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38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0-26 22:09:28
  其实,以上四个问题,是可以互相作答的。
  1.哪吒投胎为什么要选在陈塘关的李靖家?因为要陷害李靖。
  2.哪吒为什么要在震天箭动手脚以陷害李靖呢?因为要与李靖结怨。

  3.哪吒追杀李靖真的就只是为了保捣毁行宫之仇吗?不是的!其实,追杀李靖,是陷害李靖的继续。
  4.燃灯道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就来化解他李靖父子的新仇旧怨?书上说,燃灯道人是太乙真人请来的,所以这自然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之前太乙真人师徒所作的一切,包括陷害也好,结怨也罢,都是为了确保燃灯道人能来化解这一桩父子恩怨。
  那么,以上四个问题,最终又归结为一个问题:为什么燃灯道人非要来化解这一桩父子恩怨不可?
  道人唤李靖曰:“你且跪下,我秘授你这一座金塔。如哪吒不服,你便将此塔祭起烧他。”
  李靖跪而言曰:“老爷广施道德,解弟子之危厄,请问老爷,高姓大名?那座名山?何处仙府?”道人曰:“贫道乃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是也。你修炼未成,合享人间富贵。今商纣失德,天下大乱,你且不必做官,隐于山谷之中,暂忘名利。待武周兴兵,你再出来立功立业。”李靖叩首在地,回关隐迹去了。
  这两篇对话,看似平常,其实不然!
  第65回《殷郊岐山受犁锄》中,话说黄金塔落将下来正打在罗宣顶上,只打得脑浆迸流,一灵已奔封神台去了。李靖收了宝塔,借土遁往西岐,时刻而至。到了相府前,有木吒看见父亲来至,忙报与子牙:“弟子父亲李靖等令。”燃灯对子牙曰:“乃是吾门人,曾为纣之总兵。”子牙闻之大喜,忙令相见毕。
  此处可见,李靖收了燃灯道人的黄金玲珑塔,实际上就意味着他背师再投了。这也就是说,燃灯道人的出现,化解恩怨是假,欲收李靖为徒才是真。换言之,灵珠子投胎,之所以会选在陈塘关,就是因为要强收李靖为徒。
  可这陈塘关的李总兵官,也不过就是个资质愚钝的修行者,为什么燃灯道人非要收他为徒不可呢?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西昆仑度厄真人的两个徒弟,李靖与郑伦,先后都背叛了师门:李靖拜在燃灯道人门下,而郑伦则投在了吕岳的门下。只不过,郑伦拜在吕岳的门下,是心甘情愿的,而李靖的背师再投,则很显然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为的。

  如果将这种背叛放在昆仑山“东西之争”的背景下来看,那么便不难理解,燃灯道人之所以要强收陈塘关的李总兵官为徒,就是为了要进一步瓦解并蚕食西昆仑的军政实力。所以,千万不要认为,阐教的东西两脉合作了,真的就万事大吉了。须知观念之争不可调和!此时此刻,昆仑山的“东西之争”,尚未得到有效的化解,只不过是被封神大业暂时掩盖了而已。在这种一俊遮百丑的掩盖之下,东西合作固然是昆仑主流,但东西相争却一刻也不曾停止过。

