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25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大小小的首领为了表示对大隋皇帝的敬意,将他们部落里最好的牛羊马都给牵来了,隋炀帝为了答谢草原人民的厚爱,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丝绸锦缎,狠狠地赏赐了一通。
  隋炀帝知道,北部最强盛的政权依旧是东突厥,因此对启民可汗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演武,再赏赐,最后再度下旨:突厥启民可汗以后上表不称臣,位在王侯之上!
  直到此时,才可谓是宾主尽欢,民心沸腾!
  然而,此次出巡并未达到高丨潮丨。
  随后,隋炀帝传下一道旨意:修筑一条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的长城!
  据史料记载,为了修建这条长城,隋炀帝调动了将近100万人,捣鼓了二十来天才完工,不过,这种记载恐怕有夸大的嫌疑,想要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找出100万百姓,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题是,大隋刚刚和东突厥等少数民族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隋炀帝为何想要修筑长城呢,就靠这段长城又能抵御谁?修建洛阳,修建园林,甚至南巡江都,咱们都能理解,可突然整出这么个大工程,朝臣们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了。
  太常卿高颖、礼部尚书宇文弼、太常丞李懿等人纷纷提出了质疑。

  高颖的质疑很简单:隋炀帝巡视北疆本来就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宴请少数民族的首领更是花费了无数的钱财,如今又要修建长城,恐怕国力难以为继。
  据史料记载,高颖先给隋炀帝上了个奏折,不过被隋炀帝给驳回了。
  随后,高颖便在私底下和同僚八卦胡侃,说隋炀帝这样做和前朝的亡国皇帝一个德行,还说启民可汗和大隋走的太近,早已经熟知了大隋的地形,有一天必定然会成为大隋的心腹之患。
  总之,高颖想要表达一个意思:大隋的江山恐怕迟早不保!
  日期:2018-05-21 12:13:07
  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等人也在私下里说隋炀帝花钱太过大手大脚,家底迟早得败光。
  《大业律》早就规定,大臣不能私下议论皇帝的不是,更何况这种议论还带着诅咒,还是在隋炀帝北巡大漠的外交场合!
  隋炀帝十分气恼,想当初争夺太子之位,高颖便强力反对,隋炀帝上位之后不仅没有刻意打压,还让他位列九卿(官居太常卿),这是多么大的恩典!
  隋炀帝怒了,他再也没有顾忌君臣之间的恩义,直接下诏处死了高颖、宇文弼、贺若弼等一批重臣,并乘机将那些平日里传播负能量的官员全部罢免。
  客观的来说,隋炀帝此时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他想开疆拓土,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帝国,做一个继往开来的千古一帝,这些都没问题。

  然而,饭得一口一口的吃,尿得一滴一滴的尿,太着急了,很容易扯着蛋!更何况,因为此事擅杀谏臣,而且是批量的杀,岂不是自毁长城?
  无数的历史证明,窝囊的皇帝越喜欢杀大臣,大臣们越喜欢得瑟,英明神武的皇帝杀大臣,却很容易杀出他们的心理阴影!
  事实证明,擅杀忠臣的后果就是让朝臣趋炎附势,不敢直言,隋炀帝后来南下江都,朝臣们明明可以规劝隋炀帝,可就是担心会受到处罚,一个个缄口不言!
  607年8月6日,隋炀帝的车驾从榆林郡出发,一路经过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溯金河而上,亲临东突厥启民可汗的营帐。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一行一共有50万人,10余万匹战马,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战车,可谓是旌旗蔽天,黄沙漫漫,以至于10里之外的部落还没有见到皇帝的人就开始朝御驾行礼。

  607年8月9日,隋炀帝在启民可汗的营帐中再度接见了草原各部落的首领,突厥王侯以下的贵族们纷纷坦胸露乳,匍匐在隋炀帝的面前称臣认怂,压根就不敢直视隋炀帝的眼神!
  隋炀帝傲视群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当即赋了一首诗:
  呼韩叩头至,屠耆接踵来。怎比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在隋炀帝看来,西汉有个开疆拓土,奠定汉王朝版图的武皇帝刘彻,他虽然打败了匈奴,却也只不过让匈奴人鸡飞狗跳,到处逃窜而已,修了个单于台,也只不过带着自己的一帮兄弟在上面集体自嗨,空有其表!
  而他杨广,如今让突厥的皇帝和贵族跪拜在大隋天子的脚下,让他们对大隋称臣,让所有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们心服口服,心中该有多么大的乾坤?
  日期:2018-05-21 16:56:00
  点击量涨上去了,再手动修改一节~
  第27章征服西域诸国
  如果要问隋炀帝对此次北巡的感受,我可以代替他回答一下:不虚此行!倍有面儿!还想再来!
  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行程,隋炀帝应该启程回洛阳了!如果继续在大草原耀武扬威,没事拉着数十万军队搞演习,这帮小弟迟早得吓出病来!
  就在大队收拾行装的时候,东突厥启民可汗找了过来:“陛下!臣的王庭有一位高句丽的使者,您或许有兴趣见他一面?”
  这可是新鲜事儿!开千人宴会的时候怎么没听说还有这号人物?是国王高元派来朝拜的使者?还是启民可汗的私人贵宾?
  隋炀帝看着启民可汗,并没有把话直接挑明……
  不过以我的猜测,此人应该是高元派来找启民可汗商议联盟,打算共同对付大隋的。
  不过,隋炀帝的军演给启民可汗上了生动的一课,再加上隋炀帝一直都很支持和信任他,启民可汗担心和高句丽暗中勾结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这才在最后关头将高句丽使者交了出来。
  大隋的臣子都很理智,没有将矛头对准后知后觉的启民可汗,不过眼神中透露的杀气很凌厉,让高句丽使者深感绝望……
  黄门侍郎裴矩一马当先的咆哮道:“陛下!高句丽本来就是商朝被灭之后,箕子率领五千余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从汉朝以来,高句丽就只是中原政权的郡县而已,如今咱们大隋立了国,高句丽不称臣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和大隋平起平坐!先帝在的时候就想教训他们,只不过汉王杨谅太不给力,才把平定高句丽的事情给耽搁下来。现在陛下做了皇帝,怎么能够不好好的教训一顿呢?”

  话说的很满,丝毫不给高句丽使者面子……
  不过,裴矩的话并没有让隋炀帝兴奋起来,因为教训高句丽一事已经被他列入了帝王生涯的议程,只不过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提出来!

  隋炀帝盯着使者,义正言辞的说道:“你听好了,话只说一遍!朕今天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东突厥启民可汗愿意尊奉大隋,愿意尊奉朕!回去告诉你们的大王,只要真心归降,朕也会这样待你们,如果依旧不来朝见,朕明年就会带人去拜访你们!”
  隋炀帝一番霸气侧漏的话,顿时就让高句丽的使者尿了裤子。
  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在草原上举办了声势滔天的军事演习,可高句丽国王高元却没有亲眼得见,因此只不过将隋炀帝放出的豪言当做空言恫吓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