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青藤记》
第22节

作者: 枕岫凭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2 20:32:07
  第六回 严嵩返乡  (3)
  徐渭疑惑望望青藤道人。那道人笑道:“你曾拜王守仁高足季本季明德为师,习兵法和阳明心学。哈哈!你徐渭如此聪慧过人,那王守仁恐对你格外欣赏。”
  “恩师!徒儿确拜季本先生为师,但那阳明先生许多年前便已故去,何来那王守仁喜爱徒儿之说?”徐渭问道。

  青藤道人手捻须髯摇摇头,道:“徒儿,你真以为贫道不知?”
  徐渭正欲搭言,那江山忽走进来,道:“徐大哥,道长,不知两位还需几日?江山在这道观里实是闷得难受!”
  “哦,江壮士,”青藤道人道:“我已悉数传授完毕,你二人想必急于去投那卢镗,既然如此,今日便可上路。”
  “徐渭!青藤门人虽不似那江湖武林中人,讲究惩恶锄奸。但也须将本门技法用在正途,你心中志向贫道清楚,但愿本门之学可助你一臂之力。好自为之吧!”青藤道人对徐渭道。
  “那恩师…。?”徐渭问道。
  “哈哈!贫道云游四方,潇洒自如。适当时候,贫道自会再来找你。”青藤道人笑道。
  徐渭点点头,赶忙向青藤道人深施一礼,道:”恩师!蒙恩师教诲,徒儿拜谢恩师。望恩师保重。”

  “那几册本门要诀,你保存好,需勤加习练!”那青藤道人叮嘱道。
  “徒儿谨记!”徐渭答道。
  江山也向青藤道人施礼道别,之后便与徐渭离开金华观,继续赶路。
  这一日,兄弟二人来到浙江巡抚府衙前,徐渭向府衙门前差役递上卢镗名帖,说明来意。不多时,卢镗从府衙走出,徐渭赶忙施礼,道:“晚生徐渭携结拜兄弟江山拜见卢大人。”
  卢镗还礼,笑道:“徐先生一路辛苦,请衙内一叙。”说罢,便将徐渭和江山让进府衙。
  府衙内落座后,徐渭向卢镗引荐过江山后,道:“我兄弟二人先去福州投奔卢大人,后听闻大人已到浙江,便星夜兼程赶来,我兄弟二人愿为抗倭尽绵薄之力,望大人收留我兄弟二人!”

  卢镗笑道:“有徐先生和江壮士相助,朱大人如虎添翼。哦,徐先生,此番来浙江乃是巡抚大人朱纨急调本官前来商议抗倭之事。”
  此时有衙役来报,巡抚朱纨外出巡视归来。卢镗赶忙招呼徐渭、江山参见朱纨。徐渭观那朱纨,五旬上下年纪,中等身材,清瘦但神采奕奕,颇有威仪。卢镗向朱纨引荐徐渭和江山,朱纨招呼几人一同到后堂叙话。
  几人落座之后,朱纨向徐渭道:“卢大人曾向本官提起过徐先生,说徐先生颇有韬略。本官欲向先生请教,对平剿倭患有何高见?”
  徐渭听罢点点头,见这后堂内墙上挂一副海防地图,便走到地图前仔细端详,见六横岛与双屿港处被着重圈出,略作思考,道:“晚生听闻浙江本地富商常与那倭寇私下往来,做那走私勾当,故此地必有那倭寇耳目。若朱大人以浙江兵马征剿倭寇,恐有人暗中报信,走露风声。倭寇若有防备,便少了胜算。晚生料朱大人急调卢大人来浙江,想必是欲起福建兵马沿水路突袭倭寇!”
  朱纨和卢镗对视一笑,点点头,示意徐渭继续讲。
  徐渭道:“倭寇于双屿港等地经营多年,又有佛郎机人相助,想必工事坚固,训练有素。若不知晓岛上防御,贸然出击,恐无胜算。依晚生看来,当务之急乃是暗遣人深入双屿港,探清倭寇底细。”
  朱纨听罢点头称赞,卢镗笑道:“徐先生,朱大人确有意起福建军马突袭双屿港,故急调本官来浙江。至于遣细作深入双屿港打探一事…。哈哈,徐先生,朱大人也正有此意。只是暂无合适人选。”
  注释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师从王守仁。官至长沙知府。
  双屿港:位于舟山群岛南部的六横岛与佛渡岛,被葡萄牙等地商人辟为商港。
  日期:2017-08-04 23:18:59
  第六回  严嵩返乡 (4)
  “若两位大人信任晚生,晚生愿往!”徐渭施礼道。
  “徐先生,深入虎穴,凶险异常,徐先生乃一介儒生,若徐先生前去,恐…。”朱纨忧道。
  “朱大人,晚生愿效绵薄之力,何况晚生通晓倭奴语言,易混入倭奴中刺探军情。请大人恩准。”徐渭道。
  朱纨点点头,望着卢镗道:“卢大人,意下如何?”
  “徐先生,朱大人与本官已有一策,可使人混入双屿港刺探军机,正愁无合适人选,既然徐先生执意前往…。那就有劳徐先生了。详细方案我等可再详谈。哦…。本官曾在分宜县见过工部左侍郎严世蕃,在他处见识过参照佛郎机战船样式仿制之船只及火器,端的厉害。若那倭奴大量装备,则对我军不利。徐先生此去,需对此格外留意。”卢镗道。
  听到严世蕃被卢镗提起,徐渭眉头轻皱,心下暗自念叨:“严世蕃,严嵩…。”
  话说严嵩留下严世冲后,与慧池和尚和云腾道人等众人继续赶路,这一日已进江西地界。正在官道上行进,远远听得后面隐约有马蹄疾驰的声音,众人回头观看。还是慧池和尚眼尖,喊道:“是云逸真人!”

