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麻燕雀——你不了解的民国江湖,揭秘污脏骗》
第9节

作者: 夜半微风之老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01 18:05:00
  第六章 盛隆当铺
  这些钱对孟小六来说真没当回事儿吗?当然不是,孟小六七八岁就开始在街上混,一个半大小子除了捡东西就是替人跑腿,靠着这股聪明劲如今才攒了不到六块儿大洋,这可是小六的全部家当。现在一下子全出去了,小六被打回了原型岂能不心疼。
  不过心疼归心疼,能够解决兄弟麻子的大麻烦,小六还是挺开心的。最近小六的个子蹿的很快,平日里清汤寡水的,现在吃的一好了肚子里就有了油水,个头就飞也似的疯长了起来。原来小六他爹最近可风光的很,出门已经不拉车了,而是坐洋车,孟安在人家大宅门里做了大管事。
  听孟安说,这家人都是南方来的,到了北方人生地不熟,刚开始都是租了个小院儿,近期才花钱买了个两进的大院子。孟安从一开始就给他们家拉车,属于北京城里最知根知底的嫡系了,于是凡事都委托孟安去办。人家对孟安信任,孟安做事也卖力,从来都实实在在不克扣东家给的钱。这不,最近孟安就当上了大管家。
  说是大管家和大宅门,实际上院子没那么大,而全家除了老爷一家四口和一个丫鬟外,就孟安一个人,忙里忙外打扫院子,但好在钱给的更足了。孟安现在负责各种采买,这一家人挑费可不低,可谓是极其奢华,也不知道底子到底有多厚。
  日期:2017-04-01 18:17:00
  按说孟安这个活儿的油水可不小,可孟安是分文不贪,说要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钱。不过实际的好处倒不少,比如听东家说翻过年来开了灶就要开一家酒楼,现在已经让孟安去找地方了,到时候除了家里,外面这摊也交给孟安打理。走到大街上,各大买卖家见到都会尊称一声孟爷,可谓是风光无限。而外面人都说孟安现在飞黄腾达了,就连小六也放下了戒备,要是真是坑人骗人的怎么会下这么大的本钱。

  孟小六虽然吃得好,但他还是想自己做点什么小买卖,不过没了本钱也只能作罢,这几天被孟安给安排到当铺当学徒。这家名叫盛隆典当行的当铺在西四牌楼,门头不大却与孟安多有往来,孟安目前是他们店里最大的主顾,很多死当的古玩字画瓷器玉器孟安都会留下押金,拿回去给东家瞧。关于孟安的东家一家人倒是神秘,别管孟安在市面上混的多么风生水起,这家人却名不见经传,压根不出门,凡事都靠孟安出面,故此谁也没见过。

  留下孟小六,那主要也是为了让孟安照顾他们生意,北京当铺千千万,人家也不少这一家,想要常来常往必须拉上关系。孟安说等开了春就让小六来自己的酒店帮忙,上阵还需父子兵,店里总要有个自己人看着,小六这孩子鬼点子比较多,人也机灵正好自己看着他,别走上了歪门邪道。
  日期:2017-04-01 19:31:00
  小六一大早就去了当铺,今天第一天上工,特地收拾利索弄了个干干净净。当铺这边给小六开着工钱,虽然是小伙计的价格,却也比学徒分文没有要不知道好多少倍了。当铺的老板小六前天就在孟安的带领下见过了,他是个三十五六的山西人,人叫王定一,人家都叫他王老蔫或者王老西。个子不高,肚子不小,戴个大厚玻璃金丝边眼镜,平时不言不语的看起来也算是憨厚老实,可若是有心观察他的眼睛,不经意的一撇就能让人发现他的精明强干。

  山西人在北京三样干得最多,当铺钱庄油盐店。山西人精明强干,省内又相对富裕,除了灾荒之年不少走西口的,能留在家里的多少都有点底子。而山西人的钱庄票号的生意更是遍布全国,多少家连号庄票可全国兑换,比洋人的银行都好使。
  山西人干钱庄认票不认人,而且不存在倒闭拖欠的问题,遇到大灾荒或者家道中落的挤兑风波,就是砸锅卖铁也把钱给补上,端的是信誉第一。所以不少江湖人士就认山西人的钱庄,觉得保险,生意人也同样如此。
  当铺更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如金楼银楼一样,不趁点家底买卖就开不了张,收起宝贝来、钱没数。干这行利息都是小钱,要讲究口小腚大,意思是你来当东西我就很压价,可别人要在这里收宝贝淘宝贝就不是这个价了,且得赚上一笔差价。别小看这当铺,早年间全是清宫里的内务府和大太监参股,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水最深的是油盐店,你想针头线脑的油盐店有多少赚头,就算山西老陈醋让人再爱吃也没多大油水啊,可油盐店老板吃穿用度一点也不比大买卖家的差。原来这油盐店以前也有吏部和宫里的关系,主要来钱的手段就是靠买官卖官。你有钱想混个举人亦或是弄个顶戴光宗耀祖,那就得找山西人开的油盐店。民国之后,山西人就和北洋政府勾搭上了,任你改旗易帜,人家官场买卖依然做的风生水起。

  所以山西人精明有钱,这是有讲究的,要说北方人里谁最会做生意,当属滑不溜丢的山西人。
  日期:2017-04-01 19:41:00
  小六来到当铺,掌柜的给拿了长袍,换上店里的衣服就算正式上工了。刚开始肯定不会让他直接去做买卖,跟着一个叫王三胜的小子在店里端茶送水迎来送往,每天上板下板挂幌子,总之就是干些杂活。
  干了几天,性子豪爽的孟小六就跟王三胜混熟了,中午头里买了两块橘子味儿的药糖,趁着不忙跟王三胜倚在门口聊起了天。

  “三胜,你家哥仨啊?”
  “哥儿四个,上面俩哥哥下面一个兄弟。你家呢,就你一个?”王三胜点点头道。
  “对,就我一个,不过我有俩拜把子的好兄弟。”孟小六挠挠头道:“可你既然是老三,为啥掌柜的叫你二娃子?他不是你叔吗?”
  王三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山西人一般叫小年轻的伙计都叫二娃子,意思是有点楞有点傻。”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我看你可不傻,唉,对了,你自家的买卖,你怎么不去柜上,老在后院和前面打扫卫生干杂活算是怎么回事?”孟小六不解道。
  王三胜一听这个来了劲,话匣子就此打开了:“小六,你这就有所不知了,你看咱们的店里和别的店做生意有什么不同啊?”
  日期:2017-04-01 19:48:00
  “这.......这我说不上来,但,是有些不一样。”孟小六挠着头思索着,接而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无论是当东西的还是赎当的,亦或是来捡漏买宝的,实际上都是咱们的主顾。可咱们对他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还有为什么咱们的柜台这么高,还都有挡板栏杆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