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菜鸟的销售通关之路》
第26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弘毅也跟着点了点头,接着道:“从这份清单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成本的重视,我能知道在NEO,谁或者哪些部门最关心成本问题吗?”
  听到朱弘毅的问题,李渔更有点糊涂,他本来的想法是朱弘毅会接下来解释这五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产品功能了。他还在担心有些问题不好解决,从他对软件的理解来看,确实有些地方不好处理,好在第四条瑞和的软件中有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但是朱弘毅很是沉得住气,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越来越不急不躁,慢条斯理。好像根本就想过怎么解决的问题。
  这次说话的是琳达:“我们采购部门首先会关心,采购成本是对我们的考核指标之一,但是频繁的修改设计,又会对我们的采购产生了不良影响。买早了成本占用增加,买晚了又怕耽误生产,尤其是国内这样的采购环境。我们希望及时和确切的知道成本的所有构成,以便能够及时指导我们的工作。”
日期:2012-08-02 13:53:12

  李渔没想到琳达也会关心这个问题,如果早知道她也关心,那上次就跟她好好谈谈这事了。
  琳达说完,于总监开口了。“我们财务部门肯定也会关心,这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工人的考核、资金的准备、预算的制定等。成本是财务管理的重心和基础。”
  朱弘毅接口道:“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会对你们产生什么影响?”
  “那影响可大了,我们可能给工人少发了绩效工资,也可能多发。还可能影响纳税。更重要的是老板那里没法交代。”于总监用的仍然是汉语。
  朱弘毅还是不紧不慢的点了点头,接着道:“听起来老板也是很关心这个问题的,他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点在哪里?”
  “价格!成本计算不准,利润就不好核算,利润不好核算价格就不好确定,而定价不但影响到NEO的竞争力,也影响到最终的公司的利润预期,这是董事会和华尔街最关心的问题。”John说话了。
  朱弘毅看了一眼John,接着道:“价格确定是个难题,那是不是对营销部门的影响也会比较大?毕竟他们最关心价格。”

  “这个是肯定的。”John重重的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在中国建厂已经半年多了,是不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朱弘毅的问题没完没了。
  这次回答的还是于总,看得出,她是国内业务的最核心管理者之一:“其实我们建厂不是半年多,而是有八年的历史了,只是最近半年被NEO控股。”
  听到这句话,李渔立刻把头深深的低下了。自己的情报再一次失误,真是无地自容啊。
  “这八年间,我们做过很多的尝试,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太理想,这包括和设计部门互通数据、下功夫整理基础数据、制定奖惩措施等等。”于总监接着道。
  朱弘毅笑了笑,即像对自己情报失误的自嘲,又像对于总监前期困难的理解。“想来,这些工作一定耗费了不少精力,但是我想也打下了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后面的工作打开了一条通路。除了你刚才谈的措施以外,从我们的理解来看,还有几各方面的措施,不知是否对NEO有帮助。”朱弘毅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众人,看到大家的都在家聚精会神的听,接着道:“一个是利用约束理论,抓大放小,改变从前事无巨细的数据搜集模式。既然我们数据整理困难太大,就不要一条道跑到黑了,另辟蹊径。其次,把成本管理分为三段管理,设计、工艺、制造;结合计划价和实际价,形成一个管理矩阵。最后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平衡能力管理。三管齐下。不知道这几条对NEO是否有帮助?”

  这段话说完,NEO的几个人相互望了望,一起点了点头。李渔清楚的看到,John和于总监脸上明显有了一丝惊喜。看完了,几个人又互相讨论了一番。最后还是John开口道:“朱先生,你说的这些,也是我们最近考虑的重点问题。你的思路和我们也比较吻合。看来我们是来对了。”
  听John一说,李渔不由得一阵惊喜,高手就是高手,不用看软件也能打单!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朱弘毅这样的人啊?
  “好的,让我们再一起总结一下:一、实现与设计的对接;二、加强考核;三、利用约束理论形成对主要数据的关注。四、对整体生产过程分级管理,抛弃没用的标准价管理,利用计划价和实际价。五、引进项目管理,平衡能力计划。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朱弘毅道。
  “完全正确,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于总抢先说道。
  John拿着笔,逐条的对照着自己的本子。也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我们可不可以讨论下一个需求,关于项目管理的问题。”朱弘毅看起来是做完了一轮。
  李渔除了凝听,就是一直在低头做记录,他觉得朱弘毅实在是太牛了,总会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他今天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销售。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明白朱弘毅的思路,但是他隐隐的感到,那才是自己的方向。

  两个多小时后,朱弘毅已经把二十页需求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全部厘清过一遍。李渔觉得朱弘毅抓重心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经他嘴一说,这二十多页的东西一下就成了一页纸的东西了。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冒昧的问一下,贵公司前期一直和另外一家软件公司接触,为什么还要耗费精力和我们会谈?”临送别John之前,朱弘毅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朱弘毅的这个问题堪称坦率,连李渔都觉得是‘冒昧’了。不过John好像根本就没有在意,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们希望和一家更了解中国情况的企业合作,尤其是了解中国管理特点的企业。当然,他也必须也了解我们的行业。另外MW仍然是我们的候选供应商。就像现在的瑞和一样。”
  看着NEO的人陆陆续续的上了车,李渔把目光转向朱弘毅,红着脸道:“朱总,不好意思,很多东西我没有了解到。”
  朱弘毅笑了笑,道:“没关系,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李渔知道这是朱弘毅在安慰自己,感激之余,不由得暗暗咬了咬牙,心里突然蹦出四个字:有朝一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