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逐鹿: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国风云》
第3节

作者: 溪山龙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孩子也甚是聪明,从小就已出类拔萃,不同凡俗。五岁那年随母亲外出走到城外一个条山路,谁知这山路因为今日多雨,从山上滚下一块巨石,恰好挡在路中,无法行走。官府派来的十多个人怎么也撬不动,而后面的人却是越积越多了。这条路是夹在了山谷之中,若不挪开,根本无法疏通,官府的领头小吏,甚是着急。拓跋珪看了看,道:“有何难哉?只要在石头前面挖一个坑就,然后将石头推入坑中,岂不妙哉?。”一句话提醒众人,到傍晚时分,山路就可以走了。周围的人甚是惊奇这孩子如此聪明。贺氏哪敢多做停留,只是微微一笑,就赶紧带着拓跋珪走了。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广为传颂的。他的一个邻居一天下午在一家小饭馆吃饭。在进饭馆之前将马拴在了门口的一棵枣树上。他的屁股刚坐在凳子上,就见来了一位富家子弟也来吃饭,也将骑着的马拴在了那棵枣树上。那邻居忙上前作揖陪笑道:“爷,你不要把马拴在这儿。我这马性子烈,会把你的马咬死的。”这富家子岂能瞧起这个没有钱的穷邻居?,立马不高兴地说:“我把马拴在哪儿,不用你多管。”说完也去饭馆吃饭了。没过多久,一阵凄惨的马叫声传了过来,他们抬头一看,只见两匹马正在搏斗。他们赶忙跑过去,想把马拉开,已经迟了,富家子的马倒在地上,不一会儿就死了。这富家子哪里肯饶了那人?就把那人扭送到京兆尹的衙门那里,要那人赔马。在一旁玩耍的拓跋珪全都看在眼里,边走上前去跟那个邻居耳语几句,然后大声说道:只管去见官,难道还怕他不成?”到了衙门,京兆尹问那邻居道:“是你的马把绅士的马咬死的吗?”这人没回答。京兆尹连问多次,这个邻居始终如没有听到一般。京兆尹似乎有些无可奈何,对那富家子说:“这个人又聋又哑,怎么办呢?”

  看此情形,富家子着了急,连忙抢着说:“不,老爷,他会讲话。刚才他还同我讲话来着。”
  京兆尹问道:“是真的吗?他刚才说了些什么?”富家子回道:“他对我说不要把两匹马拴在一起 。”京兆尹又道:“此为何来?”此时,那富家子才发现这句话不该讲出来,可是已经讲了,又不能不讲完,只得吞吞吐吐说下去:“ 说是他那匹马性子烈,会把我的马咬死的。”京兆尹勃然大怒道:“他曾经劝过你,可是你不听,还能怪他吗?”拓跋珪这才走上前来对府尹道:“启禀大人,小的可以作证,被告却是曾经对原告说过这番话。当时小的在旁边玩泥巴。”跟随来的店家此时也开了腔证明。府尹又道:“被告因何不说话呢?”被告一看,赶忙跪下,对府尹道:“是这玩泥巴的小弟给我的主意。”府尹大笑,退堂而去。看人甚多,所以很快这小孩的名声就在长安传了出来。

  这孩子在贺氏和燕凤的培养下,养成一个做事的风格,就是要做事就要做好,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此,小小年纪,竟然,差点惹下一审官司来。

