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44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06 14:49:13
  第五章  俄国再次选择屈服
  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塞尔维亚占领了已经独立的阿尔巴尼亚的部分地区,再次试图获得出海口。塞尔维亚的行动得到俄国和法国的支持,但毫不意外的遭到奥匈的坚决反对。1913年10月,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塞尔维亚再次出兵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地区。奥匈无法容忍塞尔维亚的扩张,决定趁俄国尚未恢复元气之机彻底消灭塞尔维亚。此时的威廉二世神经病发作,抛弃了本已回归理性的外交政策,又开始支持奥匈的扩张。在得到德国的坚定支持后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立即从阿尔巴尼亚撤军,否则奥匈就要开战。俄国再次选择了屈服,塞尔维亚从已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上全部撤军。从此塞尔维亚与奥匈的矛盾更加激化,而两次受辱的俄国则加紧重整军备,下定决心下一次再也不能屈辱的退步!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

  日期:2016-04-06 15:14:33
  第六章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凶手普林西普来自一个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组织——黑手会,而黑手会的领袖却是塞尔维亚情报部门的领导人,所以塞尔维亚政府在事前是知道刺杀事件的,虽然他并没有主使。由于奥塞两国的紧张关系,塞尔维亚政府也很难有效的控制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虽然塞尔维亚政府在事前曾通报奥匈,但意思表达的却非常含糊,以至于并未引起奥匈的重视。虽然黑手会的领导层在刺杀前经过激烈讨论认为刺杀斐迪南必将引起战争,并投票表决取消刺杀,但那些刺客们,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却对取消刺杀的命令毫不理睬。他们认为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最神圣最伟大的牺牲,事实上他们却几乎毁灭了他们的民族。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当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但这一事件给奥匈造成的震动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在二十世纪初的那个充满了革命与暴力的年代,政治人物遇刺实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仅仅在1914年之前的20年里被刺杀的各国政治领袖有:美国总统、法国总统、墨西哥总统、危地马拉总统、乌拉圭总统、多米尼加总统。总理曾遇刺的国家有:俄国、西班牙、希腊、保加利亚、波斯、埃及。王室成员遇刺的国家有:奥匈、意大利、塞尔维亚、葡萄牙、希腊。

  对于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来说斐迪南的死亡并不能引起他的悲伤,他并不喜欢他的这个侄子。事实上,约瑟夫的皇后,也就是有名的茜茜公主也是遇刺身亡的。但皇帝是否悲伤是一回事,是否利用这个可以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同情的事件为借口趁机彻底消灭塞尔维亚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奥匈决定利用这一事件彻底消灭塞尔维亚,并竭力争取德国的支持。但德国的态度则较为暧昧,可以说德国是被奥匈不情愿的拖进危机的。威廉二世的智力显然不足以应付这样一场危机,他的态度多变,狂妄和软弱交替出现,却始终没有一个鲜明的态度,以至于在危机中被奥匈越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请注意,此时距斐迪南大公遇刺已有近一个月,很难说这一最后通牒是因为悲愤所致),提出了10项要求,并要求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答复。最后通牒的内容是按照塞尔维亚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拟定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塞尔维亚的报纸不准刊载反奥文章;查封反奥组织;肃清学校教育中反奥宣传内容;按照奥匈提出的名单罢免参加反奥宣传的官员;奥匈当局参与镇压塞尔维亚境内的反奥运动;奥匈的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严惩萨拉热窝事件有关人员;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就某些高级官员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发表的反奥言论作出说明;最后,塞尔维亚政府应当把命令它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执行情况立即通知奥匈帝国政府。

  在最后通牒的文本中奥匈使用了侮辱性的言辞,蓄意挑衅。
  在收到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立即向俄国求援。7月20日,也就是最后通牒送达的前三天,法国总统和总理访问了俄国,两国互相保证一旦对德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7月24日,俄国召开大臣会议,要求塞尔维亚将军队调离边境地区,并以克制的口吻答复最后通牒。会议并决定在必要时动员4个军区的军队,这表明俄国将不会第三次在德奥的武力威胁前屈服了。因为“有人告诉沙皇,他的臣民不会允许再一次抛弃南斯拉夫兄弟。俄国将再次蒙羞受辱,将在巴尔干失去朋友,将在欧洲失去尊重。如此大的失败将有可能引发比1905年更严重的革命”(1)。

