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兔兔的故事——带你了解Ubuntu,了解Linux》
第17节

作者: 懒蜗牛Gento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早的时候,计算机里面是没有硬盘的,程序都住在软盘里,整天被人拿来拿去,不知道下一次启动会在哪个电脑里。就算是操作系统也不例外,那个剁死系统当年就是从软盘里跑进内存里干活。每次启动电脑前,使用者先把剁死的启动盘插进去,然后开机,剁死就从软驱来到内存里干活,进了内存之后,也许使用者要用别的软件了,就把剁死启动盘取出来,换成别的软件软盘。换句话说,剁死一开始干活,老窝就被人端了。这样,程序待的地方就明确的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程序运行的时候待的存储器,这个存储器放在计算机里面,所以叫做内存。另一类是用于平时存放程序的存储器,就是软盘或磁带之类,这些东西都放在桌子上啊,盒子里啊,口袋里啊,反正都在计算机外面,所以叫外存。那时候磁盘的空间很小,最大的3寸高密度软盘也不过1.44M而已,连一个大点的图片都存不下。不过那时后的程序也都很小,剁死只有三个文件就可以启动电脑,住在软盘里也不挤。但是后来,人们还是觉得这样太不方便了,每次都要先用剁死系统盘启动电脑,在换上其他软件的盘来使用软件。既然操作系统每次肯定都得启动,干脆把操作系统的盘就直接放在计算机里面不就好了。于是有人就在计算机里装了一个固定的磁盘驱动器,里面放上一张软盘。后来觉得小,放上3,4张软盘在里面。您可听好了,里面放的并不是整个带塑料壳的软盘,只是里面的塑料盘片。因为没必要把塑料壳也做在里面嘛,塑料壳是为了在平时人们拿来拿去的过程中保护软盘的,这做进计算机里的专用驱动器里面了,有驱动器的壳就够了。再后来,电脑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软盘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么想办法提高软盘的容量。软盘是靠盘片上磁粉的极性来记录信息的。要提高容量,要么提高盘面上磁粉的密度,这样单位面积内数据量就大了,要么就得提高软盘盘片的面积。提高面积肯定是不靠谱,毕竟数据量的增长是成倍的,盘片面积能长的空间是有限的。您说这总不能为了提高容量,把软盘整的跟车轱辘那么大吧。回头一上街熟人见着面打招呼:“哟,您上哪去呀?这天也不下雨您怎么还打伞啊,”“哦,不是,这是我软盘,我刚去朋友那拷了点MP3”这也太不方面了。所以只能想办法提高密度,可是这又是个难题,这软盘虽说有个塑料壳,可是毕竟不是密封的,还是会合外界接触,要是密度弄得太大,就很容易坏,随便拿手一碰,里面数据就丢了,那就麻烦了。这时候忽然有人把目光停留在了装到计算机里面的那几张软盘里。

  那几张盘,放在那个特殊的驱动器里面,不会有人去碰,也不需要拿出来,可以想办法提高密度,然后把驱动器做的密封好点,这样不就行了?于是就开始研究怎么提高盘片密度,后来发现塑料盘片密度提高的有限,就换了金属的。于是就有了这种金属盘片,上面集成超高密度磁粉,加上坚固且密封性好的外壳保护的大容量磁盘存储设备。由于用的是金属盘片,比塑料的硬,因此,他叫,硬盘。下次人家要是问你:“为啥硬盘叫硬盘?”你就可以充满自信的回答:“因为它比软盘硬!”这答案绝对没错。


