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别情殇(一个老兵和他的女人们)》
第41节

作者: 衣宝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双林哥,在我接到你的来信时,咱们的女儿已满月多日,长得十分漂亮可爱,尤其那双眼睛,双眼皮,长得极像你。等你回家能给女儿取个好听的名字,可左等右等也没能把你盼回,来信后才得知你到了台湾。

  双林哥,你这一走,不知何日能等到你我的团聚?我生女儿时,你不在我身边,那时我是多么地无助,身体上的疼痛我都能忍受,可内心的思念与牵挂,我不能了却。好在有了我们的宝贝女儿,她的到来宽慰了我的心,但宽慰不了我对你的一片痴情与思念。双林哥,我的夫,我是在泪水中读完了你的来信,一遍、两遍、三遍……
  夫,双林哥!我留下了你对我的深深地爱,留下了你我的一片情意,留下了你的嘱托。你放心,双林哥,爹娘与女儿,我都会尽心尽力。作为聂家的媳妇,我会尽我的孝道,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会尽我的责任……
  双林哥!那天的分离,我痛苦欲绝。当有人跳船枪响时,我在内心里默默地祈祷,跳海的人里,千万别有你。那天,鲜血染红了海水,海面上漂浮着那受伤的跳船人。我祈祷,双林哥!千万可别干傻事,他们中千万别有你,千万千万别有你……
  夫,哥!我的心终于放下了,知你会很快返回课堂,完成你那没完成的学业。我和女儿等你的归来!我们的宝贝生在腊月初九下午三点半钟。我怀孕时,你说孩子的名字你给起,可等到孩子出生了,你也没有回来,我和爹娘就“宝贝”、“丫头”、“ 宝宝”地叫着。这会儿好啦,就按你信上说的,就叫她腊月吧,等你回来再给起个大名,咱好上学读书。

  前些天,俺爹找算命先生算啦,说咱腊月生的月份是小寒之时,青钱难重,金榜少名,功名恍惚以难成,有李广之威力,终是无封。自身寒薄,通俗一世。这些我倒也不相信,咱也不求什么金榜题名,做个普通的老百姓,平安一生,咱就够了,咱也不做那官和将,你说是吧,腊月她爹,我的双林哥?
  夫,可算命先生又说,咱腊月生的时辰好:天地赐福,顺水行舟,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贵人得力,不谋自取,紫薇高照,不怕天灾水患,一生泰矣。 夫,腊月她爹,我的双林哥!算命先生这话,不知是真是假,我倒愿听。天地赐福,顺水行舟……不怕天灾水患,一生泰平,这就好。如今,这边都解放啦,只要孩子平安的成长,不像我们有书不能念,颠沛流离,到头来还被隔在了海峡两边,一个在大陆,一个在台湾,不能长厮守,日日牵挂,夜夜思念……

  好啦,不说这些伤感的事,你在那边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爹娘和孩子都不用你操心,有我在。还有那泥叫虎“汪汪”,这半截我一直留存,放在我的枕边。看到它,想到你,我想总有我们团聚的一天。
  说真的,夫,我的双林哥,每到夜晚,望着明月,瞅着身边熟睡的孩子,便使我更加地想你,思你,牵挂你。你如果在家多好,让女儿睡在你我的中间。孩子醒了,左望是爹,右看是娘。可现在,只能见到娘,望不到她的爹爹,让孩子看到的,只是那白白的墙……
  如果你在,孩子饿了,让你抱入怀中,让你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你腾出一只手,解开我的衣裳,我把那丨乳丨头送入女儿的口中。那情那景,将是多么地惬意啊,可现在已不能够,变成了一种奢望与奢愿。就是这种人世间的父爱与夫爱,我和女儿现在都不能得到……
  还好,在煎熬中盼到了你的来信,知道了你的现状。
  双林哥,那天在大港码头,我眼望着载你的轮船渐渐地驶入那茫茫的大海深处,我的心随你而去。望着逐渐远去的轮船,我真想跃入海中,跃入那鲜血染红的海水里。但为了你我的结晶,肚腹中的孩子,我打消了寻死的念头。后来,我昏死在了众多送行的人群中,被一位好心的叔叔婶婶救起。在叔叔婶婶家,我苏醒后才知,救我的叔叔婶婶,他们的儿子被抓了壮丁,也在那条船上。哎!可怜的叔叔婶婶。对于救我的叔叔婶婶,我认作了干爹干娘。

  好啦,双林哥,信就写到这里吧。思你的情,要说的话,太多太多……
  夫!爹娘盼你早点回来!
  双林哥!嫣红妹盼你早点回来!
  孩儿她爹,女儿盼你早点儿回来!
  嫣红含泪把给丈夫聂双林的信写到这里,禁不住流下了泪滴,眼泪在信纸上的水渍渐渐地扩大,洇了起来。泪水滴在那字上,水渍一洇,那被洇的字的笔画逐渐地变粗变淡,模糊起来。嫣红擦了擦那继续滴泪的双眼,把信纸放在了炕桌上,来到上屋,从婆婆怀里抱起了小腊月,把自来水笔伸到了女儿面前,小腊月张着小手就握住了,并冲娘笑了起来。嫣红把小腊月手中的笔顺正,把着女儿那稚嫩的小手,在信纸的最后,歪歪斜斜地写下了:

  爹爹,腊月盼爹爹早日归!
  女儿:腊月
  妻:嫣红
  一九五零年正月
  嫣红来到了城里,到邮局买了信封,装进了信纸并写好了信封,贴上了邮票,用浆糊封好了信封,投入了邮筒中。
  嫣红不知,只这一投,那写满了思夫情深的信,悲悲切切,就如那泥牛入海,投入那深不见底的深渊中,没有了丁点儿消息。她的双林哥没能收到,小腊月的爹爹没能看到女儿那稚嫩的笔迹:爹爹,腊月盼爹爹早日归!

  两岸中断了一切联系,台湾当局发布了戒严令,长达三十八年,自1949年5月20日至1987年7月15日。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