼堂里,高官云集;庭院当中,还支着一口煮牛用的巨型青铜锅,底下柴火熊熊,锅内沸水滚滚……开会嘛,煮点宫廷私房菜犒赏一下各地劳苦功高的大员,想必也是常规的程序吧!
  那时候,大约“礼崩乐坏”已经相当严重,会议开场白根本就不说“先生们、女士们,同志们、朋友们”之类,甚至连拍掌几分钟的说法都没有;似乎也没有代表朝廷,表示问候和感谢。
  国君直截了当开始训话:经过调查核实,即墨大夫埋头干事,诚信做人,作出一定的成绩,孤封你万家食邑以资鼓励。希望你以后保持务实本色,不要到处作报告,也不要担心做实事没人欣赏。
  “阿大夫,”国君把目光转向那个左右逢源的人。“这些时间,孤耳边一直听到颂扬你丰功伟绩的佳话美言;仓颉创造的文字中,所有好字眼都落到你头上了……”
  田因齐话锋一转:可是孤派人去实地考察,但见田地荒芜人烟稀疏,百姓又贫又苦,活得跟乞丐差不多,比原始社会的先民还辛酸。这是孤的耳朵听错了,还是孤的特派员眼神出了问题?
  阿大夫一时语塞,吱唔其辞,急得连耳根都绯红,仿佛刚喝完老酒。他心里其实也有说辞:阿地百姓又刁又懒,属刁民性质;阿地又不是特别肥沃,基本可以归入穷山恶水那一类。古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相当正确。

  再一个,阿地与燕、赵接壤,常受诸侯骚扰,百姓纷纷逃难,田地难免有些抛荒,本官已经蛮努力,可是……可是这狡辩的话,在国君面前不敢说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