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青藤记》
第35节

作者: 枕岫凭潇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严家父子爪牙众多,官场、商帮和江湖绿林皆有,贫道想搜罗严氏父子爪牙名单,将来依照名单各个击破,可削弱那父子二人势力。只是那父子二人狡诈多端,贫道隐约感觉那父子二人并未完全信任贫道。”云逸真人道。
  “道长多加小心!时候不早了,道长快回严府,免得那父子二人生疑。”徐渭关切说道。
  云逸真人匆匆别过徐渭,施展轻功,便瞬间不见踪影。
  日期:2017-09-23 10:59:14
  第九章 徐渭贺寿 (7)

  徐渭独自一人回到馆驿,此时卢镗等人早已休息,徐渭穿过回廊,往自己寝房走去,经过江山寝房门口时,见房门大开,借灯光望去,见江山敞胸露怀斜倚在床边,旁边有随从在一旁侍候,房内酒气弥漫。
  徐渭眉头一皱,走进江山寝房,问旁边随从,道:“江山这是和谁去饮酒了?”
  旁边随从略显局促,轻声道:“他独自到京城勾栏之地去饮酒,回来时,栽倒在门口,是小的看到,便将他搀扶进来。”
  “他初到京城,怎知勾栏之地在何处?”徐渭问道。
  那随从尴尬说道:“这江壮士让我去打听京城何处有寻欢作乐之地,小的找人打听后告诉江壮士,他便独自一人去了。”
  徐渭叹了口气,走到江山身边,那江山已是一副醉态,微闭双目,满嘴酒气。
  徐渭喝道:“江山!你看看我是谁!”
  江山缓缓转过头,睁开双目,见到徐渭,笑道:“徐大哥!哈哈…。”
  “你去那烟花柳巷消遣去了?”徐渭怒道。
  “徐大哥!那里的小娘子们个个如花似玉,妩媚俏皮,兄弟我好不快活!哈哈…。”
  “啪!”江山脸上挨了徐渭一记耳光。打得江山顿时清醒,也吓得旁边那随从赶忙溜出房间。
  “徐大哥因何发怒?”江山捂脸问道。

  徐渭看到江山母亲临别时交给江山的那半块玉牌穿在一条细绳上系在江山颈上,便一把将那玉牌扯下,道:“你母亲将你托付于我,盼你从军报国,建立功业,不是叫你来寻花问柳的!”
  江山看看被徐渭托在掌中的那块玉牌,道:“徐大哥,小弟二十多岁了,长在深山老林,从未尝过女人滋味。小弟只是去喝个花酒,徐大哥不必如此动怒。何况抱几个女人吃酒,并不耽误小弟上阵杀敌、报效朝廷。”
  徐渭心中暗道:这江山虽是忠勇孝义之人,却也难抵花花世界之诱。
  看徐渭站在那里叹气,江山也觉尴尬,便道:“徐大哥,小弟…。小弟知错了,请大哥莫再动怒。”
  “将来为兄做主,给兄弟讨一房贤妻。莫再去那勾栏之地!”徐渭正色道。
  “小弟遵命便是。”江山答道。
  徐渭离开江山,回到自己寝房。躺在床上,想到江山方才酒醉丑态,心中不免厌恶。但转念想起江山悲惨身世,便又觉他可怜。徐渭心中暗想:此次若严嵩遣自己去塞外边关,协助抵御鞑靼,便带上江山,也许可借此机会寻访江山生身父母下落。
  但徐渭忽想起,那日江山养母曾言“若江山去塞外边陲从军,便不答应”。徐渭当时便觉蹊跷。
  脑中虽有疑团,但终究多日奔波劳顿,徐渭已甚是乏累,便沉沉睡去。
  注释:

  勾栏:宋元时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后来指Ji院。
  日期:2017-09-24 13:55:12
  第十章  宣府献策 (1)
  一连几日,卢镗忙于将押解进京的六横岛囚犯交付刑部,并办理诸项事宜。而江山则与少林众武僧切磋武艺。徐渭闲来无事,便在京城各处游赏名胜古迹。
  这一日,徐渭正在街上行走,忽听身后有人唤他,转身一看,是两位健壮汉子。
  这两人走到徐渭身边,轻声道:“徐相公,我二人是严府家仆。严相爷命我二人请徐相公到府上一叙。”
  徐渭一愣,略加思索,便答道:“好!请两位前面带路。”

