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一位生于七十年代国企人的经》
第36节

作者: 我叫肖三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赵德才没有把这心思告诉肖绡,他知道肖绡很在乎那个工作,不可能辞职来帮自己,所以尽管他很希望肖绡能帮自己。
  日期:2009-7-14 20:51:00
  一百一
  春天是个好日子,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好消息传来。虽然这个消息多少带着一些不确定性,但也足以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有了希望:厂里准备搬到城里了,据说基地将地址都已经划好了。
  不久,厂长带着艾洁去了趟德国,据说是为了引进一条新的流水线回来。等厂房修好后,新流水线就能开工了,厂子可能就会有新发展了。
  人们翘首以盼,希望这次德国之行能成为复兴之旅。

  黎厂长不负众望,成功的定购了一条新流水线回来,并在年底就能运至新址。
  像是被注了一剂强心剂般,人们开始有了新的盼头。虽然整个厂区已经日见萧条,少人护理的花园苗圃杂草从生,车间后门的小路也缺人清扫,堆满了落叶。但这一切都没什么,只要搬进城里,这些花草树木总归会消失的,这些破旧的厂房也会成为瓦砾,现在只是提前进入状态罢了。
  从城里回来的人带来了好消息,新厂址已经开始动工了。也有人传来新动向,那条新流水线月底就能运到了。
  肖绡很想到时去看看那条能给这个厂带来新希望的流水线,也很想知道自己将来要工作的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
  日期:2009-7-15 21:46:00
  一百一十一

  厂房已经初见模型,新的流水线已经运到。
  有些性急的人已经等不及了,趁着进城的机会去看看那个给自己带来了希望的新流水线。
  肖绡也跟着凑了回热闹,泥泞的工地上,堆放着一台看上去很庞大的机器。肖绡左看右看,怎么也不觉得这个机器能给已经显现破败气象的厂子带来生机。但一听说这个机器可是花了好几百万才买回来的,肖绡又开始迷惑起来,难道人不可貌相,这机器也是这样,不可貌相?
  有懂行的人看过后,直摇头。没多久,就有传言在厂里流传开,所谓的新机器只是别人淘汰的旧机型,却被黎厂长以新机型买了回来,并且还是高价。
  不过,黎厂长是不会承认的,他依然忙着新厂的事情,经常是几个月几个月的见不着人。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新的厂房总算盖好了,可是那台机器早已在日晒雨淋中变成了一堆废钱。除了有些老工人得知这个事情,会痛惜花了这么多的钱却换来这么个结果外,其他的职工似乎都已经麻木了,只有在打麻将时有些人会八卦的说道:“把这机器当废钱卖掉,够发奖金了。”
  日期:2009-7-16 19:50:00

  一百一十二
  新厂房虽然已经建好了,但搬迁的事似乎就此停顿,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那台准备用来扩大生产的流水线听说最后还是被当成了废品卖掉了。
  人们再一次经历着从希望到失望,肖绡也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充满了担忧。一年过去了,自已每次都准时的参加会计考试,可是到现在为止也只过了一门,这让肖绡很恼火,她有时真想放弃不考了,可是一看到厂里的现状,她又不能不给自己信心,学下去。
  因为银行不再支持厂里的贷款申请,导致上个月只发了九十块钱的工资,最后黎厂长似乎良心发现,动用了厂里的小金库,每人补了五十元,说是帮助职工渡过难关。
  不过职工们并不领情,私底下都在议论着这个厂的出路,有些人做了最坏的打算,认为这个厂最后只能走破产这条路。

  肖绡不相信曾经这么辉煌过的厂子会没落到破产的境地,可是现实的状况却让她不得怀疑这样的情况会出现。
  日期:2009-7-16 19:51:00
  一百一十三
  周正英可不这么想,这段时间他忙了起来,经常十天半个月的见不着人。等他露面时,车间就开始忙碌起来。
  周正英不知从哪里拉来了一批外协产品,只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加工好,周正英就可以拿到数目可观的加工费。

  所以当卡车拉来了一堆体积庞大的金属工件后,整个车间便开始忙得人仰马翻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强度的劳动过的职工们开始抱怨起来,为了平息人们的怨气,周正英承诺道:“加班费嘛,每次五十元,辅助的每人每次三十元。只要你们这次能在规定时间内给我做出来,这些外协活今后有的是,我保证你们每个月都能有奖金拿。”

  一听有钱拿,人们也就不再抱怨,毕竟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好久没试过要加班了,当夜晚来临,车间再一次灯火通明时,肖绡似乎又回到了初来工厂时的情景。
  车间里很快便堆满了铁屑,而本来灰头土脸的金属块也变得锃光瓦亮,整齐的推放在车间的通道内。
  发工资时,周正英果不食言,车间里每个人都分到了几十上百不等的奖金,有些人甚至拿的比工资还要高。这下人们不再对这个事抱有怀疑的态度了,都期盼着周正英能给车间带来更多的外协活。
  周正英也尝到了甜头,开始更积极的四处联系定单。不多久,机加车间在整个厂里变成了效益最好的车间。

  别的车间也纷纷学着机加车间的做法,利用自身的优势接起了外协,一时间整个厂里又忙碌起来。
  日期:2009-7-16 19:52:00
  一百一十四
  黎厂长不愧是厂长,见此情景之下,因势利导,顺势宣布今后所有的车间接外协,都要经过厂经销科,由厂经销科分派给各个车间。钱也由财务做统计,然后再分发给各个车间。
  虽然有怨言,但各个车间的主任也不敢多说什么,拿奖金的日子才过了几个月,又回到了从前。

  厂里还有军品任务,银行最后不得不低头,再一次贷款给厂里,加上这些外协活带来的效益,这样每个月的工资又能保证拿到90%了。不过周正英不再发奖金给职工们,他将每月厂里拨下来的外协资金存入了自己的小金库。
  失去了奖金,人们的热情也冷了下来,往往一天能做完的活,又变成了三、四天才能干完。工时制度早就失去了作用,工票虽然照常开着,但却没有了任何效力。
  肖绡守着那台经常出毛病的刨床,不紧不慢的干着手里的活,心里却在琢磨过几天又该请假去考试了。
  日期:2009-7-18 20:31:00
  一百一十五

  秋日清晨的风吹在身上凉爽爽的。农田里,农民正在忙碌着将新打下的稻谷担回家,一垛一垛的稻草东一堆西一堆的码在地里,不时有成群的麻雀随着有人靠近稻草堆‘轰’的一声窜上天空。
  肖绡想着给赵德才一个惊喜,特意没有告诉赵德才自己要来城里参加考试。一下车,肖绡便到最近的菜场买了好些赵德才爱吃的菜,然后匆匆的往城里那个租住来的临时的家里赶。
  路过楼下那家杂货铺时,店老板几分吃惊几分好奇的问道:“来了?”
  “嗯,老板生意好啊。”
  “托你的福,还不错。今天厂里不上班?”
  “请的假,来办点事。我先上去了,您忙。”
  “不在店里坐坐?你……”店老板欲言又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