  7月25日,塞尔维亚按照俄国的要求以近乎顺从的语气答复了最后通牒,并痛快的满足了几项要求,另有几项因存在疑问而没有给出肯定答复,明确拒绝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奥匈要求派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皇家政府不能接受这样的协议,因为违反了宪法和刑法。然而,针对此案的调查结果可以传递给奥匈方面的侦探。(2)”奥匈视塞尔维亚的这一态度为拒绝。
  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开始军队动员;同日,俄国宣布进行部分动员,按照7月24日会议的决定动员了4个军区的12个军共55个师的兵力,这些部队将做好与奥匈开战的准备。其实这只是俄国表示强硬的一种象征性的姿态,俄国完全没有做好与德奥开战的准备。俄国此举不过是给德国一个压力,让德国约束奥匈的过火行为,正如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威廉二世所说的,“终止俄国的战争动员,在技术上已经不可能。但是,俄国不要战争,也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奥地利开始就塞尔维亚问题谈判,我的军队将不会采取刺激局势的行动。我庄严地发誓。我信仰上帝的仁慈,我希望你能为了欧洲的和平和各国的福利成功地斡旋维也纳”(3)。但俄国不知道的是德国的战争计划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俄国动员效率低下之上的,俄国在战前开始动员意味着施里芬计划的彻底破产。俄国开始动员给德国带来极大的恐慌,7月29日德国要求俄国停止一切战争准备,否则德国将不得不宣布动员。

  与此同时俄军总参谋长向沙皇表示仅仅只针对奥匈动员4个军区部队的命令无法执行。因为这将给俄军带来极大的混乱,而且德军一旦发动进攻俄军将处于完全没有准备的危险状态,只有实行总动员才是可行的。7月31日清晨,俄国公布了总动员令,这意味着俄军在与德国接壤的地区也进行了动员,140万俄军已经开始进行战争准备,并且开始征召400万后备兵员。随着俄国开始了总动员,德国已经没有选择了,如果不立即开战施里芬计划就要破产了!7月31日午夜,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8月1日,别无选择的德国宣布开始总动员,当日晚间俄国拒绝了德国的最后通牒,德国向俄国宣战。

  德国驻俄大使普塔莱斯在向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递交了宣战书后热泪盈眶,萨索诺夫也哭了,两个男人拥抱在一起。随后他们互相推开对方,“你们是在犯罪,”萨索诺夫说:“所有国家都会诅咒你们。”
  “我们不过是为名誉而战。”
  “你们根本没有名誉。”
  7月31日,在向俄国递交最后通牒的同时德国也向法国发出了最后通牒,限法国在18个小时内宣布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法国的答复是“关于法国的行动,事先什么也不能告知,并将保留行动的自由。8月1日,法国宣布总动员;8月2日,德国为实施施里芬计划向比利时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比利时允许德军借道进攻法国,并限24小时内答复。比利时勇敢的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8月3日,德国捏造事实谎称法军飞机侵犯德国领空,并以此为借口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向德国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的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并限期当天晚上11点之前答复。德国宰相霍尔韦格对英国会为了比利时参战而感到吃惊,“只是为了这个‘中立’的字眼,只是为着一张废纸(注:指1831年签订的《伦敦协约》),英国就与一个兄弟之邦进行战争”(5)。同日,德军悍然破坏1831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伦敦协约》,派出4路大军入侵比利时。英国无法容忍法国再一次被德国削弱,否则整个欧洲大陆的均势就会被彻底打破。8月4日晚11点,英国借口未收到德国的答复而向德国宣战。至此欧洲六个大国中的五个都已卷入大战,而唯一一个置身于外的就是意大利。8月3日,同盟国成员之一的意大利宣布中立,借口是三国同盟是防御性组织,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入侵不是防御性战争,而且事先又没有按照盟约规定与他进行磋商,因此他没有义务参战。

  7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他的外交部办公室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我们这一辈子将再也看不见光明(6)”。
  (1)[美]梅尔:《一战秘史》,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第30页
  (2)[美]梅尔:《一战秘史》,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第36页
  (3)[美]梅尔:《一战秘史》,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第57页
  (4)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405页

  (5)[美 ]悉·布·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下册 ,商务印书馆, 第441 页
  (6)[美]梅尔:《一战秘史》,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第50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