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58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西汉有大农令(大司农),其职责之一就是平抑物价,若某物在市场上泛滥则买入,等到市场奇缺的时候卖出,打击商人哄抬物价。可我们知道,这种部门到最后就是哄抬物价的罪魁祸首,什么奇缺买什么,什么赚钱做什么生意。尽管时隔两千年,但这些官僚在当年哄抬物价时的丑态,我在今天都能想象出来。可他们若直接出面抬价的话,事情就闹大了,连表面上都过不去,光给银子能摆平吗?能这么想的人我看是脑子进水了,而且还是开水。比如说啊,现在大农令要哄抬房价了,他们直接出面抬价吗?所以我说你脑子进水了,当然是养一批房地产商啦,然后对外宣称说都是这帮房地产商在作怪,再找一帮“砖家”来鼓吹刚性需求论,自己则摆出一副打压房价的架势,说不定还会搞一些“特价房”之类的政策,做做样子。当然,最后会告诉你房地产商太厉害了,打压房价的政策失败了,结果房价也不会低,不明就里的人则把气撒到房地产商的头上。懂了吗?

  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说过了,只有一个人还没有说,在很多人眼里,这个人是可以摆平这些问题的——皇帝。
  前面说过了,大多数皇帝是希望官员腐败的,要么就是默认。可也有皇帝不这么干,比如朱元璋,尽管洪武年间的那些案子的本质是打压功臣、巩固皇权,可老朱也有反腐的意思。等等,你刚才不是说皇帝是希望官员腐败的吗?可朱元璋怎么不这样?
  哎呀!我好像说错了。那些不好好看书,不去理解别人的意思,光想着抓人把柄,然后暗自得意的人应该能高兴了。好吧!就让这些人高兴一下,你可以高兴了,给你五分钟的时间。
  嘀嗒……嘀嗒……
  五分钟过去了,高兴完了吧?我们继续了,其实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过,这得从皇帝的角度上来考虑。有些皇帝为了江山稳固,所以才让利于官,帮忙一起管。可像朱元璋那样的强势君王,就没这么好说话了,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通通都是我的,就不分好处给你。你敢抢?敢偷?你试试看!别说有想法了,有些人想不搀和进来都逃不掉。江山不稳,有人要出头?那你跳出来试试,当场就摆平你。

日期:2012-10-21 08:54:37

  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贪污六十两的,剥皮。典型的严刑峻法。当然有人会说治理腐败就应该靠严刑峻法,这与其说是理性的思考,不如说是受够了腐败的鸟气之后的情感爆发。
  洪武年间,朱元璋倒确实是这么操作的,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整个官场充满了恐怖的气氛。官员上班前要跟家人道别,如果当天活着回家了要一起庆祝又多活了一天,杀到后来官员都没了,只能“待罪执政”,官员在堂上披枷带锁,下面的犯人也披枷带锁,倒也是一大奇观。这里面肯定是有冤枉的,暂且不提,就算都是罪有应得的。可结果如何了,宰了一批又来一批,前“腐”后继,皇帝能够杀某一个人,或者某一批人,但是杀不了所有的官员,官僚体系将会持续向前腐烂,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官员腐败了谁来管?皇帝来管。那皇帝“腐败”了谁来管?能明白了吗?其实皇帝本质上不能称之为腐败,腐败就是偷,官员偷了皇帝家的东西叫腐败,但江山本来就是皇帝的,自己拿自己的东西能叫偷吗?总之主权还是在皇帝。那皇帝怎么管这么大的地方?靠官员。官员们的权力在法理上是皇帝的分权,所以必须保证官员对百姓的绝对权威,还是要采用儒家的那套东西。所以皇帝才是腐败的真正核心,这个核心不除,光除枝节,能有效吗?我前面说过,治理腐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主,但这是帝王无法容忍的(其实当时的百姓也不会往那方面去想)。因为一旦让百姓来监管官员,就等于承认了主权在民,那日后岂不是要管到皇帝的头上了。可采用儒家的方法,又势必会导致“潜规则”的存在,所以朱元璋的行为最多只能说是暂时延缓了腐败的发展,治不了根本。那些吹捧朱元璋治理腐败好的人,就是我刚才说的,是情感爆发,而非理性思维,是典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只看见自己身边的表面情况,而不是思考问题的本源。所以也只有那些傻兮兮的人才会认为中、低层官员都是坏人,朝堂之上坐的都是明君贤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人的数量一直都是比较多的。

