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重新认识一个真实的武松,兼批金圣叹。》
第18节

作者: 柳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潘金莲的变化非常之大,非常之快!从刚刚在大户家出场时候的坚贞女子,到婚后依然梦想爱情的、不安分的少丨妇丨,又毅然出轨他人的不忠妇人,到最后杀死丈夫的罪犯。整个身份的变化过程,让人目瞪口呆。
  正是因为这个变化过程非常之快,所以,一般读者都很简单化的认为,潘金莲就是一个天生的**!
  之所以说,这种简单的论断是错误的,是因为这种评论方法首先忽视了,人生发展的基本要素—社会环境。
  中国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说法虽然未必完全符合一些人的胃口,但是,这句话里,有非常合理的逻辑。如果我们只关注一辆车的性能,而不关心一条道路的状况,怎么能判断出,这辆车是否能够,沿着当前的道路走到终点呢?
  在我读武松兄弟和潘金莲的故事当中,能深深的体会到他们三人的,痛苦的悲剧人生。
  武大的痛苦和悲剧是比较明显的。他的一切悲剧源头,都来自他丑陋的外表。但是,这能怪他吗?谁愿意天生那么丑呢?武大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出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相貌!这是老天弄人啊!我在文字中,一直在揭露武大内心的阴暗,但是,他内心的阴暗从何而来?不都是社会的歧视导致的吗?
  潘金莲又何尝不是呢?她一开始使女的奴才身份,就导致了她无法获得任何自由!包括追求爱情的自由!她的生活完全是社会强加给她的!虽然她有着超出常人的美貌,但她和武大一样,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只不过,她比武大多了一颗不安分的心,这颗心,让她不肯逆来顺受!但是她又找不到人生的正确突破口,最终以犯罪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得到了一个永世洗脱不掉的骂名!
  对于潘金莲的评价,在许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而且把潘金莲心理变化的过程,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得出了一个必然的结论。这些工作,前人已经做的很好了。我无法突破前人的窠臼,所以,对潘金莲的心理变化,我暂时不想分析。

  日期:2017-11-14 13:11:49
  我在这个帖子里,只想把潘金莲出轨之前,及变成罪犯之前的形象,写给大家看。
  在我帖子一开始的时候,我给朋友们介绍了一首诗。那首诗的主人公是谁呢?现在,我告诉你。这首诗中,描写的主人公,名字叫做:潘—金—莲。
  朋友们不要以为我胡说。我把书中的文字摘录如下:
  【那妇人独自一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看那大雪。但见:
  万里彤云密布,空中祥瑞飘帘,琼花片片舞前檐。剡溪当此际,冻住了猷船。顷刻楼台如玉,江山银色相连,飞琼撒粉漫遥天。当时吕蒙正,窑内叹无钱。】
  作者很明确的说,是潘金莲站在帘下,看雪。
  如果是潘金莲,飞琼撒粉的比喻,是符合主人公年轻女子的身份的。那么潘金莲读过《寒窑赋》吗?应该读过。《寒窑赋》在古代纯属于通俗读物。认识字的人,读过它,不稀奇。另外还有一个证明:—“花木瓜”。这是潘金莲后来骂武松时候,出现的话。书中潘金莲自己给出了解释,就是“空好看”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绣花枕头。
  如果不是潘金莲自己给出了解释,有多少人知道“花木瓜”的含义呢?我想,普通没文化的人,是不大可能知道的。因为这是文人之间彼此调侃的典故。出自周必大《游山录》:“汪彦章与王甫太学同舍。貌美中堂,彦章戏之花木瓜。”
  从潘金莲知道花木瓜的典故来看,她一定是认识字的人,不单是认识字,恐怕还真读过不少书。这种典故,没文化的人未必知道。就像我一样,要不是查资料,还真不知道“花木瓜”是啥意思。能知道“花木瓜”的人,知道吕蒙正的《寒窑赋》一点都不稀奇。从这一点来看,潘金莲恐怕还真是一个挺有才情的人。
  现在唯一的疑点就是“剡溪”。这是浙江的一条河,也是一个地名。潘金莲怎么会想到这个地方呢?她现在住的地方是山东阳谷县啊。所以我猜测,剡溪,可能是潘金莲的故乡。潘金莲一出场的时候,书中对她的介绍很简单:【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
  使女,是下人。若是父母都是下人,孩子出生以后,自然就成为了这大户家的下人,也就是家生的。否则,使女大多是买来的。那么书中没有提到她的亲人。假如,潘金莲是买来的使女,那么她未必是清河县人。
  另外,诗中出现的“琼花”,也是生长在江浙一带的植物。这个“琼花”与“剡溪”,不是孤立存在的。

  日期:2017-11-14 19:27:47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你想多了。作者在书中经常有诗词出现,往往都是作者自己的评语。这首诗,也许是作者自己的观感。
  不!不是这样的。估计作者就怕读者误认。作者把自己的观感,用诗的形式,已经提前写出来了,书中的文字是这样的:
  【连日朔风紧起,四下里彤云密布,又早纷纷扬扬飞下一天瑞雪来。怎见得好雪?正是:
  尽道丰年瑞,丰年瑞若何?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

  看见了吧?作者自己的观感,与书中人物的观感。作者自己区分的很清楚,明明白白的告诉了读者。
  而金圣叹为了打造潘金莲**的形象,故意不加区别的全部删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