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32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第二种含义则是,直接把李世民由秦王废为庶人。
  不管是哪种,秦王府和天策府都必将因此而被勒令解散掉。
  果真如此,这无疑是对李世民沉重的一击,他将丧失夺嫡的重要资本,从此任人宰割!

  此时此刻,谁来帮助李世民躲过这一劫呢?
  这次是陈叔达。老陈这次实在看不下去了,瞅了个空子壮起了胆子开始苦谏李渊:“陛下,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之!”
  “陛下知道,秦王自幼生性刚烈,一旦被黜,恐怕难以承受打击,到时候如果气出什么大病来,陛下后悔也来不及了!”
  陈叔达这番话说得很有水平,句句击在李渊的软肋上,老李毕竟舐犊情深,又十分忌讳隋文帝杨坚的教训,所以很快打消了主意,不敢再胡来了。
  元吉一瞧是这么个结果,很不甘心,在他看来,二哥被黜根本不算个啥,把他脑袋摘掉还差不多,于是悄悄跑去找老李,希望老爹狠狠心,干脆把二哥给杀了。老李一听很反感,便反问了元吉一句:“你二哥有平定天下之大功,也没见犯过什么大错,拿什么杀他?”
  元吉强词夺理答道:“就给他定个谋反罪。他平定中原以后,在洛阳呆了那么长时间,一直不班师,又拿金钱布帛赏赐将士收买人心,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真要杀他,何患无辞?”

  元吉这话都说出来了,老李很无语。他沉默着,没搭理元吉。
  小子,想借老子的手杀你二哥,老子干不出来!
  陈叔达关键时刻能为李世民说话非常难得,不过据史书记载,除了陈叔达以外,萧瑀也曾给李世民帮腔说过话,只是没有具体的例子。因为这些,李世民即位以后,还曾专门感谢过陈叔达,并赠给萧瑀一句名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反秦联盟和封德彝欲置李世民于死地,陈叔达和萧瑀又试图保护李世民,双方较量一番后,李世民暂时涉险过关。
  但其实,除过陈叔达和萧瑀这两位外援,李世民在政治上还有一位很重要的帮手,这便是他的结发妻子,秦王妃长孙氏。
  从史料中看来,为了分化反秦联盟,减弱对手的攻击力,长孙氏也是出过不少力的。

  日期:2013-03-13 09:04:49
  连载24
  四、长孙兄妹
  长孙氏的父亲是长孙晟,而母亲则是北齐皇族宗亲后代高氏,至于高氏之兄么,也就是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了,这个前而曾经提到过。当年宇文邕灭掉北齐后,几乎杀光了老高家,所以高士廉兄妹这一支几乎可算是老高家硕果仅存的血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氏是长孙晟的续弦,在高氏之前,长孙晟还有过一位前妻,生过三个儿子,其中第三子比较有名,叫长孙安业,而高氏夫人呢,则先后给长孙晟生了一子一女,这便是长孙无忌和长孙氏兄妹二人。
  如此说来,长孙安业和长孙无忌兄妹便是同父异母的关系。
  看这一番介绍晕了没?实话说,连我自己都晕。但这没办法,贵族之间就是这样盘根错节啊,事实上,我已经尽量在简化了,诸位没看明白的,再看一遍好了。
  长孙晟是在隋大业五年过世的。这之后不久,他的续弦高氏就和长孙无忌、长孙氏娘三个一块被长孙安业兄弟赶出了家门。长孙安业等人这么干没啥好说的,少一个人就少分一份家产呗。赶走一个是一个,一块赶了最歇心,早就看你娘仨不顺眼啦!
  高氏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一双儿女投奔了哥哥高士廉。而高士廉也就此承担起了抚养长孙兄妹的任务。其时长孙无忌大约十一二岁,长孙氏则不过八九岁左右。据史书可知,高士廉是个十分称职的舅舅,虽然官微俸薄家道中落,但对长孙兄妹,基本上是视如己出的。某种意义上,和父亲的角色也没什么两样。长孙兄妹在他和高氏的呵护下,依旧可以读书习字,也并不会缺吃少穿。

  虽然如此,相信这样巨大的家庭变故还是会在长孙兄妹心底埋下不小的伤痛。不过这些伤痛对他们的成长显然有着不同的作用:长孙无忌会渴望日后会出人头地,像个真正的贵族一样生活,而妹妹长孙氏却在伤痛中愈加生发出了大慈大爱。
  当然了,兄妹二人之所以有此不同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差异。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长孙兄妹而言,家庭变故是外因,而个人性格,则是内因。
  长孙氏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小名:观音婢。
  这个小名正是她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观音的形象慈祥端庄,心怀大慈大悲,是佛家普渡众生的象征之一,长孙氏从小便有观音婢之名,这也可见她在仪容、气质、心怀等各方面是颇具观音之风范的。
  她很喜欢读书,一举一动遵循礼法,虽然是鲜卑与汉族的混血,却深受儒家经典熏陶,集中国传统女性之大美于一身。隋大业九年时,她十三岁,由舅舅和母亲作主嫁给李世民,武德元年时,成为秦王妃。此后李世民常年出征在外,给李渊及其后妃们请安等一些礼节上的应酬便由她一力承担起来。
  李世民是个倔脾气,但长孙氏却是难得的温婉娴淑,举止落落大方,应对得体。从史书中的记载看来,她对缓解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化解李世民与李渊后妃们之间的矛盾都颇有贡献,至少是争取了某些后妃保持中立。
  可以说,她既是丈夫生活中的贤内助,也是丈夫政治上最可靠的帮手。
  再来说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年龄比妹夫李世民稍小一点,所以他们也算是同龄人,由于贵族之间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他似乎早在妹妹嫁入李家之前,便认识了李世民,且两人关系一直很好,颇有些“发小”的味道。此人也是从小喜欢读书,擅长文史,颇通法律,性格十分谦恭,待人彬彬有礼,但是性情有些孤傲。
  我们知道,长孙晟极富政治谋略,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可以说是继承乃父最多的一个。隋大业九年,妹妹出嫁,舅舅高士廉因为牵涉到杨玄感一案被流放,他便与母亲依靠舅舅留下的一笔生活费相依为命。等到大业十三年,李渊从太原起兵打到长安外围时,他立即前去投奔,并从此成为妹夫李世民的幕僚,效力于鞍前马后,风雨相随。
  在秦王府的所有幕僚当中,长孙无忌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堪称李世民的铁杆心腹。连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敢对李世民讲的话,他都敢说。
  这没有什么,因为他和李世民的交情、关系都非比寻常。
  他将成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顺带介绍下高士廉的情况。高士廉被流放数年之后,先是在隋末大乱中依附了萧铣集团,萧铣被平灭后,他又回到长安,成为一名唐朝官员。他为人厚道,做事谨慎,擅长文史,也颇通军事,很有才干。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他其实能算李世民的岳父大人。
  毫无疑问,陈叔达和萧瑀二人挺身而出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对李世民而言,警报远未解除,反秦联盟的攻击仍在持续进行中,李渊随时都有可能再变卦,至于秦府集团,也随时有可能被解散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