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哪些传统手工艺》
第47节

作者: 三颗雪梨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秦淮也知道,宗师级的作品,并不容易。
  为了第一件核雕,秦淮放弃了福利。
  而为了第二件作品,秦淮差点猝死!
  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秦淮付出了不少艰辛。
  “有药味了……居然有点香。”
  商雅从卧室走出来,被暖宝宝烫得脸颊红润,而空气当归与其它药材的味道,也对血液循环有促进效果,烤得商雅浑身热烘烘的。
  “现在还愿意熬药喝的人不多了。”
  商雅慨叹道。
  “是人心浮躁了,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医。”
  “怎么说?”
  见秦淮又要科普,商雅鸭子坐着,挺了挺胸,准备认真听讲。
  秦淮认真想了想。

  要把医的精髓解释出来,不是三言两语能办到的,遂从起源说起,娓娓道来。
  “其实,医学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而非医和西医。
  直接说西医,是在无形把医推向西医的对立面,是在葬送医的地位。”
  商雅颔首,认真倾听,准备偶尔配合着说两句六六六。
  “所谓医,是一种传统医学。
  古代科技不发达,只用尝百草,不断调理,总结经验来获得医理,对抗疾病。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千年,不知死了多少厉害的医,但也正因为他们的牺牲,使得各种草药的药性药力都被记录下来,医医理也涵盖了日常伤病的方方面面。集大成者是《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
  “再说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自显微镜出现,列·虎克发现细胞开始,便飞速发展,建立了一连串以微观细胞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理论,这些理论,无疑医更精准,更科学。”
  秦淮话题一转,把现代医学和医放在一起对讲述。
  “不是讲医精髓吗?怎么开始吹现代医学了?”
  商雅柳眉轻挑,微微诧异,戳了戳秦淮的腰。
  她以为秦淮要开始鼓吹医有多么厉害呢。
  譬如,能治不治之症,能起死回生,更有流传了千年、具有神效果的老方等等。
  但没想到,秦淮竟然反手一波骚操作。
  秦淮往沙发外挪了挪,让商雅够不到他,继续解释:

  “我之所以不神话医,是想让医真正的被理解,它不是仙术,不是都市异能。”
  现在国人对医误解太深,平时不按医的理论来,一生病,吃胶囊、抗生素、打针、吊水、做手术,等真正要死的病来了,现代医学都救不了,突然想起医……
  医非常冤枉好么?
  一直背锅。
  “医只是传统医学,不是仙术的。扁鹊曾经说:‘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过来是:你病入膏肓、连老天都救不了,我也没办法,这波我稳着打,先跑……”
  商雅噗嗤一笑,秦淮的翻译总是怪怪的,但也增加了趣味性。
  “可是,医有很多都无法医治,而现代医学都能治,既然如此,还要医干嘛呢?医见效慢,还这么苦。”

  商雅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电饭煲,那里飘出的药味越来越浓了。感觉舌尖都在发苦……
  被商雅拆台,秦淮并未被打断思路,而是顺着商雅的问题,继续往下说:
  “对啊,你知道神医华佗吧?
  他首次发明了麻丨醉丨药,后来这药传到阿拉伯,再传入欧洲。
  华佗医术之高明,早在东汉末年懂得利用麻丨醉丨药麻丨醉丨病人的伤口进行手术。
  他这么厉害,直接割割割好了,为什么还要极力推广五禽戏以及养生之道呢?”
  秦淮反问,商雅接不话了。
  华佗的医术如此高明,还能全身麻丨醉丨剖腹割溃疡。
  为什么不推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要选择五禽戏?
  “因为这才是医的精髓啊。在日常生活便要注意阴阳调和,五行生养,不做伤害气血的事情,并用五禽戏让你锻炼,强身健体。如此,才能少进医院,甚至远离医院。”

  秦淮不无喟叹可惜,有些国人的思维简直令人发指,宁愿信一句‘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也不信理论完备的医。
  其实医的理论,退可养身,进可治大大小小的疾病,绝不是什么心理医学。
  千金药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可是有实实在在字记载的。
  而且,医能在世界最早使用青霉素,最早解决天花传染病,还用质疑吗?
  如今的人太急功近利。
  调养?不存在的。
  锻炼?不存在的。熬夜是常态。
  生病了?
  吃药打针吊水,再不行做手术,割掉病变部位。
  这种生活方式,总有一天身体会败坏到连现代医学也救不了!
  “真正的医,从来不是病来了才想起治。
  医术精湛如神医华佗,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慢慢养身体才是千金方。
  溃疡可以割,但不让溃疡出现,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吗?”
  秦淮也是无语,老祖宗想尽办法,连五禽戏都创作出来了,是力求不让我们生病,力求不让我们花钱破费,虽然过程长了一点,但若是从小注意这些,可以省多少麻烦?
  但现在的国人,通通不信,反而是愿意在医院花几千、几万。
  还不一定能找到症结。
  因为现代医学只管治病,有病变,才算病,而医是有病也治,有苗头防治。

  “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
  商雅突然兴奋得俏脸通红,似要变成秦淮的得意门生。
  “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医的观念留下来了,但行为没留下来。
  在华家患者的观念,看医生一定能治好,而且少花钱。
  但实际,能达到这种效果,是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十几年前,开始和医生配合,按照医的理念调理身体、锻炼身体……之类的。那时,医生的话,病人都能理解,也会照做,身体自然强健。”
  “若再生病,医们才会开处方,针灸……这样有配合的行医,往往一治好。”
  秦淮惊了。
  说得有道理。

  其实医是这么一回事,古代人几乎都懂医药理,不仅熟知药材的药性,还能拿药名入词写诗。
  如苏东坡、辛弃疾,都写过类似的诗词。
  由此可知,医的理念便是,治病非医生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治好了当前,可以高枕无忧,它需要患者和医生持之以恒的配合,共同对抗疾病。
  “这样看来,古代的医患相处模式,还真是令人羡慕啊。”
  秦淮满意的点头,这位徒弟有慧根,天赋非常不错。
  现在有人黑医,我评价医垃圾,难道得懂医?
  不好意思,你还真要懂一点!
  不需要精通,但你要理解医到底要告诉你什么,懂得怎么配合医生叮嘱。
  像你玩吃鸡,只有先懂了基本操作,你才能慢慢体验游戏乐趣,否则,这只是一个跳伞游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