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0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彻底解决火门枪点火与瞄准的问题,欧洲人又发明了火绳枪。火绳枪其实就是用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来代替火门枪手手中的灼热金属丝和木炭。火绳枪手在扣动扳机后,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就会迅速下落点燃火门中的火药,从而完成发射。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却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由于扣动扳机与击发子丨弹丨几乎在同时完成,火绳枪的出现第一次使得精确瞄准成为可能,相应的在枪管上也就出现了用于瞄准的准星。当年西班牙的殖民者就是靠着火绳枪征服了整个拉美地区,当印第安人看到自己的士兵在西班牙士兵的火绳枪下一个个中弹身亡,无不魂飞魄散,以为西班牙人有神相助,遂斗志全无。火绳枪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使得只有火门枪的中国人大为惊讶,称其为“鸟铳”,意思是说就连天上飞的鸟儿都打得中!虽然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火绳枪每两分钟也只能发射三发子丨弹丨,比起弓箭的发射频率低多了,两者的射程也差不多。但为什么火绳枪没有被弓箭取代呢?

  日期:2016-02-08 10:52:17
  这是因为如果要让弓箭达到比较远的射程就要用很大的力气拉开弓弦,而且由于欧洲没有复合弓,只有单体弓,为了达到较远的射程只能把弓做的很长。最著名的英格兰长弓一般都有1.5米,最长的竟然达到1.8米。这就使古代欧洲对于弓箭手的要求很高,不但要个子高臂展长而且臂力要大。在古代人们普遍营养不良的条件下选拔合格的弓箭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弓箭手入伍后还要专门针对他们进行臂力的训练,这一切都使培养弓箭手的成本大大增加。火绳枪的射程和发射频率虽然都不及弓箭,但培养火绳枪手的成本却大大低于弓箭手。随便一个智力正常的农民经过一天的培训就能上阵杀敌了。相较于弓箭的远程射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火绳枪在大量装备由农民组成的军队方面更有成本优势。符合战争狂人们对于炮灰低成本大量制造的要求。

  由于火门枪和火绳枪发射频率太低,放不了几枪手持大刀长矛的敌人就已经冲到面前了,所以还不得不专门安排手拿长矛的士兵来保护这些火枪手们。为了让火枪手也能光荣的加入到血肉横飞的肉搏战中,作为步枪的附属品,刺刀也被发明了出来。还是由于金属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刺刀无法牢固的卡在枪管上,所以早期的刺刀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套在枪管上的而是直接插在枪管里,好在当时无论是火门枪还是火绳枪都是滑膛枪,没有膛线的困扰,插在枪管里倒也方便。

  火绳枪虽说解决了点火与瞄准的难题,使得精确射击成为可能,但是火门枪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火绳枪中仍然存在。使用火绳枪仍然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刮大风下雨的时候火绳枪就无法使用。而且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那就是必须在开战前点燃火绳,要是一直让火绳燃烧着倒是能够随时作战但是士兵们每人就得背上一大捆火绳才行,这显然不可能,所以使用火绳枪的军队一旦遇到突然袭击就会陷入被动。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黑暗中亮如星火的火绳使得军队无法隐蔽,亮闪闪的火绳无疑会暴露目标从而成为敌人的靶子。

  如何才能做到随时射击并且在黑暗中不会暴露目标呢?火绳枪的升级换代产品——燧发枪在战争狂人和广大反侵略反压迫的人民的共同呼唤下应运而生了。燧发枪就是用一块可以摩擦生火的燧石代替了火绳。现代的人们想用火很方便,我们连火柴都淘汰了,打火机随时能够给我们提供火源,无论您是想烧火做饭还是抽烟毒害身体或是打算杀人放火,只需轻轻一按,一个火苗就会喷薄而出充分满足您或美好或罪恶的欲望。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可没这么好的福气,他们不是钻木取火就是钻燧取火。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大家基本上都还光着屁股跑来跑去的年代有个家伙就因为发明了“钻燧取火”而以“燧人氏”的名号而扬名天下,最后还当了王,成为牛逼哄哄的三皇五帝之一。燧石也叫火石,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了,如果您周围有抽烟的朋友不妨注意一下他的打火机,如果他的打火机上有个滑轮,转动滑轮的时候您就能看到有星星之火冒出,冒出这星星之火的东西就是燧石。

  使用燧发枪时士兵只需轻轻扣动扳机,一个带有弹簧的击锤就会猛击燧石,燧石摩擦起火点燃火门中的引火药,从而完成射击。燧发枪相较之于火绳枪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能够随时击发而且不会在黑暗中暴露目标,士兵们也不用担心火绳是不是快烧完了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一心一意的去杀人了。由于燧发枪不像火门枪和火绳枪那样依赖外部火源来点燃引火药,所以可以在火门的位置加一个密封用的铁片,这样一来就算是刮风下雨士兵们也可以凑合着射击了。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基本上都只在点火装置上进行了改进。在子丨弹丨做到弹头和发射药一体化以前,步枪点火装置的改进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在说说对于精确射击及步枪射程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膛线。
  如果我们从一支现代步枪的枪口往里看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枪管里面并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螺旋形的线,这就是膛线。膛线一词的英文为“rifle”,音译为“来复”,本意为沟槽,带有膛线的步枪则被称为“来复枪”。由于膛线对于步枪的意义实在过于重大,所以“rifle”一词在英语中就是步枪的意思。步枪的口径就是两根相对的膛线之间的距离而并不是枪管的内直径。膛线的出现非常早,大概在十五世纪就有部分枪支有了膛线。膛线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它最重要的用途——精确射击毫无关系。人们之所以会想到在枪管内壁刻出膛线是因为黑火药在燃烧后往往会有残渣附着在枪管内壁上,这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残渣很可能会堵塞子丨弹丨从而引发炸膛!为了给这些残渣找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人们想到了给枪管内壁刻出些沟槽来。稍微对枪械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膛线对于枪支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前装枪时代膛线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膛线必须要紧紧的夹住子丨弹丨才能够让子丨弹丨在被射出枪管前高速旋转,从而保证子丨弹丨的精确射击。但是在前装枪时代子丨弹丨的直径是小于枪管的口径的,也就是说膛线派不上什么用场。如果非要使用带有膛线的步枪的话,那对于使用它的士兵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士兵们不得不用一根铁质的通条费劲的把子丨弹丨砸进枪管里,在那个还没有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步枪和子丨弹丨都是工匠们手工打造的,标准化生产根本就谈不到,遇到子丨弹丨直径大一点儿的,士兵们甚至不得不请榔头帮忙来把子丨弹丨送入枪管,其射击频率之低大家不难想象,这么低的射击频率即使火枪手们个个都是神枪手也不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大的影响,往往是还没等您放第二枪呢敌人的骑兵就冲到您眼前了,您能落个重伤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