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道士》
第53节

作者: 南山无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你却还是不见减少多少,这让师傅的脸色很难看,忍不住都要咒骂,别说三尸扛棺了,就是这么强大的阴气一旦爆发出来,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即便是被宣泄出去,只怕阴气过重,都会让周围的居民大病一场。
  正胡思乱想着,却忽然听到一声大喝,猛地一指桃木剑飞来,正砸在七星走穴阵上,只听轰的一声,本来勉强保持平衡的七星走穴阵登时打破了平衡,桃木剑一落,登时间七星走穴阵便已经损毁,那些阴气便无从宣泄,便听轰的一声,在原来七星走穴阵的位置上竟然炸出了一个大坑,一时间尘土飞扬,隐隐的仿佛有一个人影在其中。
  “咳咳——”一阵咳嗦声,随着烟尘散去,却逐渐显露出一个人来,这人看不出多少岁,因为已经很老了,满脸的是褶子,留着山羊胡,却是精瘦精瘦的,真怕一阵风将他吹到了,此人穿着一件杏黄道袍,头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能看到发簪露出来,不过也只能勉强说是一件杏黄道袍,因为太脏了。

  我记得师傅对我说过,天底下却是只有茅山道教是穿的姓黄道袍,因为一般的道袍都是青兰色的,青色象徵青龙,主东方生气,五行属木,青色还表示道士是道教始祖东华帝君的流裔和传人。而道士显著的特点是束发盘髻,一般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或南华巾,顶髻用木簪或玉簪别住。
  但是道袍也不但是青兰色的,也有黄色和紫色的,一般道门主持才会穿黄色的,逢到节日圣诞一般道士也可穿黄袍或紫袍,但没受过戒的不能穿,而茅山派却是例外,他们只有在做法的时候才会穿起杏黄道袍。
  说起道士,规矩其实挺严的,按仪范惯例戴什么冠簪一定要配什么头饰,有一定的规矩。道冠有月冠、五岳冠、莲花冠、三台冠等,有木制的也有玉制的,用法很讲究。道士一定要当完童道,举行了冠巾礼以后才能簪发戴冠,以戴月冠为最普遍。穿着道袍也有沿袭的规矩,什么道袍一定要配什么冠簪都有规定。道士穿着鲜艳的道袍,戴着亮晶晶的冠簪和头巾,登着白布袜和船形的云鞋或青鞋,与现代的情趣相去甚远。道士的装束看起来真有离尘脱俗、飘飘欲仙之感。

  而道士的用具也有很多规定,仙钵和规是受戒时正式发给的。仙钵有铁的、木的和漆的。到山里采药用铁的,可以当锅用;在丛林的斋堂里用木的和漆的。规是一块红布,一米半长,八十厘米宽,四周镶着约十厘米宽的黑边。

  而此人显然是很正规的道士,一身装束尽显道教的精髓,只是邋遢了一些,手中还真的端着一个仙钵,不过却没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让人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要饭的,有些让人无语,但是师傅见了此人却不免的有些吃惊,以至于惊呼了一声:“茅真人——”
  师傅显然认识此人,后来我才听说此人是茅山的大玄师,身份超然,甚至茅山掌教都见他矮一辈,这茅真人在茅山那是家人高一辈,其原因还是要从茅山的历史说起,茅山道教的源流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距今近五千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至今丹井尚存。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修道行善。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

  到了东晋兴宁二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四十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说到这里,众人或许知道这位茅真人为何这样了得,为何在茅山见人就高一辈,不错,此人正是茅山祖师传下来的姓氏,自然在茅山道宗之中地位超然,只是时隔太久,这姓氏的真伪却已经无从查找。
  却说那茅真人咳嗽了几声,这才站直了身子,努力的做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洒脱,倒背着双手,头微微抬起沉声道:“这是七星走穴阵,你这小毛孩是全真教的?”
  “晚辈全真门下苗淳一。”师傅脸上罕见有恭敬之色,但是见到茅真人却是一脸的崇敬,甚至微微有些紧张,这位茅真人不是传说早已经坐化了吗,怎么又出现了,师傅隐隐的记得在自己冠巾礼上见过这位茅真人,那时候他就这样子了,不想过去了一甲子,这茅真人竟然还没有变模样,当然还是那么老,还是一样的难看,但是不可否认,茅真人是各道宗的以为奇人,师傅的师傅都不知道茅真人多大年纪了。

  那知道茅真人根本不在意师傅的恭谨,反而脸色一沉,指着师傅的鼻子啐了一口:“你这小毛孩屁事不懂,你这是闯祸你知道吗?幸亏我来的及时,要不然事情被你们弄砸了,你们还洋洋得意呢,哼——”
  呆了呆,师傅竟然不敢回嘴,在这地位超然的茅真人面前,师傅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只是维维是诺,不过我却不管那么多,反正当时我可不知道茅真人是哪根葱,眼见竟然喊我师傅小毛孩,我师父可是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哪有这样叫的,当即便不由得哼了一声:“前辈,您这话可就不对了,我和师傅费尽心力布下这座七星走穴阵,是为了宣泄这里大量的阴气,前辈可知道这水池下面有三尸扛棺,放了阴气就能阻止三尸扛棺的修行,要不然的话——”

  “要不然的话,这天下就会有无数百姓遭殃是吧?”茅真人瞥了我一眼,只是一脸的鄙视,我发誓那是在鄙视我。
  我愣了一下神,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茅真人的话,但是心中毕竟不服气,还要再说话,却不想茅真人重重的哼了一声:“荒谬,你们知道个屁,三尸扛棺哪有那么简单,你们不过知道的一鳞半爪就干贸然行事,你们知不知道,这座三尸扛棺的所在还是我师尊和几位前辈联手布下的禁制,用的正是反制之法,用阴气来压制三尸扛棺,当初我师尊他们都不能消灭三尸扛棺,就更何况你们了,所谓阴阳互生,阳极而阴至,阴极而阳生,正是凝聚了无尽的阴气,孤阴不生,三尸扛棺这些年才不会精进,被一直压制在这里,你们两个笨蛋,这样将阴气宣泄出去,那不是再给三尸扛棺帮忙吗。”

  茅真人气咻咻的,瞪了师傅一眼,当然给我也没有好脸色,见我们不说话,还重重的哼了一声:“都是你们两个笨蛋,害得我毁了那把千年桃木剑,哎——真是可惜死了。”

  我和师傅对望一眼,心里面说不出什么滋味,但是有种挫败感,茅真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阴极而阳生,任何极阴之地也有阳气存在,而且是极阳,可惜当初我们不曾想到这问题,现在想想或者真是错了,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只是我没有认命的打算,咬了咬牙却是不满的道:“前辈,谁说就不能消灭三尸扛棺的,前天晚上我还曾见过三尸扛棺的虚体,我还重创了他,这里的阴魂都能为我作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