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39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山国国小兵少,是一块小肥肉,魏国的魏文侯决定要把它吃掉。但要想攻占中山国就不得不向赵国借道儿。
  魏文侯就派人出使赵国,向赵肃侯(注:当时的诸侯除楚国外还都没有称王)表示魏军想和平通过赵国领土去消灭万恶的中山国,并坚决保证魏军在通过赵国领土时一定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赵肃侯也不是傻瓜, “假途伐虢”的典故他还是知道的!再说了,中山国这块小肥肉他赵肃侯也眼馋多日了,凭什么要让你魏国吞了去?这分明是不把俺赵肃侯放在眼里嘛!说明魏文侯还很不了解俺赵肃侯嘛!
  赵肃侯就打算找个要和谐不要战争,要做爱不要做战的理由把魏国人给打发回去。大臣赵利看出了赵肃侯的心思,赶忙跑上来献计,“主公先别忙着拒绝魏国人!主公想想魏国人就算是打下了中山国,但他能守得住吗?臣就不信他魏国人还能飞过咱们赵国守住中山之地!要是打不下中山,魏国必定大伤元气,那咱们赵国岂不是显得更牛啦?出力的是魏国人,最终得到中山国地盘的肯定是咱们赵国!主公不如答应魏国人的请求,借道儿给他们,让他们流血流汗去吧!但主公还不能答应的太痛快,否则魏国人就会起疑心了!主公应该像初恋时的清纯少女那样,半推半就欲做还羞才好!”

  苏曰:魏国人真的就派大将乐羊(注:没错,就是中学课本中《乐羊子妻》中的那个总被老婆教训的那个没出息的家伙,不过后来在老婆的精心调教下长进很快)攻灭了中山国,不过不出赵利所料,魏国还是没办法固守中山之地,这块地盘最后还是被赵国人给占了!
  日期:2012-07-12 09:03:03
  房子盖得太大了!
  苏曰: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周朝的时候尤其讲究这个。天子可以享用什么样的衣服、器具、礼遇,等等,诸侯可以享用什么样的,大夫可以享用什么样的,平头百姓可以享用什么样的,都规定的清清楚楚,甚至是房子可以盖多大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叫做“礼”,是周公制定的。违反了规定享受了超规格的待遇,那就叫“僭越”,是很严重的政治错误,搞不好是要杀头的!

  不过自周王室东迁洛阳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大逆不道的“僭越”之事就越来越多了,周天子实力不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
  赵国有个叫做腹击的外籍高官就犯了“僭越”的错误,把房子盖的太大了。有人就向赵侯反映了这个问题,赵侯一看问题很严重,就把腹击找来谈话,“爱卿为什么要把房子盖的那么大呢?”
  腹击早有准备,不紧不慢的说道:“臣并不是赵国人。要是臣爵位很高但薪水很少,房子太小积蓄很少的话,即使是主公信任臣但赵国的老百姓却会说:‘国家一旦有事,腹击一定不会被重用!’如今臣把房子盖的大一点儿就是为了打消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误解啊!”
  赵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瞧瞧人家腹击,连盖房子都想着讲政治,都想着要教育不明真相的群众,真是我们赵国的好干部啊!想到这里,赵侯流着泪说:“爱卿把房子盖的这么大也不能都空着吧!宫里刚刚进了几千个美女,寡人一个人也招呼不过来,那就劳烦爱卿挑几个回去充实充实房子吧!调养调养身心好继续为我们赵国做贡献!”

  腹击连忙叩头谢恩,“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主公也!臣回去后一定多多造人,让子子孙孙都效忠大王!”
  赵侯边流泪边命令宣传部门,“这事就不要报道了,要是当官的都这么盖房子我们赵国可吃不消!”
  日期:2012-07-13 14:04:35
  小人喻以利
  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意思就是说对于君子就要以道德大义之类精神层面的东西来打动他,而对于小人就要以金钱美女等物质刺激来引诱,因为你对他说道德大义完全没用!

  齐国想联合赵国一起讨伐宋国,但赵国的实权派大司寇李兑不同意,认为和齐国一起讨伐宋国对赵国没什么好处。齐国对于讨伐宋国的积极性很高,一看李兑从中作梗就派人来游说,“大人的年纪已经大了但封地的事情还没有确定,大人应该多为自己考虑啊!如果大人封在韩魏,那就会与贪婪的秦国接壤,很不稳妥;燕国和楚国又过于偏远;中山的土地又太贫瘠,没什么油水。如今宋国的罪孽深重,齐国欲为天下伸张正义讨伐宋国,如果大人玉成此事那就可以在宋国为大人封一块地,又落了强齐的人情,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

  苏曰: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以道德为标准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在具体评判某人的道德水准时,又把金钱作为一个重要的标杆,大凡不爱钱的都是君子,喜欢钱的都是小人。这当然有悖人性,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就是一个塑造伪君子的文化!“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基本上就是中国古代官员的写照。
  与此相反,西方人却要开通的多,他们并不认为喜欢金钱本身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为了获取金钱不择手段才是可耻的!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其皇皇巨著《国富论》中就写到:“我们决不能指望从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中获得我们的午餐,而只能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中来获得。我们要向他们讲述的不是他们的人道博爱,而是他们的私心。决不要向他们谈论我们自己的需要,而是要谈论他们的利益。”

  就本文所讲述的故事来说,李兑想为自己弄到一块封地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他通过让国家出兵来为他自己谋取封地就不对了!李兑在没有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是不同意出兵的,为什么?因为作为赵国的执政大臣,他认为讨伐宋国对赵国的国家利益并没有什么好处,但作为个人其考量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战国策》并没有记载赵国是否参与了进攻宋国,但用“小人喻以利”的办法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中国古代官场却是屡试不爽百战百胜的!

  日期:2012-07-17 09:35:05
  扣留甘茂!
  我们已在《幸亏打了预防针》一文中讲过,甘茂为了攻占韩国重镇宜阳曾到魏国去串联。在成功拉魏国入伙后甘茂觉得还是要多拉几个同伙才好,又风尘仆仆的来到了赵国,还想拉赵国入伙。
  这时一个叫冷向秦国大臣跑来向赵国大臣强国出谋献策说:“你们赵国不如趁机把甘茂给扣下算了!然后用甘茂和齐、韩、秦三国做交易。齐国一心想救宜阳,那就让齐国割让狐氏县给赵国!韩国不是想保住宜阳吗?那就让他割让路涉、端氏这两块地盘给赵国!秦王最想得到宜阳,那您就尽管狮子大开口好了!况且要是扣下了甘茂,那甘茂的死对头公孙赫、樗里疾还不是要对赵国感恩戴德啊!”

  苏曰:看来甘茂的死对头还挺多!最少有三个,公孙赫、樗里疾,还有冷向!这些人为了争权夺利排除异己什么恶心事都干得出来!我觉得我比他们纯洁多了!
  甘茂聪明绝顶,一门心思盘算着怎么把韩国的宜阳给弄到手,好以此为自己的进身之阶!可他哪里会想得到,“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有人也在打他的主意呢!还好强国并没有接受冷向的建议,否则不要说以后的功绩了,甘茂的性命能不能保得住还不一定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