日期:2009-09-20 14:59:48

  (47) 硬解
  刚说完硬盘,主人又拿来张光盘放进了光驱里,估计又是从哪里整来的高清电影了。最近这一阵子,主人热衷于看片,尤其是高清的片子。主要是因为最近Mplayer大仙长能耐了,会硬解码了。
  可能有人还不大明白这个硬加码是怎么回事,好,那咱就慢慢说说。
  首先这个视频文件啊,是有一定的编码方式的。比如大家都听说过MPEG吧,就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动态图像专家组 ,听这名字本来是用来指代一小撮明白真相的群众的,不过后来这一小撮群众发布的标准被广泛使用,于是MPEG就成了指代这一小撮群众定义出的那一大撮标准的名词了。MPEG-1是小撮群众在1992年定义出的一个标准,是一种视频和音频的编码方式。大家记得以前的VCD不,VCD光盘上的视频和音频用的就是MPEG-1这种编码标准。而MPEG-1标准中关于音频的部分——MPEG-1 Layer3 更是成为了互联网上以及大家口袋里最常见的音频标准——mp3。后来,1994年,这一下小撮明白真相的群众又发布了MPEG-2标准。MPEG-2向下兼容MPEG-1,并增加对隔行扫描的支持,被应用于有线电视,还有DVD的音频视频编码。再后来,这一次小撮群众又开发了MPEG3,注意MPEG3跟我们的mp3没有任何关系,而且,MPEG3最终没有很好的应用,因为当时人们发现MPEG2足够了,MPEG3并没有提供足够好的改进。而1998发布的MPEG4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让视频文件的体积更小,压缩率更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市场上卖的mp4播放器,就是用来播放MPEG4压缩的视频文件的设备。所以,MP4跟MPEG4有关,而MP3跟MPEG3无关。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说说解码。视频文件都进行了一定的编码,比如mpeg-2,或者mpeg-4。就是说这个视频文件里面的东西都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数字,要想看这个视频文件,就得解码,也就是根据这一大堆数字算出应该显示的一帧一帧的图像,并且把这些图像连续播放起来,从而还原成视频。那么这个解码的过程就要靠Mplayer老先生了。老先生有很多的解码器,也就是有很多的说明手册,上面写了每种编码格式的文件应该怎么计算,怎么解码。那么以前没有硬件解码的时候,Mplayer老先生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拿到一个视频文件,然后看看是什么编码的,对着自己的手册,开始解码。解码的过程就是计算的过程,计算需要用什么?好那位同学回答了,得用CPU啊。于是Mplayer一手拿着手册,一手拎着数据找到我,请求使用CPU。我说,好的,你就排在GIMP的后面,等他用完了你用。过一会GIMP用完了CPU,Mplayer过去开始拿CPU按着手册上写的算法算他那堆数据。最后算出来,得到了几张图片,就转身把图片给图形部门,让他们去显示。然后再从那个视频文件里拿一些数据,再来排队等着用CPU。由于视频文件的计算量都很大,尤其是高清视频,尤其的大,所以为了保证主人看的电影不变成带旁白的幻灯片,我就要尽可能多的让Mplayer多用CPU,来保证它他能顺利的加码。于是,每次Mplayer一播高清视频,CPU就总被他占着,搞得别的程序都抱怨。现在他终于学会硬解码了,情况就好多了。当然,光他学会硬解码也不行,关键显卡也得支持,而且驱动还得装好才行,不过这些咱以后再说,先说Mplayer。会了硬解码之后怎么样呢?再播放视频的时候就是一手拿着手册,一手拎着数据找到我,跟我说要用用显卡。可不是CPU了啊,改用显卡了。于是我就很乐意的让它去用了,反正别人也用不着,让它自个玩去吧。于是他就去用显卡算去了。用显卡算和用CPU算还不一样,CPU虽然强大,虽然啥都能算,但是要自己手动算。就是说自己要知道算法(对于mplayer来水,算法都在解码器上写着呢。),比如要要算出一帧的视频来,要先用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再用结果乘以第三个数……之类的。这个加啊,乘啊,都是用CPU算的,但是中间的过程是要软件(也就是Mplayer)自己控制的。可是用显卡解码就不一样了,人家那东西是专门解视频的啊,所以你只要把数据放里面,直接就能给你算出一帧帧的画面来。全自动啊!于是Mplayer不但不用跟别的软件抢CPU了,而且解码的速度还快了不少。主人一边看着片子,一遍看着CPU占用率还不到5%,心情很舒畅。


日期:2009-09-28 15:24:06

  (48) 刻录
  随着奔流同志不断的努力工作,我们屋里的高清片子越来越多。打开主人的家目录,那个叫“视频”隔间里,放满了mkv啊,rmvb啊等等各种视频文件。我看着就觉得闹得慌,终于有一天,主人亲切的对我说:fdisk -l。这是问我磁盘的使用情况啊,我没好气的回答:你家目录还剩10%啦!于是主人终于意识到,该收拾一下了。
  说干就干,主人马上开始节前大扫除。把一些没什么意思的,不清晰的,不能让MM看见的……统统都扔进垃圾箱里。然后再把剩下的分门别类的放好。可是保留下来的仍然不少,而且除了视频还有很多照片,也都挺大,一张2M多,都是主人那相机照的,随便出去一次就得照半个G的照片回来,能不大么。没办法,刻盘吧!
  在主人的要求下,我去叫醒了Braserot。他是一个开源的刻录软件,刻录软件,知道吧,就像nero那样的。不过他比较单纯直爽,比nero要来的简单,好相处。起床就问主人:您要刻啥,说吧。是复制光盘啊,还是刻录数据啊还是咋的。多直接,不想nero那么多拐弯抹角的东西。当然,要论功能也相对少一些。星爷告诉我们他的名字是西班牙语(星爷连本草纲目都懂,当然能懂西班牙语),是一种给人们坐在桌前提供温暖的小型加热器,就类似个小火盆似的东西,我们就管他叫小火盆吧。小火盆是第一次跟我们合作,前几届的学长们,像Ubuntu7.04 Ubuntu7.10都不带这个刻录软件的。当然,系统装好后可以让超级牛力安装,只是默认不带而已,从我们这届开始才默认安装小火盆。结果效果还不错,这家伙和我们挺合的来的,于是我后面的几届学弟都和他合作,后来他干脆被集成进了Gnome里了,版本号就随着Gnome的版本号变化了。

  主人指挥小火盆刻录数据光盘,小火盆问说,都刻啥啊?主人指指那些什么rmvb啊,什么mkv啊,什么avi啊,什么av啊,什么什么爱啊,什么的。小火盆说句好嘞~立马开工。然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就听光驱像飞机起飞一样旋转起来,小火盆一边刻录一边向主人报告着进度。10%,20%,30%……等刻录完了,还不忘检查一下光盘刻录的正确性,确认没有刻错之后,利落的向主人报告——搞定!


日期:2009-09-30 10:29:32

  (49) Rubbish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