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第1节

作者: caniforget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12 13:17:00
  在下并非文史专业出身,只是随着年齿见长,越来越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我觉得中华文明是深入每个炎黄子孙骨髓里的东西,就像《功夫熊猫》里阿宝的爸爸说的那样,“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汤汁”,让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向她靠拢,去探究其中的点点滴滴,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慰藉。
  天涯的煮酒论史板块在下关注了多年,也拜读了多位高人的大作,期间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很多帖子关注一个时代,偏重对整体的介绍。期间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人物的个体介绍往往是片段式的。而天涯上针对历史人物的帖子,一般是针对人物的某个著名事迹详加分析说明;或者以演义的方式,太多的个人臆测的细节充斥期间。对于历史人物完整一生的介绍,鲜有佳作。如果直接去看史书原文,可能通篇的古文对于今人而言还是有些阅读障碍。对照原文逐字逐句的白话文翻译,则读起来形同嚼蜡,两段读下来就失去了乐趣。

  由此在下产生了这个念头,以史书原作为基础,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解释,把著名历史人物完整的一生呈现给大家。
  在下才疏学浅,写作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另史籍材料就那么多,而论坛里前辈高人多有描写,因此在下的写作过程中,难免有引用、借鉴之处。我在引用之处也定当注明出处,还望原作者海涵!

  以上文字就当这个帖子的序言吧。
  淮阴侯韩信—一代军事天才波澜壮阔却结局悲惨的一生
  第一个想写的,就是韩信。写作的基础是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人士。韩信估计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并且很可能他爸爸或爷爷辈是庶出,属于家族的旁枝。到了他这一代,没继承到多少家族的遗产,已经一贫如洗了。就像刘德华在《决战紫禁之巅》里说的,“我父庶出,失帝位。我庶出,连爵位也失去了。”家里穷也罢了,韩信小时候应该也没怎么好好读书,整天游手好闲,即没表现出什么突出的才干,也没什么可值得说道的品行,所以地方上选择官吏肯定是轮不到他了。同时韩信种地经商也样样不行,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去亲戚朋友家里蹭饭。可想,大家都讨厌他(“人多厌之者”)!

  司马迁在这里记载了一个韩信蹭饭的故事,非常有趣。
  下乡(地名,属淮阴郡。)南昌亭长,可能是韩信的远亲,亦或是儿时的伙伴,如今起码也是个乡镇级干部,韩信就天天去他家里蹭饭,一连去了好几个月。于是亭长的老婆就不乐意了。招待你几次也就得了,还一连来了几个月,是你你来不来气啊?于是一天早上天不亮就生火做饭,饭做好了直接端上炕头,一家老小没下床就把早饭给吃了。等到正常的饭点,韩信又大摇大摆地蹭饭来了,进了屋才发现人家饭早吃完了,而且屋子里也收拾停当。这个意思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了,要是别人肯定羞愧得无地自容,灰溜溜地离开。而韩信到底异于常人,他居然火了起来,当场和南昌亭长断交!(“怒,竟绝去!”)不过估计人家早巴不得呢。

  有一次韩信为了填饱肚子,就在淮阴城下的护城河里钓鱼。有几位老妇人,在河里浣洗刚刚织好的布,这样洗布的妇人被称为“漂母”。有一位好心的漂母看见韩信饿得面黄肌瘦,甚是可怜,就把自己随身带来的午饭分了一些给韩信。而且一连几十天,这位好心的漂母洗布的时候,只要韩信来,都给韩信饭吃。韩信那叫一个高兴啊,估计平日里尽遭人白眼了,还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于是满怀感激地对漂母说:“我一定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的!”谁成想这一回轮到漂母火了起来,骂韩信到:“你一个大男人竟然不能养活自己!我可怜你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公子(这句话也从侧面说明了韩信的贵族出身),才把吃的分给你,哪里指望你会报答我哟!”韩信难得感动一回,结果又是遭到一顿数落。

  淮阴屠宰业中有个年轻人总喜欢和韩信过不去。经常对人说:“韩信虽然身材高大(这句话从侧面证明韩信外形不错,估计长相也不赖。很奇怪韩信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严重营养不良中度过的,居然发育得还不错......),还好一个佩戴刀剑(那个时代佩剑是贵族身份的标志),但是他心里其实就是一个胆小鬼!”
  一天这个年轻人在集市上当众拦住了韩信,对韩信说:“别看你整天人模人样的,我忍你已经很久了!今天你要还是条汉子,不怕死的话,就拔出你的剑杀了我!不然的话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
  这不是纯属找削吗?是个男人都会捋起袖子上去打一架!

  可韩信那天不知道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的,很可能没吃早饭连打架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在盯着这个年轻人看了很久之后,韩信做出了一个到现在都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他一弯腰从那个年轻人的胯下钻了过去!然后就趴在地上不起来了。
  周围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都哈哈大笑起来(“一市人皆笑信”),都认为韩信就是个胆小鬼。
  这就是“胯下之辱”的来历。一千年后苏东坡在《留侯论》里这样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虽然苏大师这样说指的是留侯张良圯下拾履的故事,但用在韩信这里完全没有违和感!不过在我看来见辱就是见辱了,扯什么匹夫豪杰之类的,有意思吗?然并卵!
  也可能我本身就处在匹夫这一层次中,还需要多打打怪练练级才能达到豪杰这一层吧。

  日期:2016-12-12 13:23:11
  淮阴侯韩信—一代军事天才波澜壮阔却结局悲惨的一生——之二
  韩信就是在这样的不堪中度过了青少年生涯。看到这里很难把这样一个无赖、怯懦的韩信和后来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统帅联系到一起。不过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的最后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司马迁游历到淮阴的时候,听淮阴当地的父老是这么说韩信的:韩信还是平头老百姓的时候,就有异于他人的志向。韩信妈妈去世了,家里穷,办不起一个风光的葬礼。但是韩信还是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一处宽敞的高地埋葬了母亲,坟地的周围能够安置上万户的人家。古时候富贵人家都会在先人坟墓旁安置一定数量的仆从人家,作为守墓人。从韩信给母亲选的坟地,事先就留下上万户守墓人的住所,可见他对自己是有相当的自信的,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这一天终于给他等来了!
  公元前209年秋天,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带头闹事,没想到一下子给搞大了!于是天下大乱,崤山以东原来六国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项梁也带着项羽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起义,拉起一支队伍北上响应陈胜吴广(实际上是被人忽悠去的,这个以后介绍项羽的时候再说。)。项梁军路过淮阴的时候,韩信也抱着他的剑加入了起义军。本来么,当兵吃饷起码能填饱肚子,怎么都比留在老家成天受人白眼强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