  那两名严府家仆引着徐渭来到严府后门,恰巧严嵩从府中走出。而严嵩穿一件灰色布袍,腰系丝绦,不似威严傲然的内阁首辅,倒像是一位教书先生。
  严嵩见到徐渭,笑道:“徐渭,今日天气晴好,老夫欲往京西游赏,可愿同往?”
  徐渭心中诧异,但转念一想,这倒是接近严嵩的好机会,便答道:“晚生愿往!”
  “哈哈,好!请!”严嵩向旁边一指,有严府家丁牵两头毛驴正在一旁等候。
  徐渭心中暗奇,但也不便多问。

  此时严嵩在家丁搀扶下,骑上毛驴,对徐渭道:“在京师闲暇时,老夫会微服出行。平日官服锦衣,拘束太多。不如这般轻松惬意。”
  徐渭点头,也骑上毛驴。共有四名家丁在一旁跟随侍候,一行六人向京西行进。
  一路之上,民居商铺渐渐稀疏,已远离京师繁华之地。眼前河渠纵横、绿树婆娑,
  如画风景令徐渭心旷神怡。
  正在观景,旁边严嵩插言道:“徐渭,你可知这里曾是古战场?”
  说罢,严嵩手指前方道:“眼前这座山名叫瓮山,你看此山以北隐约还有一座山。”

  徐渭依严嵩手指方向看去,点点头。
  严嵩又道:“那山名叫‘望儿山’。相传当年宋辽交战之时,契丹人南下,杨门众将率宋军抵御辽人,宋军营地便在‘望儿山’一带,而那佘老太君,常在山上登高远眺,为子助阵。此山便得名‘望儿山’。”
  徐渭听罢,忙道:“受教了!”
  望望四周风景,徐渭又道:“晚生观这瓮山一带,风景宜人,山前这湖泊周围柳浪如烟,颇有江南神韵。”
  “哈哈!徐渭,这湖泊纵横十里,名叫‘西湖景’。如你所言,此处山水如画,确有江南味道,老夫常来此处游赏。”严嵩笑道。
  正说之间,眼前出现一座小村庄。

  “此庄唤做‘六郎庄’,相传杨六郎杨延昭曾统军在此歇脚。今日,你我二人也在此处歇歇脚吧。”严嵩笑道。
  来到庄外,严嵩命家丁在庄外等候,自己则从家丁手中接过一只布袋后,与徐渭步行进庄。来到一处茅舍外,有一位中年文士正在门外,见到严嵩,赶忙施礼笑道:“介溪先生,人皆到齐,先生请!”
  说罢,那文士又向徐渭施礼。徐渭虽心中疑惑,但赶忙还礼,随严嵩向内走去。
  茅舍内布置得如学堂一般,有七八位与徐渭年纪相仿的文士模样之人已落座,屋内高处悬匾“知行合一”,徐渭看罢大惊:此乃师公王守仁之论。
  正在惊诧,引他入茅舍的那位中年文士对徐渭道:“先生请落座。”
  徐渭便拣个空位坐下,此时,严嵩走到前方,向众人打过招呼后,开言道:“诸位,许久不见,今日我等再论‘阳明心学’。”
  说罢,严嵩便滔滔不绝讲了起来。开始时,徐渭还充满疑惑,但渐渐徐渭也同旁人一样,听得入神起来。原来,严嵩是在此处讲授王守仁之说。
  徐渭师承季本,也是阳明心学一脉,但今日听严嵩讲授阳明心学,又有所悟。严嵩旁征博引,高谈阔论,甚是精彩。徐渭心中暗暗称赞:这严嵩确是深得阳明心学精髓。
  过了约半个多时辰,严嵩讲毕,众人喝彩。有人提出不解之处,严嵩一一作答。而后,众人向严嵩相约下次讲学时日后,便渐渐散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