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穷山村如何迅速脱贫致富》
第4节

作者: 山野小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林昌生说:“20元一天?太多了,这间小房子,哪里要那么多钱?来住可以,钱我们不要。”周玉香笑吟吟地走来说:“郭书记,你能想到我们家,是看得起我们,我们哪里还要村里的钱啊?”
  郭凤平说:“不光住,还要在你们家吃饭呢。所以是住宿10元,搭伙10元,你们不要客气了。”
  林昌生正在考虑的时候,周玉香笑着说:“搭伙,可以啊,我正好闲在家里没事干。”
  雷小波这时候才说:“不要专门为我做什么菜,你们吃什么,我吃什么。我也是农村里长大的,什么都能吃,只要能吃饱行。”
  说着三个人都笑了起来。郭凤平笑着说:“小伙子很朴素,也随和,不难伺候的。”周玉香笑吟吟地说:“看他样子,挺实在的。”

  林昌生打量着雷小波,问:“你老家是哪里的?”雷小波回答:“我是海林县的。”林昌生说:“海林县经济这里好多了,又是平原。不知你来这里过苦日子,习惯不习惯?”
  雷小波说:“我是来锻炼,学习的,不是来享受的,不管习惯不习惯,都要入乡随俗。苦点好,苦能磨练人。”
  郭凤平说:“林书记,玉香嫂,那你们聊,我还有点事,先走了。”说着推了跳板车走出院门,“呜——”地一声开走了。
  林昌生把雷小波领到堂屋里,在饭桌边坐下来说话。
  周玉香打开东厢房的门,手脚勤快地开始收拾起来。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床铺整理得清清爽爽,才把雷小波叫过来,说:“雷助理,你看看怎么样?是房子和床铺都小了点,委屈你了。”
  “不不,已经很好了。”雷小波不敢看她妩媚的眼睛,扫视着这间十平米左右的房间,满意地说,“这宾馆房间差不到哪儿去,太好了。以后,我要在这里麻烦你们了。”
  周玉香说:“既然住在这里,是一家人了,不要再说见外话。”
  林昌生说:“对,不要客气。你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只管跟我们说。”
  雷小波把一只行李箱,一个黑皮包拿进房间,对他们说:“安顿好了,我到村里去转一转,先了解一下情况。”
  “好好,晚早点回来吃饭。”周玉香热情地说。林昌生也客气地把他送到院门口:“晚回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村里的情况。”
  “好的,谢谢林书记。”雷小波走出林家小院,心里暖暖的,觉得这里的人还是热情好客善良的,不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而是绿水青山有良民啊。
  雷小波冒着酷暑,拎着一只小包,在村里的小路走来走去。一个组一个组地开始进行走访。每到一个组,他随机性地走进村民家,不论凳子干净不干净,一屁股坐下来,跟他们聊起来。他边聊边作着记录,在交谈,他了解到村里许多情况,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现在,雷小波见时间还早,向村委会走去。到了郭凤平家院门前,见院子的门开着,但底楼办公室的门还紧闭着,知道郭凤平还没有起来,转身走出去,沿着那条坑坑洼洼的山路,朝山坡最后两个村民组走去。
  静谧的村庄笼罩在第一缕晨光,远处的几声鸡鸣狗叫,震落了树叶晶莹的露珠。
  “坐在同一条板凳,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你的脚下沾染了多少泥土,心里沉淀了多少真情”。雷小波记着组织部门在培训大学生村官时,一个领导说的这句话,从报到的第一天起,开始践行起来。
  只走了两天,他脚的皮鞋底磨掉一层,薄得快要穿底了。家里条件好的大学生村官,都是开着车子去赴任的,那样工作起来方便多了。可我家里穷得连辆摩托车都买不起,别说买车了。而这个村里吧?我家还要穷,能指望他们给我买交通工具吗?郭书记都是骑的跳板车。还是以步代车吧,正好锻炼身体嘛。
  这样想着,雷小波弯下腰,伏下身,一步步吃力地往山走去。按照手机百度地图划出的全村分布图,山坡最面的两个组是第十二十三组。
  这里有些山坡的树不多,光秃秃的,真是穷山啊。雷小波还是边走边观察,这种山野兽是没有的,但蛇还是有的,所以他走路时尽量不靠路边走。弯弯曲曲的山路,看不到一个人影,也没有一辆车子,只有树林里的知了,仿佛在给他鼓劲一般起劲地叫着。
  走了半个多小时,雷小波来到昨天下午走到过的那个组,再往前走,看到山坡散落着十多处矮小破旧的房屋。他在手机百度地图对照着,这里是十二组。

