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先秦九子之儒家“老二”》
第15节

作者: 峨眉山浪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柳下惠不羞于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轲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一个刚及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的青年,能如此娴熟地以事喻理而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在思想内容及表现方式上,已具独特的个性,形成酣畅淋漓、奔放恣肆的行文风格。
  第二天,这篇习作就在教习间传阅且引起轰动。
  数日后,该文被复制成一批简策,成为其他弟子学习的范文。

  许多年后,孟子晚年在与公孙丑、万章等弟子合编《孟子》时,收录了这篇求学时的即兴之作,将其排在《万章篇》中,使之流传千古。
  日期:2012-04-30 09:54:01
  出师
  一
  当一个饱学的年轻人,将所学凝结成自己对天下、社会的认识,心中澎湃的思想总要找到溢出的通道,向外界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通常会去找人辩论。
  孟轲就是这样的青年思想家,因此,他开始“好辩”了。好处是,真理越辩越明;坏处是,真理越辩越不明。就看是跟什么人辩了。
  若干年后,孟子对自己的学生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不承认自己好辩,怕落个喜欢找人吵架的名声。但孟子的确是好辩的,因他善辩。当时,如果孟子自认天下辩术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
  日期:2012-04-30 10:31:37
  在孔子学府,孟轲先跟同学辩论。
  一对一论战,像一只猫对一只鼠,孟轲大胜;
  一对二论战,像一只虎对两只鹿,孟轲完胜;

  一对群论战,像一只狼对一群羊,孟轲惨胜。
  “这位学友,你吃了吗?吃啦,我与你辩上一场如何?”孟轲谄笑着凑过去问。
  他的学友叫郎咸高,正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他试图用树枝改变蚁群的行动轨迹,弄了几回都没成功,正郁闷着呢。见辩论家孟轲过来了,且脸上笑得好,郎咸高便也笑道:“孟轲,园子里的花开得真好嗨。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飞呀,飞呀,哈,哈。”
  说话间,郎咸高乘孟轲未及开言,拍拍屁股一阵风似地跑了。
  不光是这位“蚂蚁”学友郎咸高,这之后,所有的同学都不跟孟轲辩了。
  已经辩上瘾的孟轲意犹未尽,于是找教习辩论。

  跟一位教习辩,孟轲占尽上风;
  跟二个教习辩,孟轲不落下风;
  跟一群教习辩,那是不可能的。
  “先生,弟子有问题请教您。”孟轲隔着一张倒悬的竹帘,束手躬身地向隐在帘子后的朦胧身影致问。
  帘后的老先生正蹲在茅厕,撩起后襟,撅着屁股行方便。因他患有直肠炎,正苦眉愁脸地承受排泄之痛。对孟轲不合时宜的发问,先生没好气地回道:“你这孩子,出恭不恭,不通不通。别理我,烦着呢。”

  再然后,所有的教习也都不和孟轲辩论了。
  这让他感到了高手的寂寞,常常一个人迎风而立,在“斯人独憔悴”中,让思想的碎片随风扩散。
  日期:2012-04-30 10:36:33
  在孔子学府,孟轲先跟同学辩论。
  一对一论战,像一只猫对一只鼠,孟轲大胜;
  一对二论战,像一只虎对两只鹿,孟轲完胜;
  一对群论战,像一只狼对一群羊,孟轲惨胜。
  “这位学友,你吃了吗?吃啦,我与你辩上一场如何?”孟轲谄笑着凑过去问。

  他的学友叫郎咸高,正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他试图用树枝改变蚁群的行动轨迹,弄了几回都没成功,正郁闷着呢。见辩论家孟轲过来了,且脸上笑得好,郎咸高便也笑道:“孟轲,园子里的花开得真好嗨。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飞呀,飞呀,哈,哈。”
  说话间,郎咸高乘孟轲未及开言,拍拍屁股一阵风似地跑了。
  不光是这位“蚂蚁”学友郎咸高,这之后,所有的同学都不跟孟轲辩了。
  已经辩上瘾的孟轲意犹未尽,于是找教习辩论。
  跟一位教习辩,孟轲占尽上风;

  跟二个教习辩,孟轲不落下风;
  跟一群教习辩,那是不可能的。
  “先生,弟子有问题请教您。”孟轲隔着一张倒悬的竹帘,束手躬身地向隐在帘子后的朦胧身影致问。
  帘后的老先生正蹲在茅厕,撩起后襟,撅着屁股行方便。因他患有直肠炎,正苦眉愁脸地承受排泄之痛。对孟轲不合时宜的发问,先生没好气地回道:“你这孩子,出恭不恭,不通不通。别理我,烦着呢。”
  再然后,所有的教习也都不和孟轲辩论了。
  这让他感到了高手的寂寞,常常一个人迎风而立,在“斯人独憔悴”中,让思想的碎片随风扩散。
  日期:2012-04-30 16:23:46
  二

  公元前351年初夏的一天,学府枯黄的屋顶泛滥着金子般的灿烂。午后的阳光放纵挥洒着一缕缕金黄,濡染着山川、原野、村庄。
  王建新叫上孟轲,让他陪自己出去遛弯。师徒俩沿着曲阜街道向西踱步,他们边走边聊,出了城门口,来到郊野。
  黄昏是美丽的,遥远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淡淡的红晕。放眼望去,农舍间炊烟袅袅,不时地传出几声狗吠鸡鸣,仿佛一个遥远而朦胧的梦。斜阳下的山冈变成暗紫色,像是云海中的礁石。透过松林的缝隙,可见夕阳收敛了光芒,正在往下坠落。晚霞收尽最后一抹余辉,天地暗淡下来。昏暗的暮霭渐渐垂落,与天地缝合成一道黑幕,无边无际的麦田由碧绿变成了深蓝和浅灰。

  两人停住脚步,目睹夕阳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场。
  王建新看一眼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高徒,心中感慨万千。
  日期:2012-04-30 16:57:40
  时光飞逝,光阴如箭。
  在这三年中,王建新以监护人的身份细心呵护着孟轲,除了报答之念,更重要的是出于惜才之心。教育英才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但骄龙终非池中物,到了提点他走出学府的框束,走向更深邃而广阔的学识空间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王建新道:“孟轲啊,你在学府已经学有所成,今后有什么打算?”

  孟轲不假思索地回答:“跟您在学府继续学。”
  王建新笑着摇摇头道:“那不合适。你想过没有?以你目前之学识,在孔子学府已经没有那位教习可以胜任对你的指导了。时下你有两种选择,其一,留在学府担任教习;其二呢,是另觅绝世高人为师。”
  孟轲犹豫片刻,说:“先生,弟子才疏学浅,资历有限,实难胜任教习之职。学海无涯,我有心继续深造,只是不知该以何人为师呢。”
  王建新说:“我有一位同年师兄倒是一个旷世奇才。你若能入其门下,得其教导,在道德学问上势必臻于大成,将终身受用。当然,我只是这么想,至于成否,那要看你与他之间有无师徒缘分呢。”
  孟轲满怀期待地问:“不知先生所指何方高人?可否为弟子引荐?”
  王建新笑道:“我那师兄叫熊正和,为人清高自傲、狂放不羁,因特立独行而不苟合于世,目前在萌山隐居。在常人眼中他是个怪人,被称作‘萌山老怪’……”

  日期:2012-05-01 10:20:57
  拜山
  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