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37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面的山坡上,一个瘦削但挺拔的老人,慢慢的走了过来。
  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驴友?而且还是一个人,也没带任何装备。算了,不管他,自己什么稀奇古怪的情形没见过,何况一个老头。还是继续打坐吧。
  道信大师见法融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依旧在那里坐得稳稳当当的。你不搭理我,那我去搭理你该行吧。

  于是道信大师走到法融身边问道:“小师父,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法融坐着答道:“坐禅观心。”除了禅宗之外的所有佛教宗派,莫不如此。当时如此,现在依旧如此。
  可是,法融今天面对的人是达摩佛学院的第四任院长道信大师,他学习的课程是禅宗,和法融学习过的众多的课程完全不一样。
  道信大师马上问道:“观是何人?心是何物?”你既然是在坐禅观心,那么请问观照心的人是谁呢?你认识你自己吗?再请问所观之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法融一听,立马就愣在那儿了。平时自己光是晓得修习禅观,可是这种问题没人问过啊,而且自己从前看过的那么多的书本中,好像也找不出答案出来,以前的老师们从来也没有那个给自己讲过这种问题啊。看来这个老和尚有点厉害啊,自己已经号称学冠江南了,可是别人轻轻松松一个问题,就把自己问得哑口无言。
  法融回答不上来,只好通红着脸站了起来,对着道信大师作礼道:“大德高栖何所?”
  道信大师的回答自然不落俗套,依旧充满禅机:“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
  法融道:“大德既然四方游历,还认识道信禅师吗?”
  道信大师道:“何以问他?”

  法融道:“道信大师名动天下,我非常想去拜访一下他。”
  道信大师道:“贫道就是道信。”
  法融惊讶的道:“大师怎么到这儿来了呢?”
  道信大师笑着道:“我是专门来访问你的啊。”法融打坐的地方非常偏僻,所以道信大师接着道:“你还有别的睡觉休息的地方吗?”
  法融马上指着后面道:“那边有个小茅屋,是我平常休息的地方。”
  于是两人来到了小茅屋。法融坐禅,常常引得飞禽走兽前来自己的身边,而且一个个都非常温顺。小茅屋周围也不例外,道信大师和法融一走过去,就看见有老虎和豺狼绕屋或卧或行,道信大师一见老虎和豺狼,马上举着两手作出恐怖害怕的样子。法融一见,不禁纳闷道:“大师名动天下,犹有这个在?”
  道信大师依旧反问道:“这个是什么?”
  法融一听,又愣在了那儿,这话中有话啊。可是自己就是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回答。
  道信大师看见法融愣在那儿,便走过去,在法融平常打坐的石头上写了一个佛字。
  这还了得,对于佛教徒来讲,在屁股坐的地方书写佛字,那是大不敬啊,那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啊。读者诸君千万不要以为下十八层地狱只是一句唬人的话。即使是现在,你去那些宗教狂热的国家和地区看看,谁要是敢把他们的圣像和宗教领袖的画像坐在屁股下,那么这个人那是百分之一百会下十八层地狱的。
  可是,道信大师这种名动天下的人,却轻松自如的在屁股坐的地方写了一个佛字。法融自然是看得胆战心惊,惊悚不已。
  道信大师笑着对法融道:“你犹有这个在。”
  法融彻底茫然了,和道信大师对话,简直让人不知从何下手,以前那些书本上写的也好,老师们讲的也好,到了这里怎么都用不上了呢?
  于是,法融只好乖乖的放下自己学冠江南,禅定无双的架子,对着道信大师作揖不已,请求道信大师为他宣说真要。
  日期:2018-04-20 08:43:41
  道信大师本就为此而来,看见法融虚席求教,便对法融道:“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法融继续问道:“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道信大师道:“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法融又问道:“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道信大师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法融在旁边听得如痴如醉,这些高论,简直是闻所未闻。法融本来就饱读经书,这下道信大师为他把最后的那层纸轻轻捅破,法融豁然开朗,彻底了悟了佛法大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读者诸君也可以仔细体味上面的话语,看看禅师们的下语是不是和那些法师们的说教大不一样。
  道信大师对着法融道:“我刚才给你讲的,就是僧璨大师传给我的顿教法门。我现在把他传授给你。”
  见到名动天下的道信大师付法给自己,法融立马就跪了下去,对着道信大师三叩九拜行了拜师大礼。古代的人那是非常的尊师重道的,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绝对不是一句说着玩的话。那像现在的学生,随时可以和老师顶嘴,严重的还去殴打老师,更甚者还可以把老师砍翻在办公室里。
  道信大师把法融扶起来道:“可是达摩佛学院第五任院长一职,我已经委任我的学生弘忍担任了。我现在特许你可以自立门户,自己成立一个佛学院,你担任首任院长,把我们达摩一系的禅法传承下去。”

  法融看到道信大师允许自己自立门户成立佛学院,非常高兴。他望着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道:“这座山叫做牛头山,我的佛学院,以后就叫牛头山佛学院吧。”
  道信大师付完法后就回破头山去了。法融依旧和往日一样在山中坐禅,只不过,再也没有飞禽走兽在身边围绕驯服了,鸟儿们也再也不会衔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来献给自己了。禅定中的各种奇异之景从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法融既没感到自己失去了什么,更没觉得自己重新得到了什么,他只是像个平常人一样平静的坐在那里,如此而已。
  对于法融百鸟衔花公案,在禅宗史上,已经成为禅僧们百参不厌的话头,禅师们历来的评唱也很多,比如:有僧问南泉普愿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为什么鸟兽衔花来供养?南泉云:只为步步蹋佛阶梯。僧云:见后为什么不来。南泉云:直饶不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有僧问五祖法演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为什么百鸟衔花献?五祖法演禅师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又问:见后为什么不衔花献?五祖法演禅师答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僧问云门文偃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答云:家家观世音。僧云:见后如何?答云:火里蝍蟟吞大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