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哪些传统手工艺》
第15节

作者: 三颗雪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的礼物是一块寿屏玉雕,祝爷爷笑口常开。”
  老三代表的自然是老三一家,捧一枚白玉,面米粒大小的寿字密密麻麻,各有姿态。赏心悦目极了。

  这礼物不错。
  寓意深长。
  老爷子笑得很开心,刚才的满面红光犹在。
  “收好,收好,哈哈哈,子贤孙孝,都摆在我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趁着刚才一段时间,赵纶潜出宴会厅,把装千鲤的礼盒取了过来。
  “祝爷爷福如东海,寿南山。这是一枚核雕。”

  赵纶满脸神秘,揭开礼盒。
  听到核雕二字。
  众人皆是将目光投向席间的一位鹤发老者——阎老先生。
  作为核雕界的泰山北斗,虽然阎老先生已经封刀五年,但如今……阎老先生往昔的作品还是被炒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
  赵老爷子酷爱阎老先生的核雕作品,收藏了两三件,整日观赏把玩,爱不释手。
  如果赵纶要送核雕,那么一般名师的作品,都不如阎老先生。
  如何拿得出手?
  虽然老爷子明面不说,但送礼过程,在场宾客都看着啊。
  老二能不能担大梁,从给老爷子送礼物这方面,也能看出一二。
  世事洞明皆学问,在华夏,送礼要讲究的学问多着呢。从窥人,也不算过分。
  不过,老二这件寿礼,选得很糟糕啊!
  ‘肯定有人在心里黑我吊儿郎当……送礼太随便,烂泥巴扶不墙。’
  赵纶嘴角一扯,不好意思,这次有真·宗师助阵,你们要失望了。
  ‘哎,这种有高人助阵的感觉,真爽!’
  赵纶戴指套,全程带着笑意,不紧不慢的取出核雕作品:‘千鲤’。
  最先眼神一凝的,是核雕界的泰山北斗,阎老先生。
  他扶了扶老花眼镜,深沉的思考着。
  “阎老哥?”
  赵老爷子红光满面的鉴赏把玩了一阵,爱不释手,又递给阎老先生品鉴。

  这是专业的。有公信力。
  “嗯。”
  阎老先生对核雕都有种特别的感情,只要是核雕作品,他都会十分尊重的戴指套,拿起来端详。
  在他每眼里,每一枚核桃,都是精灵。
  “不得了啊。千鲤化龙,好一幅非凡的景象。
  胸有丘壑,刀下藏乾坤。宗师手笔,堪称宗师手笔。
  不过,这行刀的技法,怎么看起来好陌生?”
  阎老先生疑惑的取下老花眼镜。
  毫不客气的说,当今业内核雕名师,谁没登门拜访,请他指点过一两次?
  勤劳的核雕师甚至一年来拜访数次。
  但千鲤表现出来的行刀技法,以及下刀的特点,印象竟然从来没有见过?
  “哈,连阎老都不吝称赞的核雕作品?”
  在场宾客和旁系成员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
  会不会是怕赵纶丢脸才这么说的?
  也不对,作品好坏,眼底下一看,能分辨。
  而且阎老先生怎么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估计真是名副其实的品核雕。
  ‘胸有丘壑,刀下藏乾坤。’
  这句诗本是用来形容阎老先生。

  现在,阎老先生却转赠送给了他人?
  稀罕了。
  众宾客远远的看着。
  金陵是赋闲官员的养老院。市场广阔,为核雕提供了肥沃土壤。

  加之阎老先生几十年带领,使得核雕的热度一时无几。
  被阎老先生称赞为宗师手笔的这位核雕师,怕是从今天起,要一炮而红,备受核雕把玩界追捧了。
  “落款呢?”
  阎老先生突然拆掉老花眼镜,颇感兴趣的问道。
  “宗师没有落款,也不让透露。”
  赵纶神神秘密的说道。

  在严厉得让他敬畏的爷爷和阎老先生面前卖关子,二十二年还是头一次。真刺激。
  “不透露也无妨,那位宗师年纪应该我小很多。了不得。了不得。”
  阎老先生欣慰的笑了,脸皱纹舒展。
  能在活着的时候,见到另一位核雕宗师出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只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时间过得真快啊,赵老弟……”
  “我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把篆刻刀,雕着雕着,竟然把青丝都雕成了白发,把白净少年雕成了鸡皮老翁……”

  “有时候常常想,什么时候这门传统技艺才会继续绽放烨烨光彩呢?
  活了一辈子,半只脚都要跨进墓地了。最放不下的,不是家产,也不是子孙后辈,而是这一门技艺。
  想看到它走进大众,想看到更多的核雕师名流出现。想看到它走出国门,让外国人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有很多愿望,从拿起篆刻刀那一天起,开始憧憬了。
  六十四年一晃而过,这份憧憬,依旧揣在心里,从没变过……”
  说到这些,阎老先生竟然有些泪目。

  他对核雕这门技艺,爱得深沉。
  赵老爷子抚了抚阎老先生的后背,以示安慰。
  同为了年纪的老前辈,他们曾经为了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义无反顾的扎进洪流。
  一个专注精神明传承,一个致力于物质明建设——
  赵老爷子心系家国,一头扎进建设国家的洪流,历经十年磨难,改革开放,又熬过了国家最艰难最蹒跚的九十年代。五十载,初心未变,直到退休。
  阎老先生的路,也十分坎坷。

  曾经,有整整七年,他都是靠媳妇养着。
  曾经,国家忙着建设经济,完全没法顾及这些传统技艺……
  当年的手艺人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系,没有办法,纷纷离开了。
  只剩下阎老先生和几位同仁初心不改的认准了这条路,终于熬出了头,以一件核雕作品,斩获了巴黎万国博览会金奖。

  两人都堪称国士无双,民族脊梁。
  “阎老哥现在心安了吧?继往开来的人出现了。”
  赵老爷子和蔼的笑道。
  终于是了却了阎老哥的一个心结!
  “诶,这哪是继往开来,我不如他。我唯一的优点,恐怕是这几十年的阅历了。其它的,不值一提。”
  阎老先生摆摆手,发自内心的高兴。
  虚名什么的都不重要,能雕刻出千鲤的核雕师——秦淮的那份技艺,连阎老先生都挑不出毛病。
  何况,阎老先生也不是矜持长辈身份的人。
  真名士。高风亮节。
  见状,赵纶有点想把秦淮的底细抖出来。
  险些脱口而出。

  这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怎么忍心欺瞒呢?
  然而秦淮一直没有允诺。
  赵纶也不敢造次。
  其实秦淮又何尝不是心里有暖流淌过?感觉灵魂都在发烫——在各行各业里,华家从来不缺赤子心诚的国士。

  只是盛世还没来,他们有些孤独,孤独却坚定的行走在为盛世开太平的路,背影悲壮。
  ‘过些时日,亲自登门拜访前辈。’
  秦淮暗暗说道,实在是今天的任务还要完成,一旦跳出来,到手的和田玉飞了。
  只能暂且忍一忍了。
  随后,宴会正式开始。不愧是名门,连盛菜的碗碟,都是名窑烧制的,青花烙瓷,素雅淡洁,与盘美食相映成趣。
  宴会结束。
  任务完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