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菜鸟的销售通关之路》
第48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04 17:38:47

  @起点在2011 2012-09-04 08:35:07
  刀哥你好,最近正在看纵横,对里面的很多思想和方法很认真的学习总结了。很经典,现在有几个想法和大哥交流一下。
  1,现实中销售高手都是这样的思维去打单吗?还是不同的销售高手有各自不同的销售思想和方法?或者换句话说,低手是千种万种,但高手就是那一种风格。
  2,交易型销售环境,好像不太适用于你的有些思想和和方法,特别是工业材料类,是连续性采购。试问可有办法能够用起你的思想。
  3,刀哥纵横里的表达的思想.....
  -----------------------------
  ‘销售高手’这个四个字总是那样令人向往,他代表着纵横商场、无坚不摧。无论什么项目都会手到擒来、无论什么样的对手都是立斩马下。没有打不下的单子,没有攻不破的堡垒。鲜衣怒马、笑傲江湖。

  可惜,这样的高手是不存在的,商场上没有不败的将军,也没有必胜的绝技。好的销售都是失败中走出来的,所谓‘高手’也都是血泊里里爬出来的。
  销售中,‘高手’应该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在销售这个行当里算是见过不少‘高手’了,也见过不少哭着喊着非说自己是高手的‘高手’,如果非让我给高手下个定义的话,我想说所谓高手就是那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
  不过‘极致’这个词也很难定义,尤其站在销售这个领域。我看到过一个高人通过一次精彩的高层沟通就把对手盯了大半年的单子拿走,而那家对手的关系是客户所在城市的市长的儿子。可是同样是这个高手,辛辛苦苦运作了近两年的大单,被一个高手中的高手通过一次更精彩的演讲,两个小时就拿走了单子。所以销售的水实在太深,销售这门学问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高手似乎也是无止境的。你觉得萧峰是高手了,可能会突然跳出个扫地僧。一巴掌就把俩高手拍晕,强中自有强中手。另一方面,一个大风大浪里走过的高手,很可能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打败,销售从来都以成败论英雄。好在又不仅仅以成败论英雄。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

  在中国,销售中的高手大致有两类(特别注明:天生就有好资源的不算,比如你恰巧是某位省长或者部长的孙子,因为这孙子和个人努力没太大关系)。一类是关系型的高手,对这类高手一直争议很大,有人极度崇拜,觉得这才是牛人,有人极度贬低,认为这种人亵渎了销售。其实这也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一类人,搞关系似乎人人都会,但是把关系做到见谁灭谁的地步却绝不容易,你必须拿出舍得一身剐的勇气。这种人我见过不少,有一年请客吃饭花几百万的,有一年三百多天在夜总会桑拿的,也有一掷几百万金眼睛都不眨一眨的;你可能说花钱谁不会啊,但是如果要是花自己的钱呢?而且这些钱又有可能回不来呢?

  这是一种极致,虽然这种极致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毕竟还赚了贰佰,如果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他们确实是高手,也应该获得尊重。如果你问我,是喜欢他们还是讨厌他们?我的答案是:我害怕他们!这种人太清楚‘国情’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了,而且没有底线,任何没有底线的人,都是令人畏惧的。
  第二类高手就是熟谙顾问式销售的高手,这类人把另一种事情做到了极致,那就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满足。请注意,我说的需求可不仅仅是企业需求,它包括了太多的含义。这类人有非常专业的知识、丰富的销售技巧、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对销售这个职业的执着与追求。
  这类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他始终能够和客户站在同一条船上(所以他的船很难翻),他始终在为客户着想,他想的问题也始终是如何与客户一起取得双赢。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站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不需要违背道德和良心就能取得成功。而且是持续的成功。
  所以高手其实是种境界,而境界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突破,不但需要时日,还需要机缘。
  中国现在的商场其实就是这两类人的战场,而且每天都在上演着他们的的博弈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