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第54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得知父亲被陶谦部将所杀,曹操将一腔怨恨都倾泻到陶谦身上。但曹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亟需休整,而陶谦也不是好惹的,他曾率领徐州军队大破黄巾军,实力并不弱。曹操想出一计,他向长安朝廷上表,请求各地州郡一律解散军队。曹操的建议正中李傕等下怀,不久,汉献帝就向各地发布诏书,称:“如今四海纷乱,各地纷纷起兵,军民疲惫不堪,而大乱依旧没有停息的迹象,有的将领心存不轨,趁机作威作福,残害无辜百姓,以致于人人自危,这与抱薪救火、扬汤止沸有什么两样!如今百姓流离,投奔他乡,扶老携幼,辗转流浪,困苦饥饿,已经太痛苦了!虽然有人已经觉悟,想尊奉朝命,但却担心一旦解散军队,会被朝廷追究,故此兵连祸结,各自屯聚。接到诏书后,各地要同时解散军队,让士兵们进行农业生产,州郡只保留必备的官吏,处理日常事务,并将此诏书向远近传达。”汉献帝的诏书当然没人会听。陶谦接到诏书后就上书明确予以拒绝。

  曹操见陶谦并没有上当,遂于这一年的秋天,亲自率军讨伐徐州,攻克徐州十余座城池,遂进抵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如前所述,徐州治所郯(tan)县,今山东省郯城县北。包括东海郡(治所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北)、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广陵郡(治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下邳国(治所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南)五个郡国。徐州,东北与青州相邻,北面、西北与兗州为界,西接豫州、南连扬州。《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冈峦环合,汴泗交流,北走齐、鲁,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其中,治所郯县,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的南部启蒙山区、沂河沭河冲刷形成的冲积平原,是江淮地区进入青州的门户;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五里有九嶷山,东南十八里有寒山,六十里有吕梁诸山,东北九十里有盘马山;泗水从小沛流入,又向东南进入下邳;睢水由萧县流入,又向东南而去。苏轼称:“徐州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瓴水也。土宜菽麦,一熟可资数岁。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惟南面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筑战守之具,与城相表里,而积三千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能取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曹操率军从兖州直接南下,直取彭城。

  日期:2014-01-16 14:41:07
  《三国志·曹仁传》称:“(曹仁)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从攻费、华、即墨(应为琅邪郡即丘之误,今山东省临沂市东南五十里)、开阳(属琅邪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东北十五里),谦遣别将救诸县,仁以骑击破之。”陶谦率军出城决战,双方在彭城城下展开了一场大战,死亡上万人,最终,陶谦被曹操击败,曹军乘胜又攻克了傅阳,陶谦逃往郯城。董卓之乱时,洛阳一带的很多居民都逃到徐州避难,曹军得胜后,即大开杀戒,据《三国志·荀彧传》注引《曹瞒传》称,曹军在泗水坑杀数万百姓,而《后汉书·陶谦传》则称,坑杀了数十万,泗水为之不流。曹操转兵进攻郯城,无法攻克。徐州军队并不弱,但曹军之所以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关键在于曹操得到了袁绍的帮助,这一点正史中并无明确的记载,但仔细研读相关史料可以挖掘出来,主要依据是《三国志·徐晃传附朱灵传》的记载:“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太祖(指曹操)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这段不长的记载让我们知道,不仅袁绍军队帮助了曹操,而且,前来帮助曹操的袁绍军人数还不少,不止朱灵一支军队,除此之外,我们似乎还能找到曹操大肆屠杀徐州军民的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为了换取袁绍出兵,曹操可能已经许诺劫掠来的徐州财物全归袁绍军队所有。

  陶谦向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告急,田楷与公孙瓒任命的平原相刘备率军前来救援。此时已到了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经过大半年的作战,曹军的粮草已经吃尽,不得不撤围而去。陶谦率领徐州军队驻扎在武原(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曹军无法通过,曹操率军沿泗水继续南下,进攻泗水以南的虑(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睢陵(今江苏省睢宁县)、夏丘(今安徽省泗县),攻克之后,全部屠城。曹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三城均化为废墟。

  刘备此时已有数千人马,《三国志·先主传》称:“先主领平原相,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在此之前,黄巾军曾再次进攻退守朱虚的北海相孔融,孔融又再向东撤至都昌(今山东省昌邑市西),被青州黄金军管亥所部包围。孔融早就听说过太史慈的大名,经常派人到太史慈家中探望太史慈的老母。恰巧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了,他的母亲说:“你与孔北海从未谋面,你离家之后,孔北海经常派人到家中探望,对我照顾得比老朋友还周到,如今,孔北海被围,你应该奔赴救难。”太史慈在家中停留了三天,遂步行前往都昌(两地相距约三百六十里)。当时,黄巾军的包围圈尚未完成,太史慈趁夜偷偷混入了城内,见到孔融,并请求率军出城杀敌,但孔融寄希望于外援,没有答应。等了几天,外援并没有到来,而黄巾军的攻势却逐渐猛烈了起来,孔融开始担心,想向平原相刘备求援,但城外已被团团包围,无法出城。太史慈请求完成这一任务,孔融说:“如今敌人包围得水泄不通,众人都说不可能冲出去,你精神虽然可嘉,但这岂不是太难了吗?”太史慈回答:“大人过去对我老母关心备至,老母心存感激,才派我前来救急,就是因为我的母亲任务我太史慈还有些可取之处,来此必有作用。如今众人都说不行,我也说不行,岂是大人和我的母亲对我的期望呢?事情已万分危急,请大人不要再怀疑了。”孔融遂答应了。第二天清晨,太史慈跨马提弓,率领两名骑兵跟随,命二人各拿一个箭靶,打开城门径直出城。外面的黄巾军见城内冲出三人,不禁大惊,立即从军营中出来,准备厮杀。可是,只见太史慈却来到城下的壕沟之内,向两名骑兵安插好的箭靶射了两箭,又返回了城内。次日清晨又是如此,城外的黄巾军就不再紧张了,有的躺着,有的坐着观望,太史慈又射了两箭,返回城内,到了第三天清晨,等到太史慈再次出城时,城外的黄巾军将士已懒得搭理这个晨练者了,全都继续呼呼大睡,于是,太史慈扬鞭打马,直接冲向敌人的包围圈。等到敌人发现后,太史慈已经突围,又返身射杀了几个人,无人敢追。来到平原后,太史慈对刘备说:“我太史慈不过是东莱的无名之辈,与孔北海既不是亲戚,又非同乡,只因志向相同,所以才分灾共患。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危在旦夕,因您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于危难之间,所以,孔北海才眼巴巴地让我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向您求援,请您能伸出援手!”刘备听了,不禁正色道:“孔北海竟然知道世间还有一个刘备?”当即派遣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来救援。管亥闻听有援军前来,遂撤围而去。

  救援孔融,让刘备、太史慈二人的名气大增。曹操离去后,陶谦开始拉拢刘备,又给了他四千丹阳兵,此时,袁绍已经占领平原,刘备本已无家可归,他遂脱离田楷,转投到陶谦的门下,陶谦任命他为豫州刺史,驻扎在小沛(今江苏省沛县东)。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后,即任命陈群为豫州别驾。陈群,字长文,许昌人;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非常有名。孔融恃才傲物,年龄在陈纪、陈群之间,原来与陈纪为友,后来又成了陈群的好朋友,反而对陈纪行晚辈礼。史称,豫州百姓家中都悬挂着陈寔、陈纪、陈谌的画像,号称三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