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故事-南京的历史很好看》
第57节

作者: 陈子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北魏定都时,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鲜卑人为了重建皇城,不断派遣建筑设计师来到建康观摩学习,最后依照建康城的样子重建了洛阳。

  不仅仅如此,由于当时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东亚各国都惊叹于建康城的宏伟,回国后,纷纷模仿建康左右对称的造城方式。
  可以说,当时的建康城引领了整个东亚都城设计潮流,成为标杆城市。
  但其实被城墙包围在内的都城范围其实很小,大部分人都在都城之外工作生活。
  当时建康城郊面积400平方公里,已经有目前南京市面积的一半大小了,可以说规模上相当惊人。
  北边一直到紫金山北面,东面直抵倪塘(今世纪东山一带),南面直达石子岗,西面当时以长江为界(今清凉山一带)。
  日期:2016-08-23 18:38:39
  围棋的职业化始于南京
  小时候看日本动漫《棋灵王》,小小少年在职业棋院一步步成长为围棋大师。
  围棋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春秋时代的文献中已经记载了这种博弈游戏。但围棋的职业化正是从南京起步。
  刘宋时代的宋明帝就是个“棋痴”,不仅仅自己痴迷于下围棋,还在建康设立了专门的“围棋州邑”,由当时的朝中重臣管理,“围棋州邑”内聚集了当时各地的围棋高手,他们相互比赛,研究围棋战法,撰写棋谱。

  在此之前,围棋一直都属于一种博弈游戏,难登大雅之堂,自从“围棋州邑”横空出世后,职业化的棋手诞生了。
  仿照古代的九品中正官制,当时的棋手根据棋力的不同,被分为九个不同的品级,依次为:入神,坐照,具体,通幽,小巧,用智,斗力,若愚,守拙。
  后来围棋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人将“九品制”发展为“九段制”,形成了严格的棋院制度。
  宋明帝虽然爱好下棋,但毕竟是业余棋手,棋力跟职业棋手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偏偏宋明帝最喜欢挑战当时的围棋高手王抗,王抗很清楚按照正常的下法,宋明帝不可能赢得了自己。为了照顾皇帝的面子,王抗偶尔会放水,而且是在下棋过程中悄悄的“放水”,目的就是让宋明帝察觉不出来。
  等到宋明帝赢了后,王抗又大肆吹捧道: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
  搞得宋明帝洋洋得意,连 “天下第一圣手”王抗都是自己手下败将,我刘彧必定是古今帝王围棋第一人。但或许梁武帝会表示不服,萧衍同样是一个围棋迷,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围棋高手。
  到了梁代,围棋已经成为建康第一流行运动,高手层出不穷。

  在这股风潮之下,当时朝中大臣个个都爱好围棋,而且还都是皇帝萧衍的棋友,萧衍精神头足的很,往往让大臣陪他熬夜下棋。而且一旦下棋,大臣和皇帝相互间称兄道弟,根本看不出君臣之别。
  一次深夜,大臣到溉下着下着直接倒在棋盘上睡着了,萧衍看着他的滑稽样子,写了两句诗道:状若丧家狗,又似悬风槌。
  到溉醒来后,看到梁武帝写的这两句诗,不免哈哈大笑。
  不过,据说萧衍对围棋的入迷还曾经引发了一起惨剧。
  一次萧衍正在下棋,门外一个高僧求见,萧衍正好要吃子,嘴里蹦出口头禅喊道:杀掉!

  外面的侍卫摸不着头脑,自然理解为杀掉门外的高僧,立马将高僧拖出皇宫砍了头。这边萧衍下完了棋,才想起来自己约了高僧谈佛法,左右侍卫上前回答:已经奉旨砍了他的头!
  萧衍回过神来,后悔不迭,但人都死了,还能怎么办呢?只有那倒霉的高僧实在死的莫名其妙,看来跟皇帝打交道的风险实在是大得很。
  日期:2016-08-23 20:24:36
  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的同时在其它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但像萧衍这样的全能型人才也是少见。
  如果我们给萧衍加一串封号介绍的话,那将是:萧衍同志于公元464年生于南京,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儒学家、史学家、诗人、棋手、音乐家、书法家、“佛教理事会名誉主席”
  ……
  上有所好,下必甚矣。
  在萧衍的带动下,整个梁朝形成了一股崇尚文化、尊重知识的风潮,就连带兵打仗的武夫都要能写出一手好诗。
  大将曹景宗在徐州大败魏军,班师回朝,萧衍在华光殿前摆下庆功宴。期间一帮文人开始轮流写诗,萧衍知道曹景宗是个大老粗,就嘱咐唯独他可以不写。没想到曹景宗自己倒不乐意了,当即提笔写出一首诗:
  “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这首诗正好应了此时大胜归来的场景,写的很巧妙。萧衍惭愧自己小瞧了曹景宗,特意让身边的史官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崇文抑武,和宋朝的情况类似,为衰败埋下伏笔)
  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此时的南京成为汉族文化传承与大爆发的基地,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相继出现。
  梁朝初年,大文学家刘勰隐居在紫金山定林寺(今紫霞湖附近),在这里他沉下心来,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文心雕龙》,鲁迅将此书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与“红学”一样,近年来,国内已经形成了专门的“文心学”,可见这本著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

  1935年,爱国华侨胡文虎捐款国币7万在定林寺附近修建了一座人工蓄水湖——紫霞湖,用来蓄积紫金山泉水,有“南京第一无污染湖”的美誉,湖畔建有《文心雕龙》纪念馆。
  或许正是紫金山清幽的环境给了刘勰创作的灵感。
  刘勰之后,中国第一部诗歌批评集《诗品》也诞生于南京,将诗歌美学提升到理论高度。《诗品》的作者钟嵘在建康只是一个很小的官,正是仕途的不如意,才让钟嵘能远离官场的纷扰,安心著书立说。
  除了这些文人外,当时皇亲贵族也将心血倾注到文学领域。昭明太子萧统五岁时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太子东宫有三万卷藏书,云集了众多学者。
  在昭明太子的主持,众多学者联合编纂完成中国第一本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记录了先秦时代一直到南朝900年间的七百多篇文章、诗歌等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日期:2016-08-24 09:24:34

  第五十四章、炼丹术士?医药学家?
  纵观整个六朝时代,南京不仅仅数学、天文学、文学等领域十分发达,而且化学与医药学也取得很大的发展。
  因为古时候化学、医药学都跟鼓捣仙丹灵药的道家术士有很大的关系,而南京正是道家起源地之一。
  1965年,考古人员在南京幕府山王家墓地中发掘了王丹虎墓葬(王导侄女),在墓主王小姐枕头边一个漆器盘子里有200多颗红色的小药丸,据说就是传说中的“长生药”,目前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遗憾的是这种药丸里有60%的汞,可以说是一种剧毒物,主人公王小姐很有可能就死于药物中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