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一位生于七十年代国企人的经》
第43节

作者: 我叫肖三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厂里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人们的情绪也是一天比一天消沉。人们开始回复到以往的状态中,就算周正英再怎么催,工人们总是能拖就拖,能讲条件就讲条件。气得周正英总会拿出‘下岗’来威胁人们。事实上,已经有不听话的人被他成功的下了岗,但对于自己真正需要的人,他也只能威胁一下了。
  每月一两百块的工资,早已让肖绡无心上班了,她希望厂里去年就开始流传的要建集资房的事早点变成现实。那样的话,自己就能住进城里,不再需要这样两地奔波了。

  就在乍寒还暖时,厂里终于出台了集资建房的文件。
  一听到这个消息,肖绡第一个就到办公室小王那报了个名。虽然厂里有人仍然在怀疑这事的真实性,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相信。两个月后,集资建房的明确方案与集资额度就公布了出来。青工们是没有资格参与到这次集资建房的事件中来,而那些结了婚有资格参与的人却对每平米四百元的价格有疑义,只是当他们来到厂办要个说法时,却被告知如果不接受可以选择把名额让出来。为了不让自己多年来的梦想落空,不满的人们虽然不乐意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

  拿着从赵德才那拿来的二万八千块钱,肖绡交到了厂财务处,换回了一张盖有厂财务大红印的收据。
  握着这张薄薄的纸条,仿佛就像握着未来一样,人们开始等待着新房建成的那天。
  日期:2009-9-7 11:04:00
  一百五十三
  当工地开始动工时,肖绡到城里后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经常跑去工地。她穿过泥泞的工地,来到自己今后要入住的房址前,看着工人们处怎样将泥土挖出个大坑来,又怎样在大坑里彻起一个一个基桩来。

  有时赵德才也会跟着肖绡来到工地上,看看工程进行到哪里了。只是看着看着,赵德才有些心惊起来。他悄悄的找来一些懂行的朋友,带他们来看工地的建设情况。每个看过的人都对赵德才说了同样一句话,让赵德才不安起来,原来他们的话都是“工程有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
  虽然赵德才也知道每个做工程的人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但却不希望自己今后居住的房子也这样,所以他找到厂里一些参与集资的人一块写了封举报信寄到了有关部门。
  可是人们没有等来他们想要的结果。不久,在所有参与集资建房的人群中一个消息传开了,集资房存在质量问题,基建主任有问题。
  日期:2009-9-7 11:05:00
  一百五十四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事便闹得沸沸洋洋的了。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自己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纷纷来到基地主管部门举报,眼看着再也无法坐视不管了,主管部门只好派出了一个调查小组进驻工地调查此事。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那个好不容易调到基建科的赖主住承认自己贪污与挪用了集资款。
  就在人们庆祝自己的胜利时,厂里再一次发了一个文件,因为建筑材料的上涨,每位参与集资的人们需要再补交每平五十元。什么时候补清,什么时候开工。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也只能边骂娘边交钱了。
  日期:2009-9-11 14:18:00

  一百五十二
  厂里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人们的情绪也是一天比一天消沉。人们开始回复到以往的状态中,就算周正英再怎么催,工人们总是能拖就拖,能讲条件就讲条件。气得周正英总会拿出‘下岗’来威胁人们。事实上,已经有不听话的人被他成功的下了岗,但对于自己真正需要的人,他也只能威胁一下了。
  每月一两百块的工资,早已让肖绡无心上班了,她希望厂里去年就开始流传的要建集资房的事早点变成现实。那样的话,自己就能住进城里,不再需要这样两地奔波了。
  就在乍寒还暖时,厂里终于出台了集资建房的文件。
  一听到这个消息,肖绡第一个就到办公室小王那报了个名。虽然厂里有人仍然在怀疑这事的真实性,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相信。两个月后,集资建房的明确方案与集资额度就公布了出来。青工们是没有资格参与到这次集资建房的事件中来,而那些结了婚有资格参与的人却对每平米四百元的价格有疑义,只是当他们来到厂办要个说法时,却被告知如果不接受可以选择把名额让出来。为了不让自己多年来的梦想落空,不满的人们虽然不乐意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

  拿着从赵德才那拿来的二万八千块钱,肖绡交到了厂财务处,换回了一张盖有厂财务大红印的收据。
  握着这张薄薄的纸条,仿佛就像握着未来一样,人们开始等待着新房建成的那天。
  日期:2009-9-13 13:52:00
  一百五十五
  工地上又开始有人忙碌起来,肖绡也恢复了每个星期到工地看一圈习惯。当她看到那个戴着黄色安全帽,却穿着西装人五人六的在工地边巡看的新基建主任时,忽然想起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自家楼上传来吵架的声音了。

  赵德才依旧每日里忙的不见人影,而厂里也依旧半死不活的死撑着。
  最近一段日子,车间里已经快有半个月没开工了,肖绡每天一上班就抱着毛线躲在打磨间与一帮女人们边打毛线边聊天。
  新来的大学生林军不紧不慢的将自己手上划线的活干完后,也凑到女人堆里瞎搭话。女人们也不在意,男人们却总说这小子娘。林军也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
  日期:2009-9-13 13:55:00
  一百五十六
  一百五十六

  林军的师傅边钩着毛线边抱怨:“这破针,总是钩线,一点都不好使,还是老刘头做的钩针好用。那个新来的钳工做的活真差劲。”
  开磨床的小张接嘴道:“是啊,现在我想找他要点焊条也要不着,真是的。”
  “行了,你也不看现在车间里的状况,他的东西都有数的,给了你一会周正英又要找他麻烦。”肖绡随口说道。
  “呸,那个周正英,就知道拿规矩压我们。他干的那些事,谁不知道啊。听说没,这次买房子,他一个人就买了两套。还不知道那钱是哪来的呢。”小张不满的说道。
  “不会吧?”林军忍不住插了一嘴。

  “什么不会,他用他小舅子的名义也买了一套。谁不知道他小舅子早就下岗了,有什么资格买啊。”林军的师傅也插了进来。
  “唉,谁都知道,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肖绡叹口气,继续织自己的毛衣。
  “真要把我惹急了,我就去告他。”小张有些恨恨的说道。
  “呵呵,你告他?拿什么去告他?做你的清秋大梦吧,还没等你告呢,人家早把你下岗了。”一位大姐乐的打趣小张。
  “下岗就下岗,也死不了人。”小张嘟嚷着,很是不服。
  日期:2009-9-13 13:58:00

  一百五十五
  工地上又开始有人忙碌起来,肖绡也恢复了每个星期到工地看一圈习惯。当她看到那个戴着黄色安全帽,却穿着西装人五人六的在工地边巡看的新基建主任时,忽然想起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自家楼上传来吵架的声音了。
  赵德才依旧每日里忙的不见人影,而厂里也依旧半死不活的死撑着。
  最近一段日子,车间里已经快有半个月没开工了,肖绡每天一上班就抱着毛线躲在打磨间与一帮女人们边打毛线边聊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