  真人曰:“枪法好了,赐你脚踏风火二轮,另授灵符秘诀。”真人又付豹皮囊,囊中放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一块,“你往陈塘关去走一遭。”
  其实,哪吒下山时,囊中颇丰,但他一路追杀而来,虽然出手凶狠,却始终不曾对李靖动用过哪怕是一件法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虽心怀怨恨,但并不是真的要杀人,而是要赶狗入穷巷,只至燃灯道人来解脱李靖。
  实际上,单就收服哪吒这件事而言,九龙神火罩与黄金玲珑塔毫无二致,可既然如此,太乙真人为何又要舍近求远呢?因为,太乙真人既是东昆仑十二上仙之一,又是哪吒的师父,于情于理,他都不适合强收西昆仑的门下李靖为徒。
  既然如此,那么燃灯道人与太乙真人一样,亦同为东昆仑出身,为什么他就合适了呢?此事且留待后议。
  太乙真人回头,看见徒弟来,“呀!这顽皮,他看见此罩,毕竟要了。但如今他还用不着,待子牙拜将之后,方可传他。”
  事实上,太乙真人之所以未将九龙神火罩传给哪吒,并不是因为哪吒用不上,而是因为九龙神火罩与黄金玲珑塔功能趋同,一旦哪吒得了九龙神火罩,李靖的黄金玲珑塔就降不住他了。
  日期:2018-10-29 09:32:11
  17.姜子牙下山娶亲
  在一系列的精心运作之后,为元始天尊代掌封神伐纣事宜的阐教领衔人物姜子牙终于就要粉墨登场了。
  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元始天尊这话说得很清楚,此番下山,姜子牙就是要代他老人家主持伐纣封神大业的。话虽如此,但姜子牙却并不愿意下山!上山四十年了,他那成仙了道的春秋大梦还不曾醒哩。
  天尊曰:“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子牙恋恋难舍。
  知徒莫若师!元始天尊情知姜子牙根性不足,难成正果,于是便铁口直批,就断了他修仙证道的念想。
  子牙别了南极仙翁,自己暗思:“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那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
  然而,问题却在于,元始天尊只交代下山,却并未指明去向,这不免就教姜子牙犯难了。可话又说回来了,既言兴周伐纣,便不难想见,姜子牙此去,该是往西岐城无疑。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姜子牙竟背道而驰,反往商都朝歌城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不成是他姜子牙老糊涂了?又或者,当真是义结金兰,兄弟情深?莫急!此事且先看罢了他在朝歌城的作为再议不迟。

  话说姜子牙下山之后,到了朝歌城外的宋家庄,见了阔别已久的义兄宋异人,所做的头一桩要紧事,便是娶老婆。
  异人曰:“古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我与你相处一场,明日与你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后。”子牙摇手曰:“仁兄,此事且再议。”
  说起这段姻缘,一开始,姜子牙的态度,竟然还有些暧昧。
  话说宋异人二日早起,骑了驴儿往马家庄上来议亲。
  这宋异人办事,真可谓是雷厉风行!姜子牙才到庄上的第二天,这位宋仁兄就急不可待地为他说媒去了。
  异人曰:“今日与你议亲,正是相逢千里,会合姻缘。”子牙曰:“今日时辰不好。”异人曰:“阴阳无忌,吉人天相。”子牙曰:“是那家女子?”异人曰:“马洪之女才貌两全,正好配贤弟。还是我妹子,人家六十八岁黄花女儿。”
  可出人意料的是,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黄昏恋,姜子牙非但没有严词拒绝,甚至还满怀期待之情。只可惜,这位宋仁兄固是热情雷利,却并不靠谱!这六十八岁的黄花老闺女,即便是才貌双全,教姜子牙又如何消受得起?
  二人饮罢,异人曰:“可择一良辰娶亲。”子牙谢曰:“承兄看顾,此德怎忘!”乃择选良时吉日,迎娶马氏。
  姜子牙居然当真就应了这门婚事!且不说这马氏人老珠黄,你姜子牙既为东昆仑的门下,受教多年,又是封神大业的主持人,身肩重任,怎么一旦下山,就将玉虚宫的清规戒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只不过,说到清规戒律,这已经不是姜子牙第一次违规犯戒了。

  异人忙吩咐收拾饭食,又问曰:“是斋?是荤?”子牙曰:“既出家,岂有饮酒吃荤之理?弟是吃斋。”宋异人曰:“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儿无妨。”子牙曰:“仁兄见教,小弟领命。”二人欢饮。
  此处可见,姜子牙来到宋家庄的第一天,在稍作扭捏之后,就十分愉快地破了荤戒。
  事实上,在宋家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姜子牙不仅喝酒破了荤戒,娶妻破了色戒,甚至还开饭店烹牛宰羊破了杀戒,因此那所谓的道门清规,于他而言,无非就是些过眼云烟而已。
  可说到底,这姜子牙毕竟还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他如此胡作非为,难道就不怕阐教会清理门户吗?怕什么!他已经下山了。
  所以,姜子牙下山,自与别个不同,实为弃教还俗,而绝非是世人想象中的奉旨出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