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
第60节

作者: 停杯一问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3 22:37:05
  我仗着胆子走过去瞧,一个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修补地面和墙壁的石砖,咚咚声就是这人用锤子发出来的。我长出一口气,我说怎么一直关着的“老虎门”开了,原来有工人师傅在修缮。其实故宫的修缮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尤其是地砖,基本上是什么地方坏了就修什么地方,大到三大殿,小到筒子路、东西长街这些小胡同,发现破损严重的地砖就要换掉。眼前这位师傅修来修去竟然修到老虎洞来了。

  “那么多景点你不去,干啥跑这旮旯来?”工人师傅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
  “呦师傅,你是东北人啊。来这里多少年了,还习惯不?”
  工人师傅说他是辽宁大连人,来故宫干活好几年了,上殿揭过瓦、下地补过砖,金水河里挖过泥、乾清门前刷过漆。一句话,凡是故宫里的土工活儿,没有他没干过的。
  提到大连,我不禁想起了大连万达和大连实德两支足球队,那可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啊。万达斯人已去,实德犹在,不过已不复当年霸气,泯然众人矣。一个时代就此落幕,每想及此不禁令人唏嘘不已。不过此时令我更感兴趣的是工人师傅本身,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可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啊。

  “师傅,你在故宫这么多年,都参与过什么大工程?”
  工人师傅暂时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脸傲然地说道:“太和殿大不?交泰殿大不?西六宫大不?慈宁宫大不?咱都参与过。”
  慈宁宫?我心里一动。“师傅,你参加过慈宁宫的修复?大佛堂也开始翻修了,您参与没?”
  工人师傅蹲着的身子突然站起来,一脸惊疑地说道:“你咋知道大佛堂开始翻修啦?你去过?”大佛堂属于未开放区域,一般游客不可能靠近,大佛堂翻修这件事外界知道的并不多,因而工人师傅才有此一问。

  恭喜贝克唐僧成为第1000楼读者,你将得到由楼主独家提供的精美图书一套(前提是本书能出版)
  日期:2017-09-03 22:40:32
  我说何止是去过,大佛堂揭瓦那会儿我就在现场,还发现了几块很特别的瓦。按规矩来说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大佛堂的屋顶上。
  虽然老虎洞里光线很暗,还是能看出工人师傅的脸色变了几变。“这你都知道?”对方开始怀疑我的身份。
  没什么好隐瞒的,我把自己在故宫上班的事实告诉对方,说起来大家还是同事关系。
  工人师傅一脸释然,怪不得你知道这么多,原来是自己人。说到大佛堂上那几块奇怪的瓦,工人师傅不禁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形。修缮故宫里的宫殿,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先要把破瓦揭下来,再把好瓦补回去。说着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铺瓦和揭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手艺,铺瓦是从下往上一层一层铺,揭瓦则是从上往下一层一层揭。在故宫里搞修缮就更讲究了,为了保持原貌,每一块瓦的位置都不能动,从什么位置揭下去的将来还要放回什么位置。这就要求每一块瓦都要编上号,几排几号标注清楚,铺瓦的时候一目了然。

  揭瓦相比铺瓦更费时费力,因为瓦与瓦之间都有很好的衔接,一边凹一边凸,正好合在一起。尤其是御窑厂烧出来的御瓦,凹凸之间严丝合缝,拼上去之后没有一丝一毫的离缝。这就给揭瓦带来了难度。
  屋顶的脊瓦去掉之后,大规模的瓦片开始往下揭,这是一门儿很需要耐心和耐力的活儿,每揭一块瓦都需要不断的尝试,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不断改换用力的方向,一点一点往下摘。有些宫殿年代太久,揭瓦时还会揭出鸟窝、长虫什么的。工人师傅说有一次他就揭出过一条大长虫,青白花的皮、又粗又长。吓得他险些从屋顶掉下去。至于揭瓦时碰到蜈蚣、壁虎、蝎子什么的更是常事儿。后来大家有了经验,不管多热的天都得戴着手套,否则被蝎子蛰一下三天别想干活儿。

  还是那句话,建议诸位好汉们攒多了再看。推荐起点中文网作品《那年暑假》和《中国远征兵》
  日期:2017-09-05 14:46:56
  我站在旁边听着,工人师傅说的这些跟大佛堂不沾边啊。“师傅,你说大佛堂揭瓦时你亲自参与过,能不能说来听听。”我不得不把话题往这上面引。
  工人师傅这才说起那天的经过:那天一开始干活儿挺顺利。大佛堂的瓦在衔接上不是特别紧密,可能是年代太久的缘故,瓦与瓦之间都有松动。揭起来比以往要轻松不少。大家干的挺起劲儿,毕竟他们是按平米包的活儿,干的快挣的自然就多。大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突然旁边一位工友揭出了一条小蛇,也就六七寸长,浑身雪白雪白。工友赶紧用手捏住扔在下面的地上。揭瓦遇到小蛇并不是啥稀奇事,大家也没在意。干着干着又接连有工友在瓦底下发现小蛇,清一色的雪白,总共有七八条。这一下工人们开始犯嘀咕了,一下子出现七八条小蛇,以前可没发生过。在大佛堂屋顶揭瓦的工人一共有五个,有三个人遇到了小蛇。这三个人的位置都在屋顶的东面,大家推测那一片可能有一个蛇窝。谁也不敢再轻易地下手,有蛇窝意味着可能有一条大蛇。大蛇可不比小蛇,不是抓起来往地上一扔就完事儿,真要把它的老巢给捣了,说不定会跟你拼命。

  正在大家犹豫的工夫,啪一声巨响,一条大长虫掉在了大佛堂的大殿内,通体雪白,长度足有两米。在下面干活儿工人们还没从惊疑中缓过来,大长虫大摇大摆钻进瓦砾中不见了。
  日期:2017-09-05 17:33:53
  就在大长虫掉下去的位置,跟我说话的这位工人师傅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瓦。当时他刚把瓦揭下来,清理完尘土之后照例在瓦的背面编号。瓦背面凹刻的一行字迹引起了他的注意:仁寿宫专用。工人师傅大为不解,明明是大佛堂,怎么会出现仁寿宫专用的字样?他在故宫干了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一个叫仁寿宫的地方。继这块瓦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三五作造、五作造、五作成造等不同的文字,清一色凹刻在瓦背面。故宫里的御瓦每一块都刻着字,标明了御瓦的窑口和使用的地点。像三五作造、五作成造等等都是御窑厂的名字,像现在的商标一样。一座宫殿出现三座御窑厂的产品,令工人师傅大感意外,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更离奇还在后面,另一位工人师傅竟然发现了一块刻有陵墓专用字样的瓦。这更令他们感到不安。工人师傅说到这顿了顿,似乎现在还心有余悸。我见过那块瓦,背面凹刻着十二个字:大高玄殿、万年吉地、陵墓专用。“大高玄殿、万年吉地”八个字工人师傅也许不能理解,但是陵墓专用四个字用意太明显,分明就是陵墓专用瓦。
  工人师傅感觉事关重大,几乎颠覆了人们之前对宫殿御瓦的认知。他们马上把这块瓦交给了上级。很快第一位专家赶来,时间不长第二位、第三位专家赶来…再后来我和胡所长赶到。这就是这位工人师傅的经历。
  我一阵唏嘘,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条白蛇,好嘛,事情越来越有意思。那么长一条大蛇,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四殿神之一的长虫神?狐狸出现了,长虫也有了,再加上不见首尾的猫王,紫禁城够拍一集动物世界了。
  为男足加油吧,期待奇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