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10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崇侯虎莫不是连遭败绩,受惊过度,禁不住就开始胡言乱语了?非也。
  到了后文,就不难明白,崇家真正能打仗的不是崇侯虎,而是他的亲弟弟曹州侯崇黑虎。换句话说,他自称从未打过败仗,可能是确有其事的,因为他基本上就没打过仗。既然没怎么打过仗,又何来败仗一说?
  实际上,崇侯虎此番出师不利,固然有其指挥不当的原因,但根源却并不在他身上。

  那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劳师远征是兵家大忌。
  护曰:“当今天子失政,天下诸侯朝觐,不知那一个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昏君宣吾进殿,欲将吾女选立宫妃。彼时被我当面谏诤,不意昏君大怒,将我拿问忤旨之罪,当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将我赦回,欲我送女进献。彼时心甚不快,偶题诗帖于午门而反商。此回昏君必点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且将人马训练,城垣多用滚木炮石,以防攻打之虞。”诸将听令,日夜防维,不敢稍懈,以待厮杀。

  苏护回到冀州,立即就做了战争动员,加强城防,训练人马,以逸待劳,但等朝廷的征剿大军前来。
  崇侯虎才到冀州城外,苏护便主动出击,趁他立足未稳之际,就杀了他一个下马威。当然,这里的主动出击,仍然是防守型的,否则他就该直奔朝歌城了。
  紧接着,他又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穷追猛打,不给那五万征剿大军有任何喘息的机会,转眼之间,便将崇侯虎彻底打垮了。
  其次,借来之兵,根本就毫无战斗力可言。
  行军打仗,士气非常重要。可借来之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根本就是一盘散沙,又何来士气可言!没有士气,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好不奇怪,每当冀州军发起冲锋时,崇侯虎这边就会抱头鼠窜。
  除了毫无士气之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借来之兵,都是些老弱病残。
  当初,鲁雄建议崇侯虎兵伐冀州城时,原本也不指望他能一战成功,只要能拖延苏护,为朝歌城调兵遣将赢得时间,就算是达成目的了。所以,黄飞虎不可能把精兵强将都借给崇侯虎。毕竟,朝歌城的防守才是重点。更何况,把优势兵力集中在最前线,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被突破,很可能会导致全线崩溃。
  虽然说这五万借来之兵,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不到一天功夫,就全部玩完了,这崇侯虎也实在是有负纣王所托。好在苏护不是一个不计后果的亡命之徒,否则朝歌城的安危,还真就难说了。
  这崇侯虎不懂军事,打起仗来是一塌糊涂,可为什么纣王看起来似乎还蛮信任他的?
  崇侯虎在傍言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今诏旨已出,谁敢抗违?况苏护题诗午门,必然有据,天子岂无故而发此难端?今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是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崇侯虎曰:“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且煌煌天语,谁敢有违,以自取欺君之罪?”
  此处可见,崇侯虎对纣王非常忠心。
  崇侯虎听姬昌之言,不敢动手。不提防被鄂崇禹一壶酒劈面打来,正打侯虎脸上。侯虎探身来抓鄂崇禹,又被姜桓楚架开,大喝曰:“大臣厮打,体面何存!崇贤伯,夜深了,你睡罢。”侯虎忍气吞声,自去睡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崇侯虎这个人,还有一点憨厚,并不爱与人计较。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崇侯虎确实有一技之长。
  比如,摘星楼、寿仙宫及鹿台,这三大工程,堪称商王朝的三座巅峰,都是出自崇侯虎之手,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得到纣王如此的信任?
  不过,话说回来,纣王对于崇侯虎,只是用人用长罢了,并不存在什么偏爱纵容之类的情况。这一点,从后来崇侯虎因为不明真相地跟着姬昌与鄂崇禹搅进姜桓楚谋逆案差点儿被纣王枭首这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当时,若不是有费仲与尤浑出面讲情,崇侯虎只怕是难逃一死。

  许多人之所以会有一种崇侯虎是朝廷鹰犬的错觉,其原因就在于,姜子牙等人对凡是不愿与之合作的势力,就一概视为仇敌,肆意污蔑,大加挞伐。
  其实,崇侯虎向来都无心政治,不过就是个继承了侯爵的瓦匠罢了。
  嗯,不错,他就是个瓦匠。
  日期:2018-08-22 11:44:09
  6.冀州之战的不速之客
  崇侯虎在冀州吃了败仗,正进退两难之际,没想到却遇到了自家的亲兄弟曹州侯崇黑虎。
  可这个时候,身为曹州侯的崇黑虎,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冀州城外呢?
  黑虎曰:“闻长兄兵败,特来相助,不意此处相逢,实为万幸。”
  这么说,崇黑虎是来助兄讨逆的。可问题是,崇侯虎昨天夜里才丢了大营,崇黑虎今天一早就已经到了冀州城外,这未免也来得太快了吧!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兄弟情深?
  黑虎曰:“小弟此来,一则为兄失利,二则为仁兄解围。不期令郎年纪幼小,自恃刚强,不肯进城请仁兄答话,因此被小弟擒回在后营,此小弟实为仁兄也。”

  由此可知,崇黑虎的突然出现,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方才提到的崇侯虎兵败,而另一个则是要替苏护解围。
  应该说,崇侯虎的冀州之败,早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更在他的这个亲兄弟崇黑虎的意料之中。崇黑虎的出现,看似突然,或许根本就不足为怪,因为他很有可能救兄心切,早就跟在崇侯虎的五万大军后面了。
  可即便如此,崇黑虎此举,仍教人难以释怀。
  首先,崇黑虎如果有心助力,早就跟在了五万讨逆大军的身后,那么当崇侯虎初到冀州被苏家军杀得人昂马翻差点儿就命丧当场的时候,为什么不现身相救?

  其次,两家合兵之后,崇黑虎对冀州城围而不打,根本就毫无助兄讨逆的迹象。
  最后,既然有“断粮困敌”之计在先,那冀州督粮官郑伦怎么就大摇大摆地押着粮草进城了?
  可如果这助兄讨逆的理由不能成立,那么崇黑虎此来,就只剩下替苏护解围这一个原因了。
  但是,崇黑虎凭什么会不顾同胞之情,却反过来要替苏护解围呢?
  黑虎暗喜曰:“吾此来一则为长兄兵败,二则为苏护解围,以全吾友谊交情。”
  黑虎厉声大叫曰:“长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俺弟兄系同胞一本,古语有言:‘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长兄,你听我说!苏护反商,你先领兵征伐,故此损折军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与朝廷干些好事,专诱天子近于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恶你。五万之师总不如一纸之书,苏护已许进女朝王谢罪。你折兵损将,愧也不愧?辱我崇门。长兄,从今与你一别,我黑虎再不会你!两边的,把苏公子放了!”

  从这两篇言语来看,崇黑虎之所以会不顾亲情,要替苏护解围,一来是因为他与苏护有些交情,二来是因为崇侯虎为非作歹,不得人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