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别情殇(一个老兵和他的女人们)》
第44节

作者: 衣宝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02 10:18:20
  (接上)娘住到了城里那和腊月爹爹曾一起租住过的房子,那间屋。在仲行路办事处领取那织渔网、糊纸袋、缝边钉扣的活儿。有时,娘就把那鱼网线拎回家一些,奶奶除了做饭外,闲下来的时间,就帮娘织渔网。腊月放学回来后,第一项任务就是织上四梭子线,而后才去吃饭,写作业。做完书本作业后,她又帮着娘继续着织渔网的活儿。听奶奶说,织一斤线能挣三块多钱,所以,小小的腊月也为自己订下了目标,除了学习和帮奶奶做些家务活儿外,争取一个月织二斤线,这样就可以挣下学费和书本的钱啦。正如她三年级时造句那样:如果我长大了,帮娘多干些活儿,娘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累啦!所以每天,腊月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但她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因此而耽误,每门功课都在九十五分以上。

  天性爱笑的聂腊月,更喜欢那唱歌跳舞,加上腊月那银铃般的嗓音,唱起歌来,正如那百灵鸟儿般在林间小溪旁,伴着潺潺的流水,叮咚作响,婉转鸣唱,使人听了神清气爽,沁入肺腑。随着那歌词和音调与嗓音,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或哭,或笑,或欢乐。聂腊月的音质甜美,如那江南丝竹……
  在除“四害”时,聂腊月与同学们倒也快活地玩了一阵子。腊月被老师安排在一个路口,她每天早晨吃完了早饭,不用背书包,只是手中拿的爷爷给做的一个长竹子旗杆,旗杆上是奶奶用一块原先腊月小时候的红褯子缝的小红旗。爷爷又给那细竹竿的前头绑上了一个小铜铃铛。一摇那红旗杆儿,铃铛就“叮当!叮当!”地响。
  腊月的任务是,一见到那麻雀飞过来,要往树上落时,就摇那旗子,吓唬那麻雀儿,让它不能落下。腊月也真是卖力气,一见那飞过来的疲惫的麻雀,就卖力地摇旗加呐喊。那一路只飞,没有落下歇一歇的麻雀,看到路口有几棵树要落下,又见红旗晃,铃铛响,还有那腊月响脆的“嗷嗷”声,吓得急忙飞走。可飞了不远,就一头从天上栽了下来,累得在地上扑腾。那疲惫的麻雀儿没有在地上扑腾多远,就被地上的大人们或男同学手提捕兜给网住了。大人们手持剪刀,剪掉麻雀双爪,扔掉那痛得瞪着眼睛,扑腾着两只翅膀,在地上打着转儿,没了两爪的麻雀儿,扬长而去。

  这情景让小小的腊月不忍心看下去,她可怜这些小麻雀,她想:我如果不摇旗大喊大叫就好啦,让这些飞累的小鸟在树上歇一歇,或许就不会掉在地上让大人们给捉住,它们就不会死啦。于是,在以后的几天里,再看到小麻雀飞过来,她就不摇旗晃铃大喊大叫啦,她让它们藏在那几棵树上歇一歇。
  但是,多情善良的小腊月却没能完成学校和班级里规定的除“四害”任务。她到垃圾堆去寻找,只见到没有双爪的麻雀尸体和没有尾巴的死耗子。麻雀爪和耗子尾巴早让那些除“四害”的人们剪掉报成绩去了,她也只好和几个女同学去茅坑旁、糞堆边挖掘那蛆蛹了,拿着个爷爷给做的小小的竹夹子,挖啊捡啊,凑着数儿。
  聂腊月的爷爷也参加了合作社,捏制泥玩艺的手艺也不干啦,每天扛个锄头下地除草耪地。一九五八年秋天的一天傍晚,做完了作业的小腊月,一边往梭子上上线,一边问爷爷:“爷爷,您成天到社里都去干啥活?”
  “什么活都干,种瓜、种豆、种苞米。”小腊月的爷爷边抽烟边答。

  “俺老师今天给俺读报啦!”小腊月说。
  “都说些啥?”爷爷“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问着孙女。
  “老师读到报上的事,说有个合作社种的地瓜,一个就有一百五十斤,一个大辣椒都三十多斤,放了卫星。”小腊月天真地告诉爷爷。而后又问爷爷,“爷爷,您什么时候能放个卫星,种个什么大土豆子、黄瓜的放个大卫星?”
  “哎,他们合作社有能耐,今天放一个卫星,明天放两个卫星,爷爷是没有这个能耐啦。要是让爷爷做个大泥叫虎,要多大有多大,种瓜种豆可种不了那么大。兴许种个南瓜,好好侍弄,也许能长个几十斤。要说一个苞米棒子能长五六斤,还有报上说南方有个合作社稻子丰收时坐个小孩都不倒,那可是瞎掰呼。”爷爷吿诉腊月。

  “报上都说啦,放卫星的合作社都敲锣打鼓地上县里报喜啦!”小腊月认认真真地告诉爷爷。心里话:爷爷不看报,什么也不知道。
  “让他们报喜去吧!卫星随便放!爷爷不行啦!”说完这话,爷爷口含烟袋,起身背着个手向傍晚的院门外走去。含着烟袋玉嘴儿的口里含混不清地嘟囔着:“净瞎说,胡咧咧。”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