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4节

作者: 普通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柳青在美国硅谷的最核心地带租了个办公室。并且去了加州驻旧金山政务厅注册了一个股份制公司。注册公司的事情她原想请一个律师朋友帮忙的,但那个律师朋友告诉她很简单,可以自己做,于是给她发过来了美国的公司法,叫她好好研读一下。于是她把美国的公司法粗粗地看了一下,便跑到市政厅,花了250美金注册了一个股份制公司。这么简单,连美国的公司法都简单得象是《The law for the dummies》(给傻瓜读的一份法律)。

  当然为了维持这个股份制公司的运营,你一年要去交一回这个250美金。这说的是企业不赚钱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赚钱的,还是有一套复杂的税表需要请会计师帮着填的。但那可是一年一税呀,哪象国内,一个月一报税表,还没挣钱呢,先得每月付会计的费用。当然可以请做兼职的小会计,但最便宜也得每月400-500元呀。而且在税制没改革前,国内的企业居然要交25%的税,太重了,怪不得国内的小企业不好存活呢。

  总算关村还是个领风气之先的地方。如果在别的地方,填写经营项目时,你便注册不了“经营所有国家允许经营的项目”。但在关村,一定是有前辈们铺路,想来一定经历过一番的呼吁,关村的工商局才允许这样填写经营项目。柳青真是希望以后在年检、在税制也能有类似的改革。
  柳青刚回国申请加入华园大学的创业基地时,那时还没有一人公司。一人公司是指一个人做100%股东的公司。于是柳青便把妹妹也放进了初创公司里。柳青寄给妹妹10万人民币,要她先去注册一个国内的公司。华园的创业基地出了办公地点的证明,妹妹跑了一圈,总算把麻里麻烦的公司注册手续跑下来了,这也是看在姐姐一个月发一万人民币工资的份儿,才没多说怨言,不过也非常地不满了,说她自己都快变成公司的会计了。妹妹也是国视出来的,她在电视导演这个小圈子里还是小有点名气的。这个公司按柳青90%股权,妹妹10%股权注册的。同时柳青也告诉妹妹等到风险投资到位后,公司的股权不是这样分配的了,她和妹妹间怎么分配到时再说。

  一般来说,那些年头,要求至少两人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以创始人和其父或其母的名字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不过还好,柳青和妹妹注册完公司的转年,国家允许有一人公司了。只不过一人公司年年都得交审计报告。是得多花点审计的钱而已了。审计的费用也在2000-3000人民币之间。
  柳青在美国硅谷的核心区租间办公室,因为柳青的项目有一部分得在美国进行。另外,国内投资界的人一听你在硅谷的核心区有公司,那他们会对你另眼相看。至少认为你也是小有规模了。当然,这是做给国内投资界的人看的。而在国的本土派初创企业往往采取租大一点的办公区,招许多薪水低的人在公司充门面的办法,那是做给从美国回来的投资人看的,他们一看你还是蛮有规模的,也高看你一眼,这叫“做规模”。

  总而言之,柳青这间硅谷核心区的办公室至少为她招来了律师事务所的服务。
  “喂?请问是徐春律师吗?”柳青直接从自己的美国办公室这边打电话给商情律师事务所。柳青从她的律师朋友那里听说,这是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律师事务所。她从这家律师事务所的站看到了关于徐春律师的介绍。徐春律师的履历使柳青感到很熟悉,他在一家美国东部的名校拿到了法学学位。
  “我是徐春,请问您是?”徐律师的声音透着儒雅。

  “我叫柳青,我的一位律师朋友向我推荐了您这家律师事务所。我现在在美国,很快回到国内,我的公司将要和国的国视有业务往来。”
  “能详细介绍一下你的项目吗?”徐春律师看来不仅买美国的帐,而且还很买国视的帐。
  柳青便详细地介绍了一下电视项目的内容。并讲明自己是在吸引风险投资的过程,目前还不能付律师费用,但是有投资打入公司以后,可以开始付徐律师的费用。
  徐春律师便这样答应下来了。这使柳青非常振奋。
  国内一家在业内数一数二的律师事务所答应为柳青的这个电视项目出合同,而且双方还约好了在柳青融资成功之前是不收费的,融资成功之后按小时收费。国内的企业很少能够接受按小时收费的律师,一般他们都是要求律师给开个总价,办个什么事,价钱是多少。
  柳青对按小时收费并不排斥,因为将来在美国还有一部分业务,有这样一位律师还是很放心的。再说这么大牌的律师事务所的服务也为柳青在国内投资界寻求投资加了分。
  在美国,一个公司是离不了律师的,如出合同,各种各样的纠纷全都需要律师的服务。在国内,律师倒是没有在美国这边这么重要。
  徐春律师是这个著名的律师事务所的Shanghai所所长。之所以徐春律师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为柳青免费做,完全是看在了国视的面子。想想将来国视如果市的话,那得是多大一个盘子的生意呀。徐春律师是想借柳青的这个项目和国视建立联系。

  国内的电视业这时还基本是传统产业,尽管有数字电视,但是数字电视频道基本是不入流的频道,没有多大的观看价值。国视有自己的律师,而且国视要市还真不知道会是哪辈子的事儿,所以律师这个行业和国视的联系是非常少的,基本没有。徐春律师的打算也不能不说是看得远的一步棋。
  “言言,你知道吗?商情律师事务所的Shanghai所所长答应为我们服务了!”柳青因为很兴奋,赶紧给妹妹柳言言打了个电话。
  “嚯,我们这儿可没什么公司还要用到律师的呀。”柳言言在Beijing呢。
  “这不是为公司寻求风险投资加分吗。”柳青回答。

  “行,姐,你弄吧,反正我也不懂。不过财务这一块儿我可管得时间够长的了,咱们还是找个会计吧。现在用的这个会计师事务所倒也可以,可是要照你说的那么正规了,还是找个会计更合适。”柳言言说得倒实在。
  “行,等我这趟回去找一个固定的会计。”
  在美国办公司,第一步是找律师,这是最重要的。但在国内办公司都是以找一个会计为最大的重点。会计必须得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柳青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国,她还得在美国这里找个帮自己看办公室的。其实柳青在硅谷核心区租的办公室也没多贵,一个月350美金而已,但是这个办公区的环境非常好。柳青的对面办公室是一个年女律师的办公室,紧挨着年女律师的是一个做保险业务的年女性。做保险业务在美国可在国体面多了。柳青的隔壁邻居是一家印度IT公司的硅谷办事处。楼是几家律师事务所。这个楼的接待处很漂亮,郁郁葱葱的绿植以及雅致的沙发都衬出了这个楼的品味。楼的后身便是停车场,停车场居然也造得很有品味,共三层,全是木结构的。平时在班时间时,楼里还是很安静的,接待处会播放古典音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