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能否认农民、村支书、乡长等等是职业之一种吗?》
第34节

作者: 鄢晓丹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03 16:39:24
  6、夜半霜露
  头天旁晚在荒坟跟前坐得久了,唐寡妇受了凉气,又因罗顺娃得罪王三囊,媒婆的嘴,能把人捧上天,也能把人践踏成垃圾,她心里急不过,半夜里忽然咳嗽起来,喉咙又干又哑。
  唐寡妇捂住胸口咳了好一阵,胸腔是撕裂般的痛楚。她没点灯,摸索着下床,扶着墙一点一点挪动麻痛的双腿,摸到了碗橱,从碗橱里摸出一只碗,然后蹒跚着来到水缸前,想舀一点水喝。

  水缸是空的。她恍惚记起,赶集的时候豆腐到半下午才卖完,回家还没来得及挑水,杨凤英就来了,两人一起训顺娃,然后天就黑了。
  以往,农忙时节,唐寡妇常常吃过夜饭才到坡梁对面的水井去挑水。不久前她害了场眼病,双目红肿刺痛,她每天到村子后面的坟地里采一些牛牛草和车前子,用草药煎水喝,同时熏蒸眼睛。病治好了,视力却不行,两眼昏花,不仅做针线活费力,夜里什么也看不清。自此,她总是赶在太阳落坡前把水缸灌满。然而这一次,她以为能给顺娃相下一门亲,顺娃却跟她怄气,不仅不帮她做一点事,没有外人的时候,甚至连话都不肯同她讲,母子俩像是结下了冤仇。

  哪一世造的孽!唐寡妇长吁短叹,忍不住朝儿子的房门望一眼。此刻是后半夜,幽深的夜空像用墨汁泼过,四周暗得什么也看不清。看见又怎样呢?她还能半夜叫起儿子下坡梁挑水么?年轻人瞌睡重,她到底是心痛儿子的。顺娃小的时候,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十来岁就会帮她挑水,人长得瘦弱,没有力气,刚开始他只打小半挑水,趔趔趄趄走过那些逼仄的田间小径,一步步爬上这道山梁,晃洒一路,到家时桶里的水已经所剩不多。她心痛着儿子,为了不让他做这样的重活,每天收工回家,不管多么劳累,她几乎不让水缸空着。

  然而,此时水缸里面一滴水都没有,她的喉咙又痛得厉害,像火燎了一样。
  她蠕动着干裂的嘴唇,扶住墙继续往前走,摸到灶房里的灶台跟前。灶台上搁着一只瓦盆,里面盛有半盆洗碗水,是她留下准备喂猪的。她从瓦盆里舀出半碗水,放到鼻子跟前,已经能闻见馊气。天气虽然凉了,潲水却容易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端起碗,忍着馊气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
  喉咙没有先前那么难受了,她却感觉身上发冷,额头滚烫,遂将碗搁在灶台上,走出家门,慢慢向坡梁下走去。
  走出麦地不远就是唐盛才家的藕田。白天的时候,她看见田里还有一些没有起出的莲藕,几株枯荷立在水面。这冬夜,荷叶上想来已经凝结了霜露,取一点荷叶上的霜露吃下,或许可以退烧。她小心翼翼移动双脚,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摸黑走到藕田边。