  而且反腐所需要依靠的必须是制度,不能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若日后的皇帝没有这么大的魄力,或者根本不想管,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即使杀人如麻到朱洪武的地步,也只可能是一种特例、一段插曲,而不会成为王朝统治国家的常态、主旋律。后面的事实证明,这条规定,不过是一纸空文,因为根本无法落实。
  有些皇帝尽管会憎恨腐败,因为这侵吞了他的私人财产,会想一些办法,但这还不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他们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是主权在民。所以除了民治以外,剩下的办法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严刑峻法算是一个办法,可这是人治的办法,形成不了制度;还有一个办法——高薪养廉,这个办法能形成制度,至少高薪是可以的。
日期:2012-10-21 8:56:00

  这个办法看似是有机会成功的,你腐败不就是为了钱么!那现在我把钱给你,你就不要去腐败了。典型的是宋朝和清朝,宋朝官员的薪资高得能把明朝官员吓死,有精力的人可以自己去折算,反正是很高。清朝官员的薪资本身也很低,但雍正弄出来个养廉银,所谓养廉银,就是把一些原来是衙门灰色的收入给漂白了,通通合法发给官员,比如我刚才说的交税若交的是零钱需要收费,这部分本来是灰色的,雍正批准合法,养廉银一般能够达到官员正常收入的数十倍。其实雍正的意思很清楚,不论他管或不管,这些灰色收费都会客观存在,现在把这些弄合法了,也就把“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这样就可以把腐败至于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了。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只要官员们的“合法伤害权”和“合法恩惠权”仍然存在,只要官员仍然不归百姓管,大大小小的“潜规则”还是会跑出来,高薪最终的作用也就是把官员部分的灰色收入漂白成合法收入,养廉自然也是做不到的。
日期:2012-10-21 08:56:20

  第四节奇妙的金字塔
  专制王朝的制度说得差不多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了。这种统治方式只能是“单行道”,王朝也正是在这种统治方式下渐渐腐烂,没人会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从大方面讲,中国的官场若要为之一振,必须是通过“涅磐重生”式的办法来完成,也就是毁灭旧的王朝,权力全部推倒,官场全部更新,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有人抱怨,其实朝廷的法度很好,只是官员不认真执行。明朝灭亡前,崇祯大呼:“诸臣误我。”现在好像也有不少人跟在崇祯屁股后头一起哭天抹泪。可这些人冷静下来想过吗,为何王朝的官员会整体性地走上这条路。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思考王朝所采用的制度,而不是在王朝灭亡以后,一个、一个官员骂过去。包括“汉奸”问题,更多的人是喜欢一个、一个骂过去,但是却不去思考,为何每当国家危难的时候,都会有一大批“汉奸”冒出来,我们往后读,满人入关以后,“汉奸”的数量都要超过满人的总人口了。造成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我们的文化走入了误区;第二,我们的文化没有问题,什么都很好,就是莫名其妙出了一大批“汉奸”,非要置自己的民族于死地而后快,都怪他们。我并非是说当“汉奸”就对了,但是当这个问题成为了整体性问题的时候,除了在谩骂他们、规范道德之余,是不是还应该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如何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不能每次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候,都冒出了大批的“汉奸”,接着就拼命展开道德审判,然后又危难……如此反复。其实这是儒家的又一个毛病:以为道德的审判可以解决一切。

  “汉奸”的问题暂且不做过多论述,可王朝的结局还没有说完。对一个政权来说,腐败是解药,也是毒药。听上去挺矛盾的,其实一点也不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