  原来此时,佛教开始在中国北方流行,而关中乃是畿辅所在,达官显贵众多,因此,信佛的也多。要信佛,就要供养佛像。而要供应佛像,那就得有制作雕刻佛像的,而拓跋珪的家附近的一个小庙中就有这样一个出家的雕刻佛像的高手。这个人对于雕刻佛像甚是精心喜爱,每个佛像,不论是石雕,还是木雕,都精雕细刻,反复打磨,力求传神入化。而且这雕刻的僧人简直就将他雕刻的佛像当作活的一样,同它说话,哭笑,晚上一起搂着睡觉,自己吃饭,也一定要和雕像一起吃饭,甚至还给佛像唱歌跳舞,以常人看来,就是魔怔了一般。多有人传言,夜间曾经看到佛祖、菩萨、罗汉在里面出入说话。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就人云亦云了。我们也当不得真。可以想到的是,来此迎请佛像的人就特别多了。正是这个风格,很是吸引拓跋珪。当他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来这里玩,看这个僧人雕刻佛像。但是这个刻像的僧人有段时间总是闷闷不乐,因为他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高,总是雕刻不出真正的可以活起来的佛像同他谈经论法。后来不知道听谁说,那冰冷的石头,和干燥的木头要想能够有生命附体,必须得有真的生命浸入,如何做到呢?他自己想了一个十分恐怖的办法,就是将未婚的少女的处丨女丨血滴在这个佛像的心脏之中。一时间,长安城总是有少女莫名丢失,而又莫名被送回。人心惶惶。官府一路追查,自然就查到了这里,抓捕的时候,偏偏拓跋珪在那里帮着搬木头,也就一路被带到衙门了。审问的恰恰是上次的京兆尹,当然就将拓跋珪给放了,将贺氏叫来,令其抓紧严加管束,并让贺氏将他送到京城的公学读书,将来大了在入太学。贺氏受此一吓,赶忙将拓跋珪送到了公学读书了。自此每天更是严加管束。

  谁成想,孩子越来越大,自然就会找来这样那样的麻烦。一天在街上同小伙伴玩耍奔跑,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老乞丐就抓住拓跋珪说道自己被他撞到,而且似乎已经不能走路。别的小孩一看,一哄而散。拓跋珪没有办法,只好从家里拿来吃的,然后又将老乞丐搀扶着送到那个雕刻石像的僧人居住的庙里。那庙自从僧人被抓,也就空了下来,成了流浪汉们的集聚地了。
  那天夜里,狂风呼啸,天气奇冷,拓跋珪想到,那老乞丐定是非常冷,就从家里拿了一个破棉被偷偷送到那庙里,果然冷风扑面,庙里好似冰窖,那老乞丐萎缩在墙角瑟瑟地发抖。
  自此后,拓跋珪每天都去给那个老乞丐吃的,什么饼子了,什么剩下的羊肉汤之类。大约一个月过去了。拓跋珪又一次拿着两块饼子给老乞丐送来,老乞丐说道:小孩,你给我吃的这么长时间,我无以为报,明天后半夜的时候,你到这个小庙来找我,我有话对你说。”

  第二天后半夜,拓跋珪背着母亲,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来到那小庙,只见老乞丐就坐在门前等他。老乞丐道:“我看你天赋极好,我想教你武艺,你可否想学?”此话一出,拓跋珪大出意外,道:“你不是说腿让我给碰伤了吗?怎么?你还会武功吗?”只见老乞丐将身形一晃,那身脏兮兮的乞丐服飘然而落,头上的乱鸡窝一样的头发也不见了踪影,而是一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道。那道士并不答话,随手一挥,一柄长剑在手,只是一瞬间,就将一团剑光将自身团团围住,水泼不进了。

  拓跋珪惊呆了。
  “想不想学呢?”
  拓跋珪倒头便拜,口呼:“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自此,拓跋珪每天后半夜来这里跟老道学武,风雨无阻。
  一晃,拓跋珪十五岁了。一天晚上练完武术,那老道对拓跋珪道:“明天中午,午时三刻,你要感到渭水河边,那里有人要围杀一头黑熊。你记住,千万要救下那头黑熊。至于原因,你将来,自然知晓。”
  谁知这拓跋珪脑子里总是想着这个事情,昏昏沉沉,天快亮才睡去,早晨又要早早去公学读书上学。而那天上午,偏偏是自己不喜欢的一位先生讲授《尚书》,《尚书》文字古奥,读起来佶屈聱牙。那先生教授也是走了门路,所以并不懂,又不上心,布置了读书,自己就溜出去大街上下馆子了。所以这拓跋珪一不留神就爬在桌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就要到约好的午时了,心头轰的一下,一看先生没有在,赶忙溜了出来,打马扬鞭,一路急赶。远远看去,一帮人在围赶一头大熊。他一边大声喊住手,一边冲进人群,幸好,那大熊没有死,刚刚身上重了几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