  果然,一人一骑渐渐离近,确是云逸真人。那道人想必是一路疾行,道袍已湿透,面上挂着一层尘土,混着淌下的汗水,已形成一道道泥斑。他向慧池和尚及师弟云腾道人互相施礼致意后,翻身下马,走到严嵩轿前,躬身施礼,道:“贫道云逸,参见严相爷!”
  轿帘掀起,里面传来严嵩的声音:“真人,从何而来?怎知老夫在此?”
  云逸真人赶忙答道:“贫道来迟,请相爷赎罪!那日,贫道与慧池大师在袁州城外栖隐寺匆匆分别后,贫道本欲即刻入川跟随相爷左右,怎奈突然身染恶疾,一病不起,误了行程。几日后痊愈,再赴四川,入川后却得知相爷已启程赶往江西,贫道便日夜兼程,一路赶来!”
  “哦…。真人一路奔波劳苦,请随老夫一行一同上路吧!”严嵩道。

  “遵命!”云逸真人说罢,便随严嵩人马一同前行。
  慧池和尚与云逸真人并马而行,慧池向云逸真人递过一支水袋,“道长,饮些水吧,一路辛苦。”慧池和尚道。
  云逸真人道:“谢大师!哦…。不知少林静庵禅师现在如何?”
  “唉!静庵禅师已圆寂了。新任少林主持乃是小山上人。”慧池和尚答道。
  云逸真人听罢点点头,问道:“严相爷此行是往江西分宜故里么?”

  “正是,相爷欲到分宜县家中祭拜下严家祖先。”慧池和尚道。
  “哦…。”云逸真人暗想:看来又要再去一次毓庆堂了。
  严嵩一行人一路兼程,这一日来到分宜县介桥村口,张彪已早早在村口等候。见到严嵩人马过来,张彪赶忙策马赶到严嵩轿前,翻身下马,躬身施礼,道:“相爷,张彪参见!”
  轿中严嵩问道:“张彪,世蕃已收到消息?”
  张彪凑到轿子侧面,在侧帘旁轻声道:“禀相爷,大公子已收到川内万寿堂苍鹰传书,知相爷回乡,大公子已在毓庆堂等候相爷。”
  “好,我等即刻上路!”严嵩道。
  张彪加入队伍,与众人一同向村内毓庆堂行进。严世蕃已站在毓庆堂外毕恭毕敬等候自己父亲。严嵩下轿,望望严世蕃,严世蕃赶忙施礼,道:“孩儿拜见父亲!”
  这父子二人已多日不见,严嵩仔细打量一下严世蕃,神色凝重,欲言又止。严世蕃似乎察觉到严嵩有一丝异样,便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严嵩道:“世蕃,你且招待诸位侠士歇息,准备酒席。老夫要去祠堂拜祭先人。”
  “孩儿遵命!”严世蕃答道。说罢,和云逸、云腾及慧池等众人打过招呼,带领大家下去休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