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19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官员们上朝的时候,隋文帝经常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考他们,大臣们只要回答不对或者答不清楚,轻的直接朝堂上开打,而且一天可以打好几次,直到官员的屁股开花,稍微严重一点的,直接拖出去斩首!
  我们只知道朱元璋上朝的时候,如果按下腰间的裤腰带就表示要杀人,明朝的廷杖又有多么的厉害,殊不知这种情况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是被我们视为明君的隋文帝干出来的事儿。
  在隋文帝的淫威之下,大隋的官员们可谓是斯文扫地,颜面尽失。
  这些人好歹也是读书人,皇帝动不动就拿板子教训他们,宣扬出去,他们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
  591年,重臣高颖和侍御史柳彧终于按耐不住,联名给隋文帝上奏:“陛下啊,这朝堂不是判决刑狱的地方,更不适合处决朝臣啊!陛下想要用律法给天下臣民一个太平盛世,咱们都能理解,可朝廷把法律公布出去,百姓们知道的很少,这才会屡屡出现违法的事情……哎,不说了,臣等忧心忡忡,干脆辞官不做了,给更有能力的人让贤吧。”
  日期:2018-05-16 08:54:37
  话说的很直白,也很有情绪,隋文帝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因而就问身边一个叫田元的都督。

  隋文帝:“田爱卿,朕的刑罚很重吗?”
  田元犹豫了片刻,觉得照这样下去,自己的屁股也有开花绽放的可能,因此决定维护一下未来的幸福生活……
  田元:“嗯,确实很重。陛下的棍子比手指还要粗,打30下就相当于平时的100下,所以才死了那么多人。”
  隋文帝听了这话,心里老大不高兴,可还是下旨撤去了朝堂上的刑具,将所有的判案之权交还给有关部门。
  没过多久,楚州行参军李君才给隋文帝上书,说皇帝太宠幸高颖了……
  隋文帝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那能容忍臣子批评他,于是下诏让李君才前来长安,想和他当面沟通一下……
  李君才以为皇帝听进去了,因此屁颠屁颠的来到长安,刚到了大殿还没开始说话,隋文帝的老毛病就犯了,到处找棍子要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隋文帝可能忘记了,他之前下令撤走了殿内的棍子……隋文帝着急了,手痒痒了,于是从身旁拿了一条马鞭,把李君才活活抽死在了朝堂之上!
  事后,隋文帝后悔了吗?
  没有……隋文帝觉得朝堂上没棍子还是不行,于是又把先前用顺手的那根棍子给找了回来,放在朝堂的角落,准备随时听用。
  兵部侍朗冯基力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出来进言,劝隋文帝别再这样打人,话音刚落,隋文帝便操起棍子送他上了西天……

  完事之后,隋文帝后悔不已,痛恨自己管不住手脚,因此下令抚慰冯基力的家属,还回过头来指责其他大臣为什么不及时劝他住手……问题是,朝中的大臣都已经被他打怕了,谁还敢出这个头?
  596年,有人向隋文帝举报:合川仓少了7000石粮食,隋文帝派专门管粮食的律官斛律孝卿下去查看,结果发现是粮仓主管监守自盗,杨坚毫不留情,当即下令将他处斩,并将此人家中的女眷全部罚为奴婢。
  此事过后,隋文帝直接通告全国,有谁胆敢偷盗粮库,只要偷盗的粮食数量满一升就处以死刑,家属罚作奴婢。
  后来,隋文帝变得越来越离谱:他竟然鼓励大家举报偷盗行为,就算是在大街上捡钱也不能放过!
  这条政令很快就成了街上地痞流氓和无耻之徒的福利,这些人没事就在大街上晃悠,看见那个富家子弟在走路,就走到他的前面,偷偷的丢一袋钱。

  土豪们虽然家里有钱,但是图的不就是个喜庆吗,他们看到地上有袋钱,就乐呵呵的捡起来装在自己的口袋。这时,旁边就有许多人冲了出来,拉着土豪去官府告罪……
  隋文帝规定:只要你偷盗一钱,就判你死罪,长安城有多少土豪因此丧命,我们不得而知。
  这可能是朝廷鼓励老百姓宰肥羊最早的先例吧!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太不讲究,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危机,以至于闹得人心惶惶,最后不得不被迫取消。
  我们都知道,春夏是万物生长的时候,杀人有违天道,因此古代杀人都是避开春夏,选择秋后处决。隋文帝非得不信这个邪,他觉得自己是上天之子,既然是天子就可以做一切决定,因此下令在六月份也处决犯人……
  皇帝如此严苛,官员们自然得跟风效仿。
  一时间,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风气:谁执法严苛,谁就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那些讲情面讲事实,爱护百姓的人反而被耻笑。
  在隋文帝的带领下,《开皇律》形同虚设,大隋形成了一种法律宽松爱民,但是执法严峻无情的局面。
  问题是,这样的矛盾是正常的吗?隋炀帝又该如何处置呢?
  日期:2018-05-16 13:25:37
  第21章炀帝的大业律
  隋炀帝的《大业律》对犯罪和刑罚重新做了规定,主要的内容有:
  第一,侵犯皇权罪。
  谋反和谋叛:谋反就是造皇帝的反,包括大臣政变和农民起义,谋叛就和我们现在说的叛国罪一样,必须要严惩。
  隐藏谶纬:谶指的是巫师或者方士所说的隐语和预言,一般都是和帝位预测相关的话;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以神学迷信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说法,比如河图洛书、占星望气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历来的统治者都对这两样事情深恶痛绝,隋文帝和隋炀帝更是如此,隋炀帝继位之后就下令把天下所有有关谶纬之学的书籍全部焚毁。
  第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的罪。
  包括皇帝的出行、依仗,饮食和药物,凡是能够危及皇帝性命的都要算在内。

  戍卫上番不到。意思就是该你值班的,你却不在岗。
  犯跸。意思是冲撞皇帝的御驾,惊扰到皇帝本人。
  第三,对皇帝大不敬的行为。
  指斥乘舆。意思是指责皇帝的所作所为,背地里说皇帝的坏话。
  抗拒君命,无人臣之礼。皇帝说的话就是圣旨,你可以有异议,但是绝对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违背诏命,让皇帝下不来台。
  对皇帝不忠。这条罪主要是靠皇帝自己来判定,皇帝觉得你欺骗他,那你就是不忠,没什么好解释的。
  对皇帝不敬。比如皇帝到你的地方巡幸时,你进献的食物不合皇帝的胃口,或者皇帝用膳的时候你放了个屁,都有可能判你不敬。

  第四,危害公共安全罪。
  私藏、私造武器。古时候的统治都是专制的,绝对不允许民间私自制造武器,也不能在家里存放可以武装队伍的武器和甲胄。这个和我们现今民间不允许私藏枪支的道理是一样的。
  相聚为盗。民间可以有小偷,但是绝对不允许大批的人占山为王,隋朝之前许多王朝的覆灭都是因为土匪和盗贼聚在一起,搞什么绿林好汉。隋炀帝可能没有想到,最后隋朝的覆灭不是因为他修建大运河,也不是修建行宫,而是蜂拥而起的盗匪,我们后面会详细说这个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