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13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太子洗马李纲曾经和隋文帝有过一段对话。
  李纲:“太子的本性是好的,如果皇帝能够选择能臣辅助太子的话,太子足以担起大隋的重任,可是陛下却以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腾为家令,两人平日都是玩弄鹰犬,荒游嬉戏之人,太子怎么能不落得如此的下场,这是皇上的过错,非太子的罪。”
  隋文帝听了这话之后,心情极其低落,解释道:“你只知其一,不知道其二,我也挑选了像你这样的忠诚耿直的大臣,但是太子不重用你,叫我有什么办法。”
  李纲:“臣不受到重用,就是因为太子身边有唐令则那些小人,如果陛下能够及时惩治太子身边的小人,挑选更为有才能的人去辅佐太子,情况就会不一样。”
  隋文帝向来性格骄傲,好面子,可李纲当面指责他,他竟然没有暴怒,还说朝廷缺少一位忠贞耿直的尚书右丞,让李纲来挑起这份大梁。这也说明,隋文帝在太子被废之后还是有过反思,至少李纲的指责他部分接受了。
  秦王杨俊含冤而死,皇长子杨勇生不如死,独孤皇后相继去世,蜀王杨秀又被他囚禁,昔日和睦的家庭顿时瓦解。为了填补空虚,杨坚将从陈朝俘虏过来的皇族之女陈氏封为宣华夫人,将蔡氏封为容华夫人,意图以美色来麻痹和慰藉他晚年脆弱的心灵。殊不知美色伤身,再加上每日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身体每况愈下。
  日期:2018-05-11 20:58:08

  604年1月27日,隋文帝到郊外的仁寿宫避暑,并于次日下诏:朝廷的赏赐、财政支出等大事悉数交给皇太子杨广管理。
  604年7月10日,隋文帝病重,召集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前往仁寿宫商议后事,令皇太子杨广在仁寿宫大宝殿随时伺候……
  《资治通鉴》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致的过程是这样:
  600年7月12日,皇太子杨广担心隋文帝去世后可能会引发混乱,因而将自己的疑虑写了下来,交给了亲信杨素,杨素给他回信,让杨广放心。不料,回信却被宦官误送给了病重的隋文帝,杨坚看完之后极为愤怒。
  600年7月13日清晨,宣华夫人陈氏离开杨坚的寝殿前去更衣,不料遇到了皇太子杨广,杨广对宣华夫人非常的感兴趣,当即表示要和他发生超友谊关系,宣华夫人顽强抵抗,杨广没有得手。宣华夫人回寝殿之后,隋文帝看她的样子很狼狈,脸颊还有泪痕,因而问她出了什么事。
  宣华夫人如实相告,说太子杨广想要霸占他。
  杨坚听完之后怒气冲天,当场怒吼道:这个畜生,朕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独孤误我大事!

  随后,命已垂危的杨坚找来了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让他们起草诏书,并责令他们亲自前去把废太子杨勇找来。不料此事被杨素得知,他当即找到了杨广,二人商议之下决定先发制人,随后假传圣旨将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二人逮捕,投入了大理寺监狱。
  随后,杨广让太子宫的侍卫进殿,并轰走了原先侍奉隋文帝的宫女和太监,没过多久,隋文帝驾崩的消息便传了出来。宣华夫人和后宫的嫔妃们听说太子杨广控制了仁寿宫,一个个吓得花容失色,约莫到了黄昏时分,杨广派遣宦官给宣华夫人送了一个锦盒。
  宣华夫人还以为自己得罪了皇太子,这是他送来的鸩毒,因此看了半天都不敢打开。后来,宣华夫人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开启锦盒才发现盒内有几枚同心结,宣华夫人认为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拒绝接受杨广的好意。宫女们强行让宣华夫人下跪,这才算勉强接受,当天晚上,太子杨广就**了宣华夫人。
  按道理来说,李唐皇室从隋朝手里夺取天下,应该对前朝一黑到底,然而《隋书》作为大唐的官修史书,记录着隋朝的官史,其中并没有对隋炀帝弑父和欺凌宣华夫人有详细的记录,反倒是宋朝的《资治通鉴》花了那么大篇幅来说此事,确实有点意思。
  这件事情里面有几个疑点,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

  太子杨广和杨素同在仁寿宫侍奉皇帝,杨广为何会写信去问杨素,杨广有什么话不能当面和杨素讲,需要通过宦官的手去传递信息,而且还莫名其妙的送到了隋文帝杨坚那里去?
  杨广究竟在信中说了什么,惹得杨坚如此发怒,以至于要召废太子杨勇进宫继承皇位?要知道,杨广是隋文帝立的太子,隋文帝早已经把军国大事交给他处理,杨广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父皇蹬腿,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即可。如果仅仅是确认宫内和宫外的安全保卫问题,是杨广应该去做的,杨坚为何会发怒?如果是确认废太子杨勇和汉王李谅的动向,以免节外生枝,隋文帝为何会发怒?如果是下令诛杀废太子杨勇,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杨勇早已经被杨广的人马包围起来,不需要专门去搞这种事。

  杨广更不可能在信中去谈他想霸占皇帝妃子的风流想法……
  杨广几乎很少和宣华夫人打交道,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时候,会对一个年近30岁的女人突然产生兴趣,还要当着那么多宫人的面去调戏她?《资治通鉴》里面写了不少隋炀帝的恶事,却从没有交代过他对宣华夫人感兴趣……

  这些都是司马光算在隋炀帝身上的几笔糊涂账。
  历史有许多不解之处,我们现在也无法一一解开,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的史学家,有时候不免带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去品评历史人物。
  史家对隋炀帝的诬陷,还在继续……
  日期:2018-05-12 08:37:39
  第15章镇压汉王杨谅
  604年7月21日,36岁的皇太子杨广正式登基称帝,史称隋炀帝。
  杨广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伊州刺史杨约接管长安城的卫戍,并派人前去假传隋文帝的圣旨,处死了废太子杨勇,后来杨广才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规定杨勇的子孙不得继承王位。
  随后,他又罢免了隋文帝的亲信,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
  在隋文帝的五个儿子中,最受宠爱的其实是小儿子杨谅,为此杨坚封杨谅做了并州总管,并让他掌控了黄河以北五十二州的土地,允许他可以便宜行事,决策不必受到朝廷的法度干扰。
  当初大哥杨勇因为谗言被废,杨谅心里就老大不高兴,随后蜀王杨秀被废为庶人,杨谅的心中就有了兔死狗烹的感觉,于是以突厥活动频繁为由,在并州等地招兵买马,修缮兵器,准备随时找人干仗。
  隋文帝去世之前,杨谅蠢蠢欲动,一度打算带兵到长安和晋王杨广争太子之位。临行前,他让手下的术士卜了一卦,结果说出兵不利,这让他非常懊恼。隋炀帝登基之后,打算收拾这个小弟弟,因此派遣车骑将军屈突通带着伪造的先帝遗嘱前去并州召唤杨谅。
  隋文帝和杨谅先前有过约定,如果是他亲自召唤,诏书的“敕”旁边会多加一点,另外还特地给了杨谅一半玉麟符(刻有麒麟的玉质符信,和虎符类似),只有两个信物同时印证,才说明圣旨是真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