  路边有一座破败的小屋,年久失修,墙皮剥落,屋顶的瓦残缺不全。门开着,说明里边有人。雷小波走进去,屋里黑洞洞的,看不太清。
  “屋里有人吗?”雷小波对里边关着的内屋门叫了一声。
  里屋悉悉瑟瑟一阵声音后,门开了,走出一个老妇,满脸皱纹。她咧开缺牙的瘪嘴,手遮凉棚看着他问:“你是谁呀?”
  雷小波说:“我是,村支书助理,来看看你们。”老妇仄着头说:“哈?助理?”这家人家真可谓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副烧饭的小灶,一张吃饭的方桌,什么也没有。地面是高低不平的泥地坪,高凸的部分被踩得光滑可鉴。

  “你们家几个人?”雷小波走到里屋门口,往里一看,见里面那张双人床躺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动不动,只有眼睛在眨动。屋子里扑出来一股难闻的杂味:有浓烈的药味,刺鼻的臊味,还有肉体的烂味。
  雷小波只是稍微皱了一下眉,转身问老妇人,“这是你老伴吧?他有病?”
  老妇还是下下打量着他,问:“你是谁家的儿子?我怎么没有看到过?”
  雷小波见里边脏得插不进脚,又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坐,到饭桌边掇了一张条凳,顿在里屋的门口。条凳满是灰尘,他也不擦一下,一屁股坐去。泥地有些坑洼,条凳的一只脚一滑,侧翻下来,雷小波冷不丁往后一倒,划着手,“哎呀呀”地叫一声,狠狠地跌了个仰八叉。

  “哎唷唷,这孩子,摔痛了没有?”老妇难为情地来要扶雷小波,“这地不平,一直没钱铺一下砖。”
  雷小波的后脑勺撞在门槛,痛得有些发麻。但他还是一骨碌爬起来,没有拍身的泥土,也没有擦手的灰尘,把条凳顿好,小心地坐下,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边问边记起来。
  “我是村支书助理,来为村里办事的。”雷小波亲切地说,“你老伴生的什么病?怎么不弄去医院看呢?”
  老妇见他真的又记又问,才在床沿坐下,还没有说话,眼睛一红哭起来。她伸出粗糙的手背,去抹眼泪。
  雷小波赶紧拿出包里的纸巾,递给她两张,心头软软的也要来泪:“阿姨,不要伤心,你有什么苦,尽管跟我说,我替你们办。”
  他知道这个妇女看去老,其实可能还不到六十岁,是穷困和劳累才把她磨得这么老的,所以用城里人的称呼,叫她“阿姨”。
  阿姨听他这样说,更加感动。她抹干眼泪,向他倾诉起来:“小伙子,你我们这里的村干部还要好呢,他们从来没有来看过我们。我们家四口人,我叫朱亚芳,我老伴叫孟学金。我们两人都快五十岁了。本来,我们两口子种种田,日子还过得可以。我家两个儿子都在外面读书,一个读高,一个读初。可是前年,我老伴突然风,瘫在床不能动,我只好在家照顾他。大儿子前年考取大学,但没钱去,放弃了,他不舍得,在家里哭得什么似的。我这个做娘的,看着也心疼。可我除了眼泪,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