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凭什么从一个小人物登上历史的制高点》
第21节

作者: 映雪青松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业气得面色青红不定,正欲抗声争辩,史弘肇朝上一拱手,“陛下,臣职在拱卫京师,事关紧急,若有不周之处,请降罪便是。”

  李业见其态度强横,也朝皇帝奏道,史弘肇擅权自专、咆哮君前,请陛下治其大不敬之罪。
  日期:2019-04-14 09:53:35
  史弘肇冷哼一声,大步走到门口,将手向殿外一招,唤道“杜言诲,你们过来。”
  一名全副武装的将领立刻从殿外石阶下快步跑上,身后跟着数百名武士,皆身披重铠、手执利刃。这几百人一齐涌到,大殿门口和门外数十级的长阶立时水泄不通。史弘肇高呼一声“众军听令”,轰然应诺震得大殿屋棂上灰尘簌簌下落。这帮虎狼之士一向只唯上官之命是从,这时一个个杀气腾腾、自露凶光,望之令人胆寒。
  史弘肇转身逼近李业,恶狠狠地说道,我身后这帮兄弟,自昨日起便入值内廷、充实禁卫。他们餐风宿露,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防护陛下万全。你竟敢说我擅专?
  李业大惊,用手指向史弘肇,“你…你,要干什么?”转头向刘承祐道,“史弘肇君前露刃,实属大逆不道,请陛下,…陛下治其…”
  刘知远虽一生戎马倥偬,但其子刘承祐却自小养在深闺,从未理过朝政,见此剑拔弩张,心中已是慌了神,口中嗫嚅说不出话来,只望向坐在一旁的太后。
  李太后面色平静,用低沉的声音道,先帝英明一生,如今尸骨未寒,若其有灵,见到诸公此时这般模样,恐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
  堂下诸人闻听此言,一齐拜伏下去,太后继续道,此处乃军国大事议政之地,岂容外人擅入。史指挥使,先令你的人退下。

  史弘肇解释道,臣所领禁军,向来负责京城内外防务,值此非常变故时期,乃是为防奸邪,非有异图,请太后明察。
  日期:2019-04-14 10:14:35
  太后微笑道,你们都是忠臣,先帝与哀家都清楚得很,要不然也不会让你们来辅佐新帝了。李业,你身为朝廷大臣,却不知变通、徒争意气,实属愚钝。
  李业想不到亲姐姐竟向着外人,忍不住又要开口争辩,太后不容他说话,直接命令道,先帝宾天之际,曾密渝哀家辅政,来呀,传哀家旨意,李业君前无礼,念其尚属出于忠心,且是初犯,着即罚俸三月。史指挥使指置得当,其手下部众公忠体国,待此间诸事完毕,再行一体表彰。

  说罢转头向刘承祐说道,皇上,你看如何?
  刘承祐的心中却愤怒不已,父皇刚刚殡天,史弘肇这帮人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未曾请旨便自作主张,还公然在朝堂喧闹争吵,带兵上殿,这帮骄兵悍将再不好好治治,那还了得。
  他正要开口训斥,李太后又抢先说道,诸公防患未然、处事果断,有你们这群贤臣在朝,实乃国之大幸。
  史弘肇带头跪下,“谢太后夸奖。”
  刘承祐带着不解和愤怒望向母亲,李太后伸出凤裙下的脚尖轻轻点了一下儿子,接着说,“我虽为妇人,也知道萧规曹随乃国之大幸,而改弦更张却未必利国益民。史弘肇着加太师衔,杨邠加太保,郭威加司徒,王章加司空,苏逢吉加侍中;均赐秩千石,绢百匹,仍就原职视事。李业加镇定节度使,郭允明加枢密副使衔,其余大小诸位均加一级。愿各位常念先帝恩遇,善扶新主,保我大汉江山永固万年。”

  众人齐声谢恩,退出殿来。
  出来后,大家皆互相祝贺对方品秩高升,不少人也向郭威示好。郭威只谦逊还礼,公务纷杂,匆匆告辞而去。
  新晋了节度使的李业正和郭允明相谈甚欢,见到史弘肇郭威等人远去,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冷笑数声。
  日期:2019-04-14 10:34:45

  郭威回到府中,见到柴荣,不禁大吃一惊,柴荣自小随在他身边,对这孩子的性格郭威十分了解,人虽年青但处事却稳妥严谨,非有重大变故不会擅离职守。
  他把柴荣引进内堂,屏退左右,小声问道,出了什么大事?是关中还是河中?
  柴荣心想姑父真不愧是沙场老将,料敌千里。连忙把长安叛乱的事以及从赵思绾和韩通处探来的消息如实禀告。
  郭威五十来岁,身形瘦高,但精力充沛双目炯炯有神,多年军旅生涯不仅锻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更令他性格沉稳、处变不惊。他皱起浓眉,在房中来回踱步,好半天才说道,叫魏先生来商量一下吧,还有王峻也一起,记住,不要预先透露,以防走漏消息。

  柴荣急忙命人去传,过了片刻,魏先生先到,魏先生叫魏仁浦,现为枢密院书吏,郭威年少从军,读书不多,见他知书明理,见闻广博,便常以国事相询,魏仁浦见郭威不摆驾子,礼贤下士,因此也常直诚相告。二人倾心交结,甚是投契。
  王峻从郭威任军校时便一直是他的亲兵,后来郭威得到刘知远的赏识,从一名普通校尉一路升迁,历任太原团练使、太原兵马都监、太原指挥使,再到今天的枢密使副,王峻也跟着沾光,现在担任客省使,负责调查军队中的违法乱纪等现象。
  魏仁浦并无家小,故寄住在郭府东厢,所以他很快便到了。
  日期:2019-04-14 10:54:59
  他刚一进门,王峻也到了,原来王峻刚巧也有事要见郭威,传话的小厮郭忠刚出府门便遇上了。魏仁浦和王峻都是四十来岁,中等身材,只是魏仁浦偏瘦而王峻略胖。
  二人向郭威行礼,见到柴荣也在,都很吃惊。郭威摆手不必行礼,让柴荣把长安的事大略又说了一遍。
  王峻说,事情紧急,枢相大人为何不马上告知史指挥使和杨枢相,并向天子禀报。
  郭威道,关陇河中各州未见军报传来,贸然上奏,若所言不实,天子怪责如何担当得起。
  魏仁浦道,离长安最近的州郡便是凤翔与河中,若当真三镇联手俱叛,则李守贞与王景崇必定极力隐瞒,务求拖延时日。
  郭威点头道,这正是我最忧虑的,但目前只有赵思绾一面之词,无从证实河中凤翔情形。
  魏仁浦道,大人不必犹豫,我料河中凤翔必反无疑。
  郭威惊道,先生何从得知?已有军报么?我为何不曾见着?
  魏仁浦道,王景崇将兵五万,驻节凤翔,若无其默许,赵思绾安敢以三千疲卒窃据大城?李守贞镇河中十余年,兵多城固,若未与凤翔暗通消息,为何至今不闻河中军报入京?
  王峻道,长安距汴梁数千里,河中亦不过稍近,或许军报已在路上也有可能。
  郭威捻着颌下胡须,来回踱步,魏仁浦道,“大人现在考虑的不应该是向不向天子禀报,而是要预作准备,一旦叛乱之事坐实,朝廷立可发兵,不致仓促遣将、手忙脚乱。”
  日期:2019-04-14 11:15:15
  王峻在一旁道,要不要派人火速前往河中等地暗加查证?
  魏仁浦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这事须暗中进行,派去的人必须是大人的心腹。
  柴荣站起来说,那就派我去吧,河中一带我还比较熟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