  日期:2013-09-03 16:39:58
  唐寡妇蹲在田埂上,借着夜色里由水面反射的微弱光亮,极力伸长胳膊,让手指尖一点一点靠近立在田里的荷叶。只差一指的距离就可以抓住靠田埂最近的那支荷叶了。她使劲往前倾了倾身子。试过几次,竟是抓不着,有一次她差点跌进水田里。如果木匠活着,他总可以挑一担水回家,找一把退烧的草药,她想。可是,木匠死了有二十年!
  她无助地重新蹲在田埂上,曲拢已经酸痛的胳膊,环抱着双膝,将滚烫的额头埋进臂弯。唔唔唔……她禁不住呜咽起来。
  “谁在哭啊?”过了一会儿,一个后背佝偻的老婆婆挎着一只篮子走到藕田边。
  “唐阿婆!”她从声音听出来人是谁,抬头喊道。
  “罗家阿嫂呀!”
  整个钱唐村,乃至附近村子,人们都喊她唐寡妇,只唐阿婆,自从她跟了罗木匠,就喊她罗家阿嫂。她喜欢别人在她的称谓前面冠以罗姓。然而一个农村寡妇,没有从一而终,是一件遭人唾弃的事,谁会轻易遂她的意给她一个尊称呢?
  “唐阿婆,才五更天,你赶集吗?”
  “是呀,几条腊肉,瘟死的猪肉腌的,原不该昧着良心拿去卖,可是,我要买药。”唐阿婆将篮子放在田埂上,挨唐寡妇坐下,双手攥成半拳,一边往自己腿上捶打,一边说,“这些日子腿痛得厉害,五更天出门,走一走,再歇一歇,等我到镇上,也该开市了。你做么事半夜到这里哭?”

  “……想起木匠,难过。”唐寡妇擤下一把鼻涕,在田埂边揩了揩,哽咽道,“昨夜在坟头,跟他讲了半天话,讲顺娃。”
  “你还好,跟前有个顺娃。哪像我,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如果要哭,只怕眼睛早哭瞎了!”
  听唐阿婆这样说,唐寡妇止住心中的悲戚,关切问道:“你啥时候动身去云南?”
  “天晓得!养了半年的猪崽,发猪瘟死了,倒欠下赊猪崽的钱。家里有两只母鸡,还指着它们下蛋,卖掉也不值什么。”
  “听村长讲,年前乡政府要按惯例慰问军烈属,你找他们说一说,不领慰问品,把慰问品折成钱给你做路费。”
  “这样的事如果能说通,我当然要说。不打紧,如果能像往年一样,慰问品给两袋大米一壶清油,我拿去卖掉,凑一凑,去云南的盘缠差不多够了。可是,两袋米要挑到清河镇,十几里山路,我的腿……走不动啰!”唐阿婆甩着一只手继续在腿上捶打,另一只手扯起衣角擦了擦眼睛。
  唐寡妇原想说,我叫顺娃帮你挑。但是这些天顺娃跟她怄气,她怕自己使唤不动他,不敢做没有保障的承诺。
  然后她们都不说话,坐在田埂边发呆,安静地想着各自的心事。
  日期:2013-09-03 16:40:30
  当年,恪守本分的年轻寡妇月秀,最终离开待她不薄的婆家,跟了一个毫无根基的外乡人,在钱唐村成为轰动一时的艳事。多年过去,村人们偶尔还会提起,说那个外乡人来到村子后,从早到晚唱歌,是暗怀了鬼胎,成心勾引妇女。可是,村人们并不否认,外乡人长着一副唱歌的好嗓子,他唱起歌来声音洪亮,宽阔,还有一种飘忽般的灵动。甚至有人说,他的歌声超出了他的木工手艺,他做活的时候如果不唱歌,那手艺恐怕要大打折扣。

  一溜溜山来者哟噢嗬嗬,
  两噢噢嗬嗬溜溜山,
  三溜溜山噢嗬,
  脚户哥下了这四川,
  今个子牵来者哟噢嗬嗬明噢,
  噢嗬嗬个子牵,
  每日里牵噢嗬夜夜里晚夕里梦见,
  噢哟噢哟噢嗬,
  夜夜里晚夕里梦见,

  脚踩上这个大路哟噢嗬嗬心噢,
  噢嗬嗬想着你,
  心想着你,
  ……
  当年,外乡人挑着木工家什翻下卧龙山口,宽阔嘹亮的歌声随着他一双厚实的大脚撒进了山下的田野和村落。

  彼时,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太阳还未升起,天空青白透亮,山野也透亮,给原本多雾的冬季增添了